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
摘 要:從研究課前預習、重視預習的有效性、預期的預習效果三方面對語文課前預習的有效性進行探究,以培養學生的預習意識,形成預習習慣,掌握有效的預習方法,進而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學習質量。
關鍵詞:新課標;語文教學;認知特點;教學效果
中圖分類號:G423;G62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03-0033-01
在學習的過程中,預習是十分重要的一個過程。學生在上課前做好充分的預習工作,課堂上才會有更高的學習效率。有效的預習可以調節上課的氣氛,既能活躍課堂氛圍,還可以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對學生進行教育的過程中,教師要找好關鍵點,依據教學內容的不同情況來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合理地進行教學安排,完善教學內容的整體性,避免出現教學內容的斷裂,使學生對課堂感到無趣。因此,教師要想出好的方法來調動課堂積極性。
一、研究課前預習
預習,作為學生應該具備的學習習慣來講,包括多方面內容,如要有合理的預習方案、科學的預習時間等。在對小學語文的研究過程中,研究者發現,教師應該在學生的興趣方面著手,提供合理的預習方案,進一步來培養學生的預習能力,從而使得學生能夠從預習的過程中發現問題點,并能獲得一定的知識,大概了解作者的思路。著名學者葉圣陶先生曾提到過教學預習這個問題,他將學生的自學能力和預習聯系起來,分別從“預習之前”和“預習之后”來看待這個問題,以此分析學生的學習狀況。此外,他還提出教師應該在課堂上對學生的預習情況進行檢查,這樣,很方便了解學生的自習情況,查看學生的學習情況,教師也能夠依據此來進行合理、有效的教學。預習則能使學生在課堂上積極主動起來,不再受老師一味思想的灌輸,會帶著自己的興趣點在課堂上與老師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學到自己想要學到的內容。如此,才會增強學生的學習欲望,才會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鍛煉學生的學習能力。
二、重視預習的有效性
如果學生都沒有做到預習,就不會在課堂上充分理解老師所講的內容,甚至在課堂上感到迷茫,缺乏主動性。我們不應該一貫認為學生到學校就應該讓老師從頭到尾的教,而沒有一點自己的思考,這樣后果會不堪設想。比如一些家長對孩子的實際學習能力不過多關注,放縱孩子玩耍,就使得學生連最基本的預習都做不到,更不用談課堂上的學習了。但是,一些學生雖有預習的習慣,卻在預習之后沒有任何長進,對課文只是大概的瀏覽一遍,甚至沒有弄清楚課文人物角色的關系。這顯然不是有效的預習。對待這樣的問題,教師就應該細心地指導學生,引導學生學會有效預習。學生對預習的重視都是源于老師,所以我們要求教師要做好課前輔導工作。此外,教師應該根據不同學生學習能力進行劃分,進行不同程度上的指導,這樣才會使得每個學生充分預習到位。例如,我們把預習的任務分為三項,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就要求他全部完成,學習能力一般的學生就要求他只做前兩項,對于學習能力比較弱的學生就要求他只做第一項。這樣一來,就會讓學生們根據自身特點有效預習,達到老師想要的效果。同時,課堂上,教師也應該對表現好的學生進行表揚和鼓勵,來激發其他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營造好課堂氛圍。
三、預期的預效果
(1)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要積極主動地完成學習任務。學生在課前提出自己的問題,在課堂上仔細聽講和尋找問題,做好學習準備的思想工作,根據自己的問題與老師進行交流;學會有效自習,并且主動探究課文,發現問題;課后對自己仍舊不懂的問題查找資料或與老師進行溝通交流。(2)讓學生意識到學習過程中預習的重要性,并且要認識到預習目的是什么。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訂教學方案,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方法,并與學生溝通,進行教學方法的改進和提高。在預習的教學方案中要體現預習的有效性,形成良好的學習和教學氛圍。(3)學生要根據老師的指導進行有效預習。教師要進一步完善預習的教學方案,探究出合理的方法,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對學生的指導和輔導教學,以此來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找到學生的興趣點,調動課堂良好的積極氛圍,努力實現一個完美的學習課堂。學生對語文課文的預習一般有兩種情況。一是教師已經設計好了預習作業,通過預習作業揭示課文的重點,引領學生預習,這樣的預習有點撥作用。學生只要按照這些提示與要求,一一思考完成即可,這是針對性很強的預習。二是常規性的預習,即每篇課文學生都先按常規預習一次,目的在于初步理解課文內容及相關基礎知識。常規性預習雖然沒有很強的針對性,卻是夯實課文基礎知識、養成良好習慣的必要步驟。如果沒有常規性的預習,課文中的那些針對性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四、結束語
總之,預習是一個重要的學習方法,是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是一種人生智慧。真正有質量的預習不僅能極大地提高教學效率,而且能培養學生的學生善于質疑、勤于思考的學習習慣,使他們終身受益。
參考文獻:
[1]孔凡艷.依托學案培養小學中高年級學生自能閱讀能力的可行性分析[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10(05).
[2]房蕾.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略議[J].中學語文,2015(08).
[3]楊帆.文本細讀要處理好五個關系[J].教學與管理,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