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玲
教師在課堂上提出問題,是學生進行科學探究的重要環節,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以及豐富的想象力,都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師對學生的提問要有科學性,多年的教學經驗我認為對學生的問題提出可以從以下兩方面進行:
一、消除心理障礙,掌握必要的提問方法,從而使學生會提問,善于問,更要敢問
1.引導學生學會提出問題。教師引導學生找出相同點和不同點的地方,從中發現問題,例如,由電生磁想到磁是不是可以生電呢,又如,不同物質的熔化和凝固的規律是否相同。還可以利用發散思維的方式提出問題,比如,液體的特性是具有流動性,同時液體還受到重力,所以液體內部有壓強的存在,因此,想到氣體也有流動性,而且也受到重力的作用,因此,猜測液體內部是否也會存在壓強。
2.指導學生根據不同的情境,提出問題。比如,日常生活中鐵要放到水中會下沉,為什么用鋼鐵制成的船卻能浮在水面上,這樣,學生稍稍思考分析就會想到“浮力發生了改變”。
3.要讓學生能夠克服心理障礙,勇敢地提出自己的問題,這就要求教師在平時的師生活動中氣氛一定要融洽和諧,教師要支持學生的想法,給他們質疑的空間,從而讓學生很自信地提出問題。
二、引導學生提出探究起來比較容易,而且是有較高價值的問題
每個問題的提出都是來源于思考,教師要指導學生學會對感興趣的問題進行選擇,從而探究其根源活動。比如,提出的問題要切合實際,適當、不能過大過深,而且最主要的是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夠解決。如,“燈絲的電阻與哪些因素有關”“磁場的方向如何判斷”這樣的問題才具有價值而且便于操作。而“如何造船,如何造電燈”等問題就太大,太深奧,就不適合作為探究的問題。選擇問題要從自身的環境與自身的認知水平出發,要考慮到環境因素,要選擇大家都熟悉的,能夠直接引起學習興趣的問題。比如,教學《熱機》一課時,在導入問題設計上有教師是這樣設計的:“走在大街小巷,我們總能看到呼嘯而過的摩托車和轎車,這些鐵家伙為什么能夠行走?而且速度還很快,原來呀,它們都是靠燃油燃燒產生的能量驅動的。那么,燃油是怎樣轉化內能的呢?本節就是要研究這些問題的,讓我們一起來探究熱機的結構以及工作原理吧。”這樣的問題設計就比較貼近生活實際,學生也感興趣。
總之,課堂上的提問是一種經常使用的教學手段,是師生之間交流的平臺。如果教師能夠在教學中科學地進行課堂提問,就能及時喚起學生的注意,營造積極的課堂氛圍,真正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體現教師的教學魅力。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