毛振國
摘 要:討論了關于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實效性的一些看法和建議,認為想要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的實效性,需從教師合理的授課態度與自身專業知識的儲存兩方面為學生打造一個有效、合理的課堂,老師通過精心設計的課堂教學內容來達到提高課堂實效性的目的。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實效性
數學是人類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它在人們生活中有重要的作用,是學習和研究現代科學技術的基本工具。數學是一科應用于不同領域就會產生不同作用的學科。數學是我國所有學生必修的一門科目,也是不需要語言就可以進行交流的科目。數學還是一門十分枯燥的學科,它是研究科學的最基礎的學科。教學過程中不難發現,有的老師雖然課前的準備非常全面,也認真仔細地準備了每一節課,然而課堂的教學質量并不理想。學生不能進行有效的學習,筆者認為這是教師不能進行合理的授課,并且自身知識儲備量不足的原因。本文就教師合理授課的問題以及自身專業知識不足的問題進行了簡單的分析和概況。
一、教師課堂教學的態度及自身專業知識
教學態度是教師師德的體現,教師如何教好一個擁有幾十人的班級這是老師要思考的,一個班有幾十位學生,他們都渴望得到知識,但在這么多的學生中一定有擅長與不擅長學習本科目,也一定會有擅長那一部分與不擅長那一部分的。老師要因材施教,不能按傳統的教學模式,對學生不同的情況視而不見。教師在教導的時候要思考到這個問題,對學生不擅長的部分一定要有耐心的教學態度,這會讓學生沒有壓力學習知識。教師的態度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影響到學生是否會喜歡本學科,因此教師在教導時一定要有積極向上的正能量才能給學生一個舒適安心的學習環境。教師想要給學生一杯水,首先要保證自己有一桶水。因此教師要不斷提升自己的知識儲備,要有一個扎實的專業功底才可以保證給學生一個充分全面的指導,不會讓學生走彎路。
二、課堂的創新教學
小學數學更多的是計算與認知,很多小學生在學習數學的時候都覺得很難,主要問題是老師不能對課堂內容進行及時的創新。老師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去教授孩子們知識必然是不可行的。作為新世紀的數學老師,我們應該緊跟時代的步伐,對課堂教學過程不斷地創新,其中既包含對教材的使用情況,老師要積極使用多媒體等形象生動的輔助工具對我們的教學內容進行創新。其次,課堂的創新應體現在教學過程中,主體地位的更改。舊模式下,老師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對學生進行不停的教授。課堂的創新應該從改變學生地位開始,我們應該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培養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主動去解疑答疑,才能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只有將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都進行創新,課堂的實效性才能得到大大的提升。
上述是關于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實效性的一些建議和意見。當然要想提高課堂的實效性,僅僅靠上述這些努力還是不夠的,老師要積極發現問題,尋找解決方式,相信課堂的實效性一定會在不斷發現問題的過程中得到最大的提高。
參考文獻:
[1]苑世發.談談怎樣提高小學數學的課堂實效性[J].商情,2014.
[2]伏彥虎.淺談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實效性[J].科教文匯旬刊,2011.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