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英成
摘 要:初三數學作為整個初中數學教學最重要的階段,需要教師和學生高度的重視,與其他年級數學教學不同,初三數學教學既要完成初三數學規定的教學任務,又要完成復習整個初中數學的教學任務,因此,提高初三數學教學的有效性,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學到最多的數學知識,還能達到初三數學教學的最佳效果。就初三數學教學的有效性路徑進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建議。
關鍵詞:初三數學;數學教學;有效性
初三數學學習內容較為抽象、難以理解,教師采用的教學方式也較為單一,無法充分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大多數學生在學習時都感到疲累,因此,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對初三數學教學進行改革,發現提高初三數學教學有效性的路徑,幫助學生提高自身數學素養。
一、優化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初三數學教學既是學習初中數學重點知識的關鍵時期,又是對整個初中數學知識進行總結的階段,學生在初三數學學習過程中,不僅要掌握初三數學知識,更要對初中數學知識進行復習、總結、深化,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結合學生心理特征以及實際教學情況,優化初三數學教學方式,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創設教學情境
數學作為一門抽象的學科,需要學生有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因此,大多數學生本身在學習數學時就會感到十分困難,更因為初三學生面臨著升學考試的壓力,需要學習和復習的科目較多,使學生學習時會產生負面情緒。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應為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心理,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數學能力。
2.師生互動
在初三這個特殊的學習階段,每位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能力,已經逐漸出現不同程度的差異,因此,教師通過課堂師生互動的方式,能夠及時掌握所有學生的學習情況,發現并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中存在的各種問題,能夠促進師生之間形成和諧的關系。
二、自主合作學習,提高學生學習能力
初三數學教師一邊要為學生講授新的數學知識,一邊要組織學生開始復習過去的知識,且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都大不相同,因此,這就需要教師采用針對性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通過自主合作學習的形式,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還能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發現其他同學的問題,盡量避免類似問題的出現,從而達到提升學生整體學習水平的目的。
1.引發學生探究心理
在初三數學學習過程中,多數學生已經掌握了整個初中階段的數學知識,教師很難通過課堂教學,激發學生的探究心理,因此,教師需要通過創設問題情境的方式,引發學生的探究心理,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對這些問題提出質疑,并且通過自主合作學習的方式解決這些問題。這種方式既能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又能培養學生發現、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2.培養學生實踐能力
由于數學本身較為抽象的特點,使很多學生在學習時望而卻步,要想解決這一問題,就需要培養學生的數學實踐能力,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逐漸增加對數學知識的認識和理解,使學生對數學有直觀形象的認識,達到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
3.培養學生的反思能力
缺少反思這個過程,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就能以提高,目前初三學生的反思意識較差,教師需要使用針對性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反思能力。首先需要引導學生發現自己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其次要正視自己的問題,并加以改正,最后要積極引導學生善于反思,提升自我認知能力。
總之,提高初三數學教學的有效性路徑,首先,需要教師優化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要通過自主合作學習方式,引發學生的探究心理;最后,積極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反思能力,這樣才能實現提高初三數學教學有效性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王俊芳.提升初三數學教學有效性的路徑研究[J].考試周刊,2015(34):70.
[2]侯江波,甘秀琴.淺析初三數學的有效性教學[J].赤子:中旬,2013(07):116.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