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維維
摘 要:故事是小學生所喜愛的,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不僅能夠對小學生產生很強的吸引力,使小學生注意力集中,同時還能夠帶給學生愉悅的體驗。將故事化教學引入小學英語教學,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對于提高小學英語教學效率具有顯著的效果,主要探討了小學英語故事化教學的相關策略。
關鍵詞:小學英語;故事化教學;學習興趣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應當豐富教學手段,對教學內容靈活呈現,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與學習動力,進而取得更高的英語學習效率。將故事化教學引入小學英語教學,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對于提高小學英語教學效率具有顯著的效果。以下主要探討小學英語故事化教學的相關策略。
一、對故事巧妙應用,增強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
英語教材的呈現方式有的時候十分單調,這就使英語學習特別枯燥,有時候為了加強學生對英語知識點的記憶,在課堂上,教師很多時候會對相同的內容實施反復訓練,這樣的英語教學方式往往會使學生覺得疲勞,難以集中注意力。而將故事教學引入到小學英語教學中,通過引人入勝的情節安排教學內容,讓學生置身于生動形象故事情境中,不僅能夠使學生集中注意力,同時也有利于學生收獲快樂的學習體驗,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取得更高的英語學習效率。
以單詞bag,tape,book 等學習為例,我為學生編寫了一個關于魔盒的有趣故事:“老師的bag 里現在有很多東西,有玩具,還有學習用品等,但是老師能夠把這些東西從bag 里拿出來,誰要是猜中了,就把這個東西作為禮物獎給誰。”我隨后將bag 里的東西一樣一樣向學生展示,同時提問:“whats this?”學生積極踴躍地回答:“Its a pencil.”并對鉛筆的單詞進行拼寫,教師把pencil 作為獎勵發給答對的學生。這樣的活動與豐富有趣的故事情境相結合,增強了學生單詞學習的趣味性,有利于學生在英語學習中切實體驗到一種快樂,提高了學生英語學習的效率。
二、對故事巧妙運用,構建積極的學習氛圍
學生在課堂上是不是積極參與,課堂學習氣氛是不是活躍,是判斷一節課是不是取得成功的一大重要標準,所以,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的時候,一定要重視構建積極的學習氛圍,能夠充分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讓教學內容與一定的故事情節相結合,然后對學生進行角色分配,對故事情節展開表演,學生在這樣的活動中學習熱情高漲,能夠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整個活動過程生動活潑,顯著提升了學生的英語學習效率。以colours這部分內容學習為例,筆者與深受學生喜歡的《喜羊羊與灰太狼》的卡通故事相結合,將學習內容編成狼與羊的故事。不同的羊頭掛上顏色不同的頭巾,由身材高大的學生飾演灰太狼,在小羊們經過灰太狼把守的關卡的時候,一定要對自己頭上戴的頭巾的顏色正確地說出來,同時拼出來,如果說錯了,結局就是被灰狼“吃掉”,淘汰出局。游戲開始,懶羊羊戴著紅色頭巾到達了關卡,灰太狼問道:“What colour ?”懶羊羊答道:“I am red,r-e-d.”于是懶羊羊成功過關。然后別的羊路過關卡,同樣按照這樣的方式重復,成功過關的羊群又對自己頭上戴的頭巾繼續更換顏色,然后再次過關。學生置身于有趣的故事情境中,對自己扮演的角色非常投入,能夠快速高效地完成單詞的記憶。
三、靈活應用故事,注重學生想象力的培養
小學生的想象力非常豐富,他們的思維往往不受約束,所以,具有無限的想象空間。利用故事情境展開教學,能夠讓學生在故事中收獲愉快的體驗,同時能夠充分挖掘學生的想象潛能。在英語教學中,筆者僅僅抓住小學生的這種特點,對學生的活動加強引導,在英語教學中向學生出示一個故事片面、一幅美圖,讓學生自由想象,編創故事或對故事進行續寫。利用這樣的活動,鍛煉了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也提高了學生求知的積極性,進而收獲更為深刻的成就感。以對The nature world這部分內容學習為例,在學生對相應的內容有了一定的掌握后,與故事In the jungle相結合,筆者讓學生展開故事續編活動,一只小猴子非常口渴,他來到水邊喝水,這時一只巨大的鱷魚發現了小猴子,正偷偷向小猴子靠近,在這樣危險的時候,會有什么事情發生呢?小猴子會被大鱷魚吃掉嗎?接下來,讓學生大膽自由地想象,使用英語進行故事續編,這樣不但訓練、鞏固了新的知識內容,還充分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書寫能力。
總之,將故事化教學引入小學英語課堂教學,采用故事化的方式科學整合小學英語教學內容,能夠增強英語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對學生產生吸引力,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動力,并且在英語學習中收獲快樂的體驗,最終實現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整體效率的提高。
參考文獻:
葉春子.故事教學:給小學英語學生的表現舞臺[J]新課程:中,2011(01).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