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新桂
摘要:綜合復習課要教會學生把所學知識融匯貫通,引導學生拓寬思路去理解知識,去分析解決問題。著眼于提高復習的效率,改變高耗低效的復習狀況,還學生以自主、自立的復習模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好中差各類學生自己將學過的知識系統化,培養學生獨立的學習能力,訓練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夠深化基礎,構建知識網絡,通過多種策略激發學生的復習興趣,讓學生自己去完成回憶、整理、歸納、應用、評價等過程,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從而提高每位學生的數學能力。
關鍵詞:高效 復習 探究 策略 綜合 復習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9.055
我們把平時的新授課教學比作“栽活一棵樹”,而復習課教學則比作“育好一片林”。栽活一棵樹容易,育好一片林要花大力氣,對學生來說,復習課既不像新授課那樣有“新鮮感”,也不像練習課那樣有成就感。對教師而言,復習課要教會學生把所學知識融匯貫通,引導學生拓寬思路去理解知識,去分析解決問題。所以,鞏固知識、整理知識、查漏補缺和提高能力是綜合復習的主要任務。
綜合復習課的重要環節是教師能通過整理全冊的知識結構,給學生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綜合復習課著眼于提高復習的效率,改變高耗低效的復習狀況,還學生以自主、自立的復習模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好中差各類學生自己將學過的知識系統化,培養學生獨立的學習能力,訓練學生的綜合素質。 孔子說,“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道出了復習的重要性。因為學生是由認識事物的表面現象到認識事物的本質,進而認識事物之間的有機聯系,這個過程不是一次完成,必須有個反復。因此數學綜合復習課的主要任務, 在于知識的溝通、歸類、整理,體現其全面性、系統性、針對性。
一、深化基礎,構建知識網絡
小學數學知識本身有其系統性,因此,復習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對知識作縱橫向的歸類整理,找出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將孤立與分散的知識點串成線,連成片,結成網。
教師在復習前要做好兩件事 :
首先,要認真統領全冊的教材,重新審視基礎知識,再次剖析教材的重、難點。
其次,要對學生掌握的知識情況進行調研,通過調研及時對調研情況的分析,查找到學生的知識漏洞,然后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復習計劃。
在課堂上,教師不必急于整理,先放手讓學生自己梳理知識,由學生個體或學習小組通過閱讀課本,回憶、再現所要復習的主要內容;通過討論交流,捕捉知識間的聯系與區別,并利用文字、圖表等表現形式,將所學過的知識進行梳理歸類,形成網絡。
二、分散難點,讓學生點點進步
一學期的課程內容在學期末結束了,學生究竟掌握了多少,教師是很難預測的,只有通過綜合整理復習,才能體驗到學多學少。教師在設計復習課堂教學時,要抓住每一個知識的關鍵點,舉一反三,精講精練,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同時要注意把知識的難點分散到各種題型的層面上,使學生慢慢取得進步。復習內容要由易到難,層層遞進,掌握知識要循序漸進。例如,在五年級上冊的分數應用題的有關復習中,教師就要把解決問題的難點通過對比練習題進行分散。
例如,下面的三道題就是對比練習:
1.修路隊修一條長240米的公路,修了全長的3/8 ,修了多少米?
2.修路隊修一條公路,當修到全長的3/8時,正好是90米,這條公路全長多少米?
3.修路隊修一條公路,當修到全長的3/8時,離終點還有15千米,這條公路全長多少米?
這是三道分數應用題,前2道是基本題型,學生容易理解,并能很快地解答出來,這時教師就要引導指出解決問題的關鍵處。當出現第3道題時,學生就會結合前2道的解題思路對他進行分析。通過對比區分,學生加深理解了分數應用題的算法,并同時培養了學生細心審題的習慣,提高了學生靈活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做好培優補差工作
復習階段,常會出現差生覺得太難,接受不了;優生覺得太簡單,無心聽課,使得部分學生產生厭學情緒,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復習效果。所以,復習時,即要重視差生的輔導與訓練,又要培養優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從復習形式上,重視合作的復習方式,要比教師一味引導、講解、灌輸的方式,學生個體獨自學習的效果要好得多。所以我們要真正提高復習的教學效率,必須積極探索班級和小組、個人多種方法相結合的學習形式。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對于中高年級學生來說也并不陌生,教師只要稍加調整,學生就會很快進入狀態。采用小組合作研討學習的方式,一可以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二可以讓學生嘗試自我復習,讓各種程度的學生都能體驗成功,三可以相互學習,相互借鑒,逐步完成對知識的整體認識,有時還會受同學的啟發,迸發出智慧的火花。讓學生通過自身智力活動的內化這一特殊的認識活動去體驗數學、感悟數學、領會數學。同時教師亦可根據各個小組學生的實際學習現狀,適時調整教學手段。因此,選擇合適的復習方法和形式,更能提高復習效率。
首先,在課堂教學中,積極為學困生創造自我發展的機會與空間,讓學困生和成績好的學生機會均等,甚至適當增加學困生的展示機會。
其次,讓班里的優秀生和學困生結對子,一對一地進行幫助,讓學因生學有榜樣,學習中解決不了的困難,同學們積極給予幫助,同時對優秀生又是一種促進,在班級中形成一股“比、學、趕、幫、超”的學習氛圍。
再次,及時捕捉學困生的閃光點,大力進行表揚鼓勵,激發其上進心。
最后,加強對學困生的家訪工作,架起學校與家庭聯系的橋梁。在此基礎上,再教給他們學習的方法,提高他們的技能,并認真細致地做好查漏補缺工作,要充分利用課余時間給他們補課,把他們以前學習的知識斷層補充完整,這樣,他們就會學得輕松,進步也快,興趣和求知欲也會隨之增加。
總之, 綜合復習不能讓學生只做“聽眾”“觀眾”,應把復習的主動權歸還給學生,通過多種策略激發學生的復習興趣,讓學生自己去完成回憶、整理、歸納、應用、評價等過程,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從而提高每位學生的數學能力。
(責編 ? 金 ?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