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詠梅
(遼寧省人民醫院,遼寧 沈陽 110016)
?
膝關節功能鍛煉操對膝骨關節炎功能恢復的社區康復護理效果
趙詠梅
(遼寧省人民醫院,遼寧 沈陽 110016)
【摘要】目的 探討膝關節功能鍛煉操對膝骨關節炎功能恢復的社區康復護理效果。方法 選取膝關節炎患者48例作為研究對象,并應用數字隨機法將其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所有患者均進行相同的藥物治療與理療,研究組的患者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進行膝關節功能鍛煉操,對比兩組患者3周后的膝關節功能狀態。結果 研究組患者的膝關節功能狀態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差異顯著。結論 膝關節功能鍛煉操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股骨關節炎患者的膝關節功能恢復,且具有安全、簡便的特點,可在患者居家、社區康復中進行推廣。
【關鍵詞】膝關節功能鍛煉操;膝骨關節炎;功能恢復;社區康復;護理效果
本文通過對比分析,主要探討了膝關節功能鍛煉操對膝骨關節炎功能恢復的社區康復護理效果,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選取符合膝骨關節炎診斷標準的48例患者作為此次研究對象,應用數字隨機法將本組48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各24例。對照組中有17例女性患者,7例男性患者,平均年齡為(60.35 ±9.35)歲,平均病程為(10.62±5.36)年,其中5例患者為雙膝,19例患者為單膝。研究組中有16例女性患者,8例男性患者,患者平均年齡為(62.13±10.65)歲,平均病程為(11.02±4.39)年,其中4例患者為雙膝,20例患者為單膝。兩組患者在臨床一般資料方面 沒有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對照組的患者給予常規的藥物治療與膝關節理療。研究組的患者在進行常規治療的基礎上由護理人員指導進行膝關節功能鍛煉操[1]。具體實施方法如下:①坐位練習:患者取坐位,護理人員指導患者交替擺動小腿,包含:勾起腳尖、伸直左右下肢等[2]。②仰臥位練習:患者取仰臥位,護理人員可讓患者隨意選取以下4種鍛煉方法中的一種進行鍛煉:a.將下肢交替屈曲,足跟著床盡可能內收;b.將下肢抬起離開創面,交替伸直、屈曲,如自行車踩踏;c.將下肢伸直,一側下肢屈曲,將足部放平,將另一下肢緩慢的上抬得到患者最大極限,保持該狀態5 s,然后緩慢的放回床面[3],后患另一下肢重復以上動作;d.將下肢伸直,膝關節處于伸直為,由護理人員進行向下加壓,保持該狀態5 s后放松5 s,再重復。③側臥位練習:指導患者選擇較舒適的側臥位,讓一側下肢屈曲于患者胸前,另一側下肢最大限度向后伸直,雙下肢交替進行,保持5 s,更換側臥方向,重復進行上述動作。④俯臥位練習:患者于床上取俯臥位,護理人員將患者的小腿進行交替后屈,足跟朝向患者臀部。⑤站立練習:患者站立時將雙下肢微微分開,軀干保持正直,讓患者屈胯、屈膝向下進行運動,然后取坐位。⑥走步練習:護理人員指導患者雙手叉腰,向前行走約5步,走步時應將足跟先著地,指導患者將身體重量有足跟逐漸的向足趾進行轉移[4],然后后退行走,后退時,患者足趾先著地,指導患者將身體重量由足趾向足跟進行轉移。⑦鍛煉頻率:膝關節功能鍛煉應該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第1周每日鍛煉次數為2次,上述動作重復5次。第2周每日鍛煉3次,每次動作重復次數在10~15次。第3周每次鍛煉4次,每次動作重復次數在15~20次。如果患者在進行功能鍛煉期間出現嚴重疼痛,可適當的減少重復次數[5]。
1.3 統計學分析:應用Lequesne對鍛煉前后積分進行評價,SPSS19.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并以(±s)表示,若(P<0.05)則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
鍛煉前,對照組患者的平均Lequesne評分為(9.82±2.36)分,研究組患者的平均Lequesne評分為(9.72±2.41)分;鍛煉后對照組患者的平均Lequesne評分為(5.26±1.98)分,研究組患者的平均Lequesne評分為(3.08±1.80)分。在進行功能鍛煉與護理前,兩組患者在Lequesne評分方面沒有明顯差異,實施護理與功能鍛煉3周后,研究組患者的Lequesne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骨關節炎是退化性疾病,隨著人們年齡的增長該疾病的發病率逐漸的升高,由于該疾病的病程較長,常常給患者的日常生活帶來諸多不便,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保持與恢復患者的膝關節功能狀態是臨床治療該疾病的最高目的。膝關節功能操是參考美國所提供的膝關節炎恢復訓練方法所設計的[6],每一項鍛煉動作都是肌肉等長運動,能夠減少關節所產生的應用,增強肌力,擴大膝關節的活動限度。本次研究結果表明,在傳統藥物治療與理療治療膝關節炎的基礎上給予適當的關節功能鍛煉,每天由護理人員指導患者進行膝關節功能鍛煉操練習,能夠顯著改善患者膝關節功能狀態,加之膝關節功能鍛煉操具有操作簡單、有效、安全的特點,具備在社區康復護理工作中進行推廣的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葉向宇,趙寶力,李俊杰,等.“四步”法結合功能鍛煉治療膝骨關節炎療效觀察[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4,23(10):1066-1068.
[2] 盧華琳,陳紅,葉曉春,等.膝關節功能鍛煉操對膝骨關節炎患者的社區應用及康復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0,25(14):1306-1307.
[3] 李戰武,王理康.針刀松解術+功能鍛煉對Ⅰ、Ⅱ級膝骨關節炎的療效[J].武警醫學,2014,25(3):290-292.
[4] 黃建萍,黃秀蓉.膝骨關節炎的綜合治療[J].頸腰痛雜志,2006,27 (4):321-322.
[5] 蔡楠,陳虹,龔宗明,等.舒穩功能鍛煉法治療老年性膝骨關節炎30例臨床觀察[J].江蘇中醫藥,2008,40(10):59-60.
[6] 王建武,黨建軍,李強,等.四聯療法治療膝骨關節炎[J].中醫正骨,2015,27(8):44-45.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194(2016)02-025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