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
摘 要:隨著英語新課改的進行,對于學生學習英語、掌握英語的要求也發生了不斷的改變,教師運用原先的教學模式對于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作用不再十分明顯。在實際教學中,越來越多的老師發現交互式課堂教學模式有別于傳統教學,能幫助提高英語教學效率。
關鍵詞:交互式教學;初中英語;教學效率
在初中英語的傳統教學中,教師往往將自身定位為課堂教學的主體,著重于向學生單向輸出知識,而忽略學生在課堂上對教學內容的反饋以及課堂上及時有效的溝通交流。這對于學生來說,疑惑和想法沒有得到合理的對待和解決,長此以往,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被抑制,課堂教學的效果也受到影響。
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發現,增強學生與教師在課堂上的交流和互動,讓學生投入到與教師的課堂交互中去,能有效提高英語教學的效率。然而部分老師對于交互式教學的理解和運用上出現了一定的偏差。為了增加英語課上師生間的互動,有些英語老師采取的是“提問—回答”的方式,增加問題的設置,增加讓學生回答問題的頻率,甚至讓學生輪流回答,然后給出正確或者錯誤的評判,認為這就是交互式教學。
事實上,在“提問—回答”中,教師仍然處于主導地位,學生仍然是被教學、被告知的一方,與教師并不是處于平等的地位在進行交流。準確地說,交互式教學模式應該是創造一個師生雙方可以各抒己見的一個平等的辯論環境,倡導和引導學生自發地進行思考并大膽提出個人見解,這樣,在激烈的思想碰撞中,才能更好地讓學生在塑造學習積極性和自信心的同時,充分利用課堂時間,提高學習效率。
比如,在英語閱讀的課堂教學上,就可以使用交互式教學來提高教學效率。英語閱讀材料篇幅較課內部分篇幅要長一些,生詞要多一些,很多學生在遇到看起來很難的英語閱讀題材時,心理上第一反應就是害怕、擔心等類似心理,這對于開展課堂閱讀教學極為不利。為了幫助學生克服這一點,提高教學效率,教師可以在學生開始閱讀前設置一些簡單問題和假設,讓學生在閱讀之前發表個人的猜測和看法,在交流中激發學生學習尋找答案的樂趣。在閱讀過程中,教師還可以給一些閱讀的小提示,當然也可以給學生設置一些小陷阱,然后讓學生來辨別。學生在相互協商時在理解上產生分歧時,由學生通過討論自行解決,教師應該充當的是指引者的身份,而不是作為問題終結者。長此以往,就能改變學生不愛思考這個壞習慣,讓學生帶著問題和想法聽課,課堂教學效率自然會得到提升。
由于語言本身的要求,交流交際和綜合運用能力的要求相當的高,交互式教學對英語口語和寫作練習能起到更大的促進作用。但教師在傳授英語知識時,過于重視知識點的教學,而忽略了語言的口頭運用和寫作運用。針對這一點,需要老師對大量的教學素材進行學習和篩選,為學生創設想說、想寫的情境,這樣,學生就有主動去交流、主動去寫作的意愿,在師生交互中不斷完善、不斷進步。
總的來說,交互式教學模式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還是很廣泛與常用的,如何正確認識交互式教學,并在學生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合理完美地運用,需要英語教師對教學內容和學生有更深更新的認識,在學習和探索實踐中,尋求出更符合學生接受能力的教學方案。
參考文獻:
[1]宋文迪,路莉.淺談交互式教學在初中英語寫作中的應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08):91,151.
[2]朱靜.網絡多媒體交互式訓練下的大學英語聽說教學新模式探究[J].教育與職業,2013(36):145-146.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