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海峰(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區大嶺衛生院,吉林 白城 137000)
?
淺談支氣管哮喘診治的體會
程海峰
(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區大嶺衛生院,吉林 白城 137000)
【摘要】目的 探討支氣管哮喘診斷要點及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加用非那根藥物的可行性。方法 回顧分析了筆者所在醫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間經臨床診治的支氣管哮喘124例患者臨床資料。結果 治療組62例,其中顯效32例,有效26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為93.55%;對照組62例,顯效30例,有效26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為90.32%。兩組臨床療效比較,治療組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總有效率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結論 支氣管哮喘在基礎治療上加用非那根藥物,能明顯改善支氣管哮喘癥狀和各項身體指標。是輔助治療支氣管哮喘安全而有效的藥物,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支氣管哮喘;診斷;治療;體會
支氣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簡稱哮喘。臨床是由嗜酸性粒細胞、肥大細胞、T淋巴細胞、中性粒細胞、平滑肌細胞和氣道上皮細胞等多種細胞和細胞組分參與的氣道慢性炎癥性疾病。其主要表現為氣道高反應性,通常出現廣泛多變的可逆性氣流受限,并引起反復發作性的喘息、氣急、胸悶或咳嗽等癥狀,常在夜間和(或)清晨發作、加劇,多數患者可自行緩解或經治療緩解。臨床的患病率約為1%~3%,多見于兒童和青少年,半數以上有個人或家族過敏史,但無明顯性別差異。此病的發病機制較為復雜,而發病原因較為廣泛,特別在治療中常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使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受到影響。如何對患者進行準確的診斷和對癥治療等方法,均能減輕患者的癥狀及痛苦,促使患者正常生活質量的恢復。為此,本文回顧了筆者所在醫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間經臨床診治的支氣管哮喘124例,并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加用非那根藥物治療62例,療效確切,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將124例支氣管哮喘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62例。治療組中,男34例,女28例;年齡23~66歲,平均(28.52± 6.45)歲;對照組中,男32例,女30例;年齡21~72歲,平均(26.48 ±6.25)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及病程等方面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上述所有病例均符合支氣管哮喘病的臨床診斷標準。
1.2 診斷標準
1.2.1 典型哮喘的診斷:根據主要臨床特點,即喘息等癥狀反復發作、發病時彌漫性哮鳴音、癥狀可逆,排除其他引起哮喘的疾病時,即可做出診斷。
1.2.2 不典型哮喘的診斷:對于不典型哮喘,要診斷哮喘應至少具備以下1項試驗陽性:①支氣管激發試驗或運動激發試驗陽性;②支氣管舒張試驗陽性,FEV1,增加≥15%,且FEV1,絕對值增加≥200 mL;③呼吸流量峰值(PEF)變異率≥20%。
1.3 臨床分期
1.3.1 臨床發作期:指喘息、氣促、咳嗽、胸悶等癥狀突然發生,或原有癥狀急劇加重,常有呼吸困難,常因接觸變應原、刺激物或呼吸道感染誘發。
1.3.2 慢性持續期:指每周均不同頻度和不同程度地出現癥狀(喘息、氣急、胸悶等)。
1.3.3 臨床緩解期:指經過治療或未經治療癥狀、體征消失,肺功能恢復到急性發作前水平,并維持4周以上。
1.4 治療方法:臨床上把治療哮喘的藥物又分為控制藥物和緩解藥物。前者是需要長期每天使用的藥物,這些藥物主要通過抗炎作用使哮喘維持臨床控制,其中包括糖皮質激素、白三烯調節劑、β2受體激動劑、茶堿類藥物、色苷酸鈉、抗IgE抗體及其他有助于減少全身激素劑量的藥物等。后者是指按需使用的藥物。
本文124例支氣管哮喘患者均給予常規病因及時癥治療,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項身體指標,使患者的生命體征維持在穩定狀態。治療組患者在此基礎上采用阿托品聯合非那根進行治療。首先給予阿托品0.5 mg,非那根25 mg混合肌內注射。待患者癥狀減輕后改為口服:給予阿托品0.3 mg,非那根12.5 mg,每天3次,持續治療3 d。如患者合并呼吸道感染者,應常規給予抗生素控制感染。
1.5 療效判定。顯效:患者喘息、咳嗽等癥狀和體征有較大程度的消失,各項身體指標有較大程度的恢復,對患者生活和工作有輕微影響者。有效:患者的喘息、咳嗽等癥狀和體征有所消失,各項身體指標有所恢復,對患者生活和工作有一定影響者。無效:患者喘息、咳嗽等癥狀和體征無消失,各項身體指標無恢復,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有較大影響者。
1.6 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采用t檢驗和χ2檢驗,以P<0.05表示有顯著性差異。
在124例患者中,治療組62例,其中顯效32例(51.61%),有效26例(41.94%),無效4例(6.45%),總有效率為93.55%;對照組62例,其中顯效30例(48.38%),有效26例(41.94%),無效6例(9.68%),總有效率為90.32%。兩組臨床療效比較,治療組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總有效率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
支氣管哮喘是呼吸內科常見病,其病因與遺傳和環境兩個方面有關[1-3]。①遺傳:據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哮喘患者血緣親屬患病率明顯高于其他人群。遺傳因素對哮喘發病的影響可能是通過調控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與免疫反應基因,使二者均衡失調,導致氣道受體處于不穩定狀態或呈氣道高反應性(BHR)。②環境:環境中的過敏原主要分為吸入性過敏原、攝入性過敏原和接觸性過敏原。常見的有粉塵、花粉、真菌、昆蟲、纖維、皮毛、食物、化妝品等。
本病治療目的不是根治,而是控制癥狀、減少發作、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盡量防止形成不可逆氣流受阻,維持患者正常的肺功能和避免哮喘而導致的死亡[4-5]。本文中在常規病因及對癥治療基礎上采用阿托品聯合非那根的治療。阿托品是一種抗膽堿性藥物,能有效促進平滑肌的松弛,對腺體分泌起到較好的抑制作用,而非那根是一種較為常見的抗組織胺藥物,能夠對患者起到抗過敏及鎮靜的作用,兩種藥物合用,可解除支氣管痙攣,擴張氣道,改善支氣管的通氣功能,使患者病情得到改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
總之,阿托品聯合非那根在治療支氣管哮喘基礎用藥上合用,有良好的協同作用,能明顯改善支氣管哮喘癥狀和各項身體指標的恢復。是輔助治療支氣管哮喘安全而有效的藥物,值得臨床推廣與應用。
參考文獻
[1] 謝志軍,溫成平,李海昌,等.支氣管哮喘糖皮質激素不同使用階段證候特點的文獻研究[J].中醫藥學報,2011,48(1):78-79.
[2] 紀偉,姜玉新,劉文艷,等.IL-4R、IL-13、ADAM33基因多態性與中國皖南地區漢族人群支氣管哮喘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免疫學雜志,2011,59(2):69-70.
[3] 耿秀娟,徐波,李雙拾,等.支氣管哮喘患者血清骨橋蛋白和嗜酸細胞趨化因子表達及臨床意義[J].中國免疫學雜志,2011,41(1):23-24.
[4] 李富強.丙酸氟替卡松氣霧劑聯合扎魯司特治療支氣管哮喘臨床觀察[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1,36(1):26-27.
[5] 官和立,劉曉俊,楊恂,等.支氣管哮喘患者氣道反應性測定的臨床意義[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1,41(2):36-37.
中圖分類號:R562.2+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194(2016)11-017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