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康
摘 要:在語文課堂教育中滲透情感因素,就是在教學過程中關注學生的情緒變化及情感體會等,通過有效的情感教育方法,有助于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確保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提高教學質量與教學水平。將對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情感因素滲透的有效方法進行分析與闡述。
關鍵詞:初中語文;情感因素;教育方法
情感教育是指在課堂教學中注重學生情感因素的開發,進而豐富學生的情感,調動學習熱情,實現身心健康發展。在初中語文課堂滲透情感因素涵蓋三個方面,即教師的情感、學生的情感及教材中的情感。情感教育要求教師轉變傳統的課堂教育觀念,注重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強化情感熏陶。
一、以教師的魅力感染學生的情感
當前的素質教育,對教師的能力素質及教學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將影響學生,因此,要想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必須從教師開始轉變,不斷增強自身的能力素質,嘗試使用全新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以個人魅力感染學生,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獲得健康成長。在初中語文課堂的情感教育中,教師的重要作用不可忽視。首先,要在學生面前樹立為人師表的良好形象,獲得學生的尊重與信任,進而讓學生喜歡語文課;其次,教師要注重教學方法的創新,不斷學習、不斷總結教學經驗,以變化多樣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對語文課產生濃厚的興趣,通過語文課獲得情感體驗。例如,在學習課文《春》時,教師可以采取情感式的新課導入方法,在課前跟學生一起討論古今中外贊美春天的詞語、句子等,并且讓學生暢所欲言,描述他們眼中的春天。在學生思考和討論過程中,每個人腦海里都有一幅春天的美景,帶著這樣的良好情緒開始學習課文內容,學生的學習熱情較高,更利于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二、創設真實的情感教育環境
人的情感只有在特定的環境中才能激發出來,因此,語文課堂的情感教學離不開真實的環境烘托作用。教師可以采取新課導入、有效提問等方式,將學生帶入一定的學習環境中,激發學生的情感因素,帶著情感學習,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創設真實的情感教育環境,需要圍繞教材內容而開展,由教師在課前預設教學環節,做好課前“熱身運動”,讓學生以飽滿的熱情加入學習中。其一,初中語文教材中的課文都是經過精心挑選與設計的優秀文學作品,學生通過朗讀課文,能直接獲得美的感受;教師也可有感情地為學生朗讀課文,將教材中無聲的文字轉變為真情實感,用抑揚頓挫的語調再創作文字內容,學生感悟到課文中的情感;其二,在課文教學中經常采取分角色朗讀方法,也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情感。尤其在人物角色較多的課文中,可讓學生分別扮演不同的學生,以不同的情感、不同的語調朗讀課文,更有利于學生對課文人物的認識與理解,深入分析課文的中心思想;其三,在情感教學中還可實施角色扮演策略,根據班級學生的個性差異,結合課文的內容及教學目標等,可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分組編排話劇,分角色扮演,學生的課堂參與性較高,則能夠保證學習的效果。
三、以多媒體技術渲染情感教學情景
初中語文教材中很多課文都是描寫社會生活事件的,在開展課堂教學時,教師應盡量將抽象的知識內容以簡單、直觀的方式表示出來,更利于學生的接受和理解。在當前課堂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十分廣泛,并且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起到不可取代的作用。通過多媒體設備播放各種視頻、圖片、PPT、音樂等,創設教學情景,更利于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例如,在學習《沁園春·雪》時,教師可利用多媒體設備給學生播放一首動聽的音樂,讓學生配合音樂默讀課文,從中感悟課文中的情感,學生的腦海中紛紛呈現出美麗的雪景,學習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能夠集中注意力聽講并積極舉手發言,既獲得了情感體驗,也掌握了教材的學習要點。另外,在課余時間,教師還可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中外著名電影、話劇片段等,調動情感,開闊視野。
四、在實踐中強化情感體驗
語文學科本身就具有實踐性強的特征,其教育的最終目標就是增強學生的人文意識與審美能力,在學習中獲得成長。語文教育涵蓋聽說讀寫,學生可通過鍛煉口語表達、閱讀、寫作等多個渠道提升語文實際運用能力。課堂教學的時間十分有限,因此,語文教育不能局限于課堂內,更要拓展到課堂外,讓學生通過豐富多彩的課外生活,獲得特殊的生活經驗與情感體會。作為語文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引導作用,多與學生溝通,鼓勵學生通過課堂內外的觀察和交流,運用各種資源,拓寬自己的語文知識儲備;同時,教師也可組織學生開展課外實踐學習,給學生推薦好的書籍、好的電影等,為學生創造培養情感的機會,提高初中生的審美意識與審美能力。
五、積極的教學評價激勵學生情感
在初中階段課堂教學中,積極的評價對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調動豐富情感起到積極作用。過去,教師經常批評學習成績落后的學生,導致他們的自尊心受挫、學習積極性不高,嚴重影響學習成績。在新課改背景下的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教師要多關注學生的積極情感,對于學生所做出的努力、取得的成績等,給予積極的評價和肯定,多表揚學生,讓他們體會到學習的成就感與快樂,進而轉變學習觀念和學習態度。
總之,情感教育在初中語文課堂的應用具有重要的意義,是提高教學效率、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的重要途徑。情感教育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方法,目前已經得到初中教師及學生的廣泛認可,有效的情感因素滲透,豐富了學生的情感體驗,能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端正學習態度,提高學習成績。
參考文獻:
[1]高曉燕.初中語文情感教育滲透芻議[J].關愛明天,2014(06):52.
[2]安懷現.初中語文情感教學論[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3(33):275.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