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華
摘 要:概念教學是中職數學教學重點內容之一。在新課程理念下,教師要充分認識到數學概念教學的重要性,要善于對傳統單一、枯燥的數學概念教學進行改革,要通過動態化的概念教學方式促進學生對數學概念的深入學習,這樣,才能切實提高中職生數學學習效率。
關鍵詞:中職數學;概念教學;提高效率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216(2016)01C-0047-01
在中職數學教學中,概念教學是重點。如果概念教學不扎實,就不可能引導中職生進行高效數學學習。但是,現在很多教師在中職數學概念教學中,存在靜態化的現象,在教學程序上體現為“呈現概念——講解概念——練習概念”,在這樣的概念教學形式下,中職生很容易對數學概念學習失去興趣。在中職數學概念教學中,要基于學生的學情進行動態化教學。
一、基于生活經驗,引入數學概念
數學概念的引入是概念教學的第一步,在教材中對于數學概念是以靜態文字的形式呈現的,這樣的概念呈現形式是一種邏輯化的形式,并不一定適合中職生進行學習。在中職數學概念引入環節,要善于改變傳統的引入方式,要基于中職生的生活經驗引入數學概念。
例如,向中職生呈現“橢圓”這一數學概念時,如果按教材中的文字呈現方式,中職生肯定會感到十分枯燥。為了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可以先給學生呈現物體表面是橢圓形的,然后,引導學生進行觀察,學生在觀察的過程中自然能夠發現這些物體表面的共同特征。在此基礎上,給學生進行畫橢圓的演示,最后引入橢圓的概念。這樣的概念引入方式比直接文字呈現要好得多,能夠有效地促進中職生產生概念學習的興趣。
可見,在中職數學概念教學中,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引入數學概念能夠有效地激發中職生的數學學習熱情與數學學習興趣,從而為他們高效學習打下基礎。當然,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引入概念僅僅是一種方式,在教學中還有很多引入方式,這就需要教師根據不同的數學概念及學生的興趣特點,這樣,才能為中職生高效概念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基于數學探究,形成數學概念
概念的形成是概念教學的中心環節,也是主要環節。現在,很多教師在中職數學概念教學中,在給學生呈現數學概念以后,往往就是向學生進行“灌輸”,這樣的概念教學方式自然是低效的。新課程特別強調在數學教學中引導學生通過數學探究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因此,在中職數學概念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引導中職生在數學探究的過程中形成數學概念,這樣才能讓中職生的概念學習高效。
例如,在引入“橢圓”這一數學概念之后,中職生肯定會對如何畫出一個橢圓產生濃厚的興趣。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通過操作探究的方式來完成對橢圓這一數學概念的建構。
首先,讓學生明白畫一個橢圓的基本原理。在課堂上可以讓他們借助2枚圖釘和一定長度的棉線為材料進行畫橢圓的操作活動。在這個操作活動中,中職生對于橢圓的形成過程就能進行充分體驗,能夠對橢圓的基本特點進行感受。
其次,在畫橢圓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學習橢圓的概念。由于有了前面的操作基礎,此時讓學生通過自學的方式對教材中的橢圓概念進行學習,他們自然能夠深入地理解橢圓的概念,再結合自己畫橢圓的過程中已經對橢圓的特征進行把握,因此,通過這個環節自然能夠有效地對橢圓的定義進行深入把握。
最后,引導學生對橢圓這一數學概念的內涵和外延進行把握。讓他們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充分地理解與掌握橢圓的內涵和外延,從而讓他們對這一數學概念的本質有深入的理解與認識。
數學探究是中職生進行數學學習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數學概念教學中,引導中職生通過數學探究的方式學習數學概念是十分有效的,也是能夠充分發揮中職生數學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與積極性的,能夠讓中職生的數學概念學習走向深入。
三、基于數學應用,深化數學概念
數學與生活具有十分密切的關系。數學概念的深化是數學概念教學的最后一個環節。為了讓中職生深入地理解數學概念,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結合具體的數學應用,這樣,就能促進中職生數學思維的發展。
例如,教學“集合”這一數學概念之后,為了讓學生能夠對這一數學概念有更加深入的理解與把握,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數學應用。全班的男生能不能構成一個集合? 學校里的胖學生是不是一個集合?A={中國,美國},B={美國,中國},A和B是不是同一個集合?讓學生根據集合的概念對以上三句話進行判斷,他們的判斷過程實質上是一個數學應用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自然能夠對“集合”這一數學概念的內涵與外延進行把握。
可見,借助數學應用引導學生對數學概念進行深化是十分有效的,也能夠有效地調動學生概念學習的熱情,從而能提高概念學習的效率。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在引導學生進行數學應用時,一定要關注數學概念的本質,要把數學概念與數學應用這兩者進行無縫對接,這樣,才能讓課堂教學更高效。
參考文獻:
[1]王小松. ?淺析職業院校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的合理整合[J]. 新課程學習,2014,(7).
[2]梁玉. ?中職數學教學面臨的困境及對策[J]. 河南教育:職成教版. 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