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欣鵬(黑龍江省第四醫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500)
?
比較莫西沙星與左氧氟沙星治療耐藥性肺結核的臨床療效
張欣鵬
(黑龍江省第四醫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500)
【摘要】目的 比較分析莫西沙星與左氧氟沙星治療耐藥性肺結核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擇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耐藥性肺結核患者88例,隨機分為A組和B組,每組44例,在常規抗結核治療的同時,A組加用莫西沙星進行治療,B組加用左氧氟沙星進行治療。比較兩組臨床療效、不同時期(3、6、12個月)痰菌轉陰率。結果 A組有效率明顯高于B組(95.45% VS 79.5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A組治療3、6、12個月痰菌轉陰率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莫西沙星治療耐藥肺結核的臨床療效以及痰菌轉陰率均明顯優于左氧氟沙星,值得在臨床上廣泛應用。
【關鍵詞】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耐藥肺結核;療效;痰菌轉陰率
肺結核是一種傳染性疾病,主要是由于結核分支桿菌感染所引起的,可通過空氣傳播,近年來的發病率逐漸的升高,不僅給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帶來了嚴重的影響,也給家庭和社會帶來了沉重的負擔[1]。耐多藥肺結核病指的是對異煙肼和利福平等抗結核藥物至少有兩種藥物耐藥的結核病,多見于中青年患者,治療效果及痰菌轉陰率均較低,已成為臨床研究的難題之一[2]。本文比較了莫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治療耐藥性肺結核的臨床療效,現將結果總結并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耐藥性肺結核患者88例,隨機分為A組和B組,每組44例。所有患者均經過X線胸片以及痰液檢查確診,藥敏試驗結果顯示均對異煙肼、利福平、鏈霉素以及乙醇丁胺中≥2種藥物耐藥性。其中A組男23例,女21例;年齡17~73歲,平均年齡(48.8±9.3)歲;病程2~18年,平均病程(5.4±1.3)d。B組男25例,女19例;年齡20~77歲,平均年齡(49.3±8.9)歲;病程3~17年,平均病程(5.2±1.5)d。兩組的一般資料經過分析后,結果無統計學差異(P>0.05),可以進行組間的比較。
1.2 治療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規抗結核藥物進行治療,包括利福噴丁、對氨基水楊酸異煙肼以及丙硫異煙胺等,共治療12個月。在此治療措施的基礎上,A組加用莫西沙星進行治療,每次0.4 g,每日1次;B組加用左氧氟沙星進行治療,每次0.4 g,每日1次。
1.3 觀察指標:比較兩組臨床療效、不同時期(3、6、12個月)痰菌轉陰率。
1.4 臨床療效判斷標準[3]:①患者經過治療后,臨床癥狀和體征完全消失,痰結核菌轉陰,X線檢查結果顯示病灶吸收干凈,空洞完全閉合為顯效;②患者經過治療后,臨床癥狀和體征明顯的好轉,痰結核菌轉陰或者痰結核菌指數較治療前明顯的降低,X線檢查結果示病灶未見明顯的變化為有效;③患者的臨床癥狀、體征、痰結核菌檢查以及X線檢查均未見有改善,甚至病情加重為無效。
1.5 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并采用χ2檢驗分析得到的數據,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A組顯效28例,占63.64%;有效14例,占31.82%;無效2例,占4.55%;總有效率為95.45%(41/44);B組顯效23例,占52.27%;有效12例,占27.27%;無效9例,占20.45%;總有效率為79.55%(33/44);A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B組,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
2.2 兩組痰菌轉陰率比較:A組治療3、6、12個月的痰菌轉陰率分別為65.91%(29/44)、84.09%(37/44)、93.18%(41/44),均明顯優于B組的47.73%(21/44)、68.18%(30/44)、84.09%(37/44),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
調查結果顯示,我國肺結核的耐藥率已達到27.8%,且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耐藥性肺結核的病灶多、空洞多且病程較長,臨床治療難度非常大,給患者帶來了極大的痛苦和經濟負擔。WHO建議,在臨床控制結核病的治療中應允許使用二線藥物,并明確的將氟喹諾酮類藥物納為抗結核治療的二線藥物。喹諾酮類藥物可以使得細菌DNA復制、轉錄等受到明顯的抑制,從而導致細菌死亡,具有比較廣泛的抗菌譜,對于結核分歧枝桿菌具有十分顯著的抑菌效果,與其他抗結核藥物無交叉耐藥性,且很少誘發細菌突變。左氧氟沙星是第3代喹諾酮類藥物,該藥物在結核菌DNA復制的起始階段即可發揮較強的抑菌作用[4]。莫西沙星為第4代喹諾酮類藥物,可以有效的殺滅革蘭陰性、陽性菌,抗菌譜廣,在體外的抗菌作用較氧氟沙星強,可以有效的促進痰結核菌的轉陰以及病灶的吸收,安全性較好,適合長期應用進行治療[5]。本次我們比較了上述兩種喹諾酮類藥物治療耐藥性肺結核患者的臨床效果,結果顯示,A組有效率明顯高于B組(95.45% VS 79.55%)(P<0.05);A組治療3個月、6個月和12個月痰菌轉陰率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由此可見,莫西沙星治療耐藥肺結核的臨床療效以及痰菌轉陰率均明顯優于左氧氟沙星,值得在臨床上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1] 閆瑞冬.莫西沙星與左氧氟沙星治療耐藥性肺結核療效比較[J].中國基層醫藥,2014,21(10):1512-1513.
[2] 孟丹.莫西沙星與左氧氟沙星治療耐藥性肺結核的療效比較[J].中國農村衛生,2015,10(6):82.
[3] 曾安津,董霞.莫西沙星與左氧氟沙星治療耐藥性肺結核的療效比較[J].臨床肺科雜志,2012,17(11):2036-2037.
[4] 梁麗麗,劉新,馬蕓.聯合應用莫西沙星或左氧氟沙星治療耐多藥肺結核療效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1,14(5):1451-1453.
[5] 趙慶波,韓娟,喬著意,等.莫西沙星與左氧氟沙星對青年耐多藥肺結核的療效研究[J].西南國防雜志,2014,24(1):38-41.
中圖分類號:R52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194(2016)10-016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