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干生
摘 要:作業是檢驗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方式,也是引導學生進行課下復習的主要途徑,作業也是促進學生將理論知識進行自我消化與自我認知的基本策略。“萬丈高樓平地起”,中學時期正處于學生各項基礎知識積累的重要階段,也是學生知識結構完善的重要時期,語文對于學生的理解能力、表達能力又有著重要的影響意義,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引導學生打好根基,特別是要引導學生做好語文作業,以便更好地引導學生進行知識鞏固,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從語文作業布置過程中的個性差異、創新思維、生活實踐等角度入手進行論述,淺談中學語文作業布置工作的幾點思考。
關鍵詞:作業;分層布置;注重創新;聯系生活
一、作業要分層布置,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
傳統教學中要求教師對于學生要“一視同仁”,不能偏向一部分、忽略一部分,往往是采用“一刀切”的教學模式,導致基礎好的學生“吃不飽”,而基礎差的學生“夠不著”,容易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這是由于不同的學生的成長環境存在差異,學生的語文程度參差不齊,對于問題的看法、理解程度也不盡相同,如果教師在教學中依然布置“一刀切”式的作業,就容易抑制他們的個性發展,造成“千人一面”的現象。“面向全體,因材施教”是素質教育對教師提出的要求。在教學中,教師就要善于根據學生不同的學習基礎、不同的性格認知、不同的興趣小組來引導學生進行不同形式的作業整理,以便能夠符合學生興趣、激發學生潛能,讓他們能夠在自身的學習基礎上更好地進步、發展。例如,對于基礎知識較差的學生,教師要著重引導他們進行基礎知識的鞏固,對于基礎知識較好的學生,則要引導他們加強對于課文情感認知的理解與感悟;對于較為內向的學生,教師要引導他們課下多實踐鍛煉,對于外向的學生則要讓他們靜下心來思考、探索,不斷提升他們的心理認知。讓學生能夠在自身的學習基礎上有所進步、有所提升,不斷地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加深學生的學習綜合認知能力。
二、作業要注重創新,培養學生的主觀意識
在傳統的語文教學中,教師往往會布置學生背誦課文、默寫生字,甚至是抄寫課文,單調的教學形式既增加了學生的學習任務量,同時也抹殺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樣的作業形式既不能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也難以提高聽、說、讀、寫技能。《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所以在新時期的語文教學中就需要教師能夠布置一些創新性、主觀性較強的作業,讓學生能夠自主地在自身的學習基礎上、認識能力上根據自己的興趣特長、學習優勢,選擇合適的作業,以便能夠更好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他們對于語文知識的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
在新時期,我們也要借鑒這種做法,引導學生進行主觀創新、培養學生的主觀意識與學習主人翁精神。例如,在學習了《羚羊木雕》這篇課文之后,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的生活經歷寫一些關于自己與朋友、與父母之間的沖突、矛盾,在這個過程中,有的學生通過日常的小事道出了青春期自己的叛逆與父母關愛之間的矛盾,有的學生通過心理描寫、語言描寫說出了自己面對父母約束的無奈,還有的學生寫了自己對于朋友關系與親子關系的態度……大家都能夠很好地結合自身的生活經驗與學習認識來進行寫作,這樣不但培養了學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寫作能力、創造能力,而且還間接地培養了學生良好的行為舉止、高尚的道德情操,可謂一舉多得。
三、作業要聯系生活,鼓勵學生的實踐探究
在教學中我們發現:與學生學習生活聯系緊密的內容,學生大多樂意傾聽,一些大道理、心靈雞湯,教師苦口婆心地勸導,很少有學生能夠聽得進去。所以在布置作業的時候,教師就要善于聯系學生的學習生活進行布置。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善于聯系我們的社會環境:社會是一個大的綜合體,既有人情世故,也有風味特產,還有名勝古跡,教師要引導學生善于發現社會問題、善于關注社會發展,以便他們能夠更好地了解家鄉,培養他們熱愛家鄉的情感。教材中有很多反映祖國山水和家鄉風景、特產的課文。學了這些課文,我們可以立足于本地特色,讓學生收集有關家鄉特色的圖片,感受家鄉的景色之美;收集有關家鄉的民間傳說,體會家鄉豐富的人文資源,讓學生能夠通過自身的素材搜集、知識整理來更好地了解家鄉,培養大家良好的認識能力,以便日后更好地建設家鄉。另外,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也要引導學生善于發現當前社會存在的問題、弊端,引導學生能夠嚴格約束自身行為,與不和諧因素劃清界限,例如,聚眾賭博、沉迷網絡游戲等等,讓他們能夠不斷地提升自身的道德情操,以免陷入社會弊端的漩渦之中。
此外,在教學中,教師也要不斷地弱化作業對于學生課余時間的占用,以免學生產生厭惡情緒。作業是學生對于知識理解的再現,同時也是學生自身情感、認知的產物,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認真對待作業,抱著對自己負責、為學習負責的態度來完成作業,切忌出現應付、敷衍的心理,讓作業能夠真正地發揮其作用,不斷地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認知技能。
參考文獻:
廖錦婉.初中語文作業分層布置策略[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5(09).
編輯 溫雪蓮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