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李瑞芳
摘 要:“學困生”的轉化問題是學校、家長、社會共同關注的問題,一個班級,只有實現了對“學困生”的轉化,才能提高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管理工作水平。同時,人們認識到,“學困生”的轉化問題是教育工作者們面臨的一個難題,需要找準機會,共同努力解決。本文結合筆者的教學經歷以及對物理學科的理解,對“學困生”的特征進行了分析,并從物理教師的角度,提出了“學困生”一個轉化時機——初學物理,論述了在物理教學中對“學困生”的轉化對策,意在幫助“學困生”重新找回自信,并激發學習興趣。
關鍵詞:學困生;物理學;對策;轉化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216(2016)01C-0052-02
在中學,每個班都有“學困生”,其中不少學生是非常聰明的,如果能得到正確的引導和幫助,他們很快會被轉化,但如果任其發展,可能這些學生的情況會越來越糟糕,最后導致厭學、逃學,甚至輟學。物理是初二年級開設的一門課,在教學過程中發現,由于物理課程具備與以前開設課程不同的特征,物理課很容易被這些“學困生”喜愛。作為物理教師,我們一直在思考,如何把開始學習物理作為契機,幫助這些學生改變學習狀態,提高學習興趣。本文結合我們的教學經歷提出一些思路和想法,希望對物理教師們日后的教學有一些啟發和幫助。
一、物理課程學科特點分析
物理是初二年級開設的一門課程,它的教學形式有別于其他學科。物理的教學能夠順應“學困生”好奇、好動、好玩、好勝的心理,刺激他們的感官,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中學物理課主要特點如下:
(一)與生活緊密聯系
物理的研究內容是事物的運動變化規律。中學物理知識點幾乎全來源于我們日常的生產生活。學生們在十多年的生活中,耳聞目睹和親身經歷了很多力、熱、光、電等物理現象,積累了不少經驗,所以開始學習物理時會產生親切感。學生們曾經遇見的一些好玩的現象被物理老師成功解釋后,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學生建立對物理老師的信任。
(二)實驗性強
物理課的教學過程離不開實驗,學生通過觀看演示實驗以及親自操作實驗,領悟物理書中講的道理。所以老師們經常會想盡一切辦法設計一些奇特、新穎、有趣的實驗輔助教學,當學生被教師設計的實驗情境感染時,就會調動學生們主動思考的積極性。
(三)與其他學科緊密聯系
物理研究的是事物的發展規律,與其他學科有很多交叉之處。如其研究的事物中既包括無生命的物體也包括有生命的物體,出現了與生物學相互交叉的內容,同時,物理研究對象中也包括一些地理現象。我們也注意到物理學離不開數學基礎。初學物理時,如果學生們能夠得到及時正確的引導和鼓勵,在物理學習過程中養成良好的習慣,由于物理學與其他學科的聯系,這些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態度很容易被擴展到對其他學科的學習上。
二、“學困生”的特點分析
(一)缺乏學習興趣、 懶惰成性
“學困生”的具體表現為:自律能力差,學習興趣不濃,上課聽講注意力不集中,課下應付作業等,最后導致學習成績不理想。他們養成了懶散的學習態度。上課不積極參與課堂活動,課下逃避或抄襲同學作業,考試想方設法作弊,學習興趣逐步丟失,甚至曠課、逃學,最終淪為“學困生”。
(二)自卑心理嚴重
“學困生”因為學習成績提不上去,長期處于班級的最底層,常常被老師忽略, 被同學所疏遠, 長此以往,性格就會變得內向孤僻, 不愿與人交往。他們產生了嚴重的自卑心理,認為自己“不是學習的料”,進而產生自卑心理,最終放棄了學習。
(三)逆反心理嚴重
初二學生一般剛進入青春期,心理起伏較大。對“學困生”而言,平時性格內向,缺乏自信,有沉重的思想包袱,害怕犯錯被人笑話,也不敢問問題,缺乏與老師和同學的有效交流,不能合作學習。長時間處于這種狀態,他們心理上會感覺非常壓抑,最后大部分“學困生”產生了強烈的逆反心理,不能正確理解老師和家長的批評,甚至對老師和家長的言行感到極度不滿,產生厭學的情緒。
