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鳳娟++何靜
摘 要:小學生學習作文時,最重要的一個步驟就是先學會積累素材。大量豐富的優秀素材能夠為學生寫作打下良好的基礎。因此,在作文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進行素材積累,對他們的學習大有裨益。作為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不要忽視教材中的優秀課文,不少優秀課文中的語句、寫作手法都值得學生借鑒。同樣,教師還應當鼓勵學生多從課外書籍中汲取營養。
關鍵詞:作文教學;積累素材;課文;課外書籍
對于學生的作文學習來說,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積累素材。有了足夠多、足夠好的素材,就為學生寫出優秀的作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如何引導學生,幫助他們進行素材積累呢?
一、不忽視教材中的優秀課文
學生每天接觸最多的素材就是語文教材,語文教材中有大量的優秀文章,涉及詩歌、散文、農諺、成語等多種形式,是學生一個快捷積累的素材源頭。但是,不少教師在作文教學中,常常忽視教材的作用,沒有使教材充分發揮作用。
例如,在教材中《我們的學校》一課,就是一篇非常不錯的教學案例。課文中那些描述學校的優美句子,教師在講課過程中可以一一為學生分析這樣用的好處,在文中有什么獨特的效果。其中的優秀語句可以讓學生摘錄或背誦,也可以就某一句讓學生進行擴展,自由發揮,續寫出新的文章。
二、鼓勵學生從課外書籍中汲取營養
除了教材中的優秀篇章,課外書籍也是學生素材積累的一個重要途徑。因此,教師要多鼓勵學生閱讀課外書籍,并從中選擇優秀的語句進行摘錄、記憶。不過,教師要對學生閱讀的課外書籍進行一定的引導,為他們推薦適當的作文刊物。
學生在進行課外閱讀時,可以對其中的優秀語句進行摘錄,用一個專門的筆記本進行摘抄。教師定期對學生摘抄的筆記本進行翻閱,組織學生進行分享,翻閱其他學生的摘抄本,從而讓學生能夠分享到更多的優秀素材。
作文素材的積累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教師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加以引導,不斷給予學生指導,幫助他們學會鑒賞優秀的文章,同時積累優秀的素材。這個過程是非常必要的,可能在短時期內看不見非常顯著的效果,但是對于他們以后的作文學習卻是大有裨益的。在平時的積累過程中,教師不能忽視教材中的優秀課文,在這個基礎上,教師要引導學生不斷從課外書籍中學習優秀的寫作技巧,進行素材積累。
參考文獻:
肖華.如何做好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素材積累[J].語文學刊,2014(08).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