三、以開始學習物理為契機,對“學困生”的轉化對策
(一)吸引“學困生”的好奇心,培養學習興趣
物理這門學科與生活聯系非常緊密,剛開這門課時,學生會感受到物理就是“身邊的科學”,與以前開設的課相比增加了不少親切感,當他們用物理課堂中的知識解釋生活中的一些現象時,他們會很開心,會感覺物理有趣又有用。對“學困生”,可以根據平時對他們的觀察,發現他們中一大部分生活經歷和經驗更豐富。因為他們平時學習上使用的時間和精力少一些,其余的時間和精力,他們可能會琢磨生活中其他的事情。也許我們學到的某個物理知識點,正是他們感興趣卻自己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
這就要求初中物理老師在日常教學中細心觀察,找準每一位“學困生”興趣點,及時有效地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并引導他們改變惰性習慣,養成勤于思考,勤于提問的習慣。
(二)幫助“學困生”擺脫自卑心理, 找回自信
實驗課是物理課重要組成部分,部分“學困生”的動手能力非常強,他們在上理論課時可能有開小差、聽歌、看小說、玩手機、睡覺等現象,在實驗課上表現出高度的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往往能夠很好、很快地完成實驗操作。
這就需要物理老師給予及時的表揚和鼓勵,同時也可以安排他們做實驗課上的小組長,幫助他們發現自己的長處,讓他們體驗成功的喜悅。對“學困生”來說,由于平時聽到的批評太多,一點點的激勵和表揚都能讓他們在精神上得到很大的滿足。通過這些工作,可以大大地激發“學困生”對物理的學習興趣和自信心。
(三)扭轉“學困生”的逆反心理
大部分“學困生”都有逆反心理,這是教師在對他們轉化工作中的一塊絆腳石。因為他們平時聽到了太多的批評和指責,對家長、老師有“敵對情緒”。古人說得好: “親其師, 信其道。”可知,教師只有深得學生敬重和愛戴,才能得到學生信任,才能使學生愿意對老師敞開心扉,教師才能了解學生的心理動態。 因此, 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 顯得尤為重要。
所以,當物理老師們發現“學困生”對物理感興趣時,抓住時機,及時給予“學困生”足夠的信任和尊重,多溝通、多交流。傾聽他們的心聲, 為他們排憂解難, 這樣, 與學生的感情才會融洽, 才會贏得學生的尊敬和信賴,最終消除他們的逆反心理。
最后,利用物理學與其他學科交叉的特點,把物理課上培養的好的學習習慣、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擴展到對其他學科的學習上,幫助他們找回自信,找回學習興趣,徹底脫困。
物理學科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學科,這些生活體驗和有趣的實驗正是“學困生”們喜歡和好奇的。作為物理教師,我們應該抓住“學困生”初學物理的契機,引領和鼓勵他們在神奇的物理世界中找回自信,消除惰性,熱愛學習。如果等到他們對物理課習以為常時,那就錯過了這個好的時機,那時對他們的轉化工作就會很困難。“學困生”是所有的班級都會存在的,他們可能有各種各樣的問題,對他們的教育轉化也是長期、 復雜的工作,需要我們抓住每個可能的機會共同努力。
基金項目: 內蒙古自治區自然科學基金(批準號:2012MS0115)。
參考文獻:
[1] 劉朝暉,王薇薇. 提高學困生教育溝通實效性的路徑思考[J]. 教育與職業,2014,(24).
[2] 高永丹. 化學學困生學習分析[J]. 課程教育研究,2012,(6).
[3]肖川. 教育的理想與信念[M]. 長沙:岳麓書社,2002.
[4] 蔣群英. 不拋棄不放棄——關注身邊的學困生[J]. 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5,(9).
[5] 陳瑋. 英語“學困生”轉化策略探析[J]. 當代教育科學,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