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偉英
(浙江開化縣第三初級中學,浙江 衢州 324302)
?
音樂表演與教學中的創造性
葉偉英
(浙江開化縣第三初級中學,浙江 衢州 324302)
【摘要】音樂表演就是聆聽者在作品理解的基礎上,進行的再創作活動。然而,提及這一話題,人們自然就會想到音樂表演藝術家在舞臺上的表演,很少會關注到音樂課堂教學中來。對于從事一線教學的音樂教師來說,也容易忽略對音樂表演中創造性問題的探索。本文就音樂表演及如何在教學中激發表演者的創造性發展潛能,提升學生的創造力作一簡要闡述。
【關鍵詞】音樂表演;音樂教學;創造性
《音樂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音樂課程的價值,其一就在于要開發學生的創造性發展潛能,提升創造力。音樂表演作為一種再現的藝術活動,它不僅要學生充分地理解、表達作品的本意,而且還要求在此基礎上對作品進行二度創作,使音樂作品煥發出新的活力。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緊緊圍繞“強調音樂實踐、鼓勵音樂創造”這一基本理念,通過欣賞、歌唱、樂器演奏等各個環節的音樂活動,來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表演,從而為創造性教學提供展示自我的空間。音樂教師在課堂實施過程中,如何把音樂表演及創造性有效結合,關鍵要掌握以下兩點:
(一)由模仿提升到創造
通過觀察、比較等方法學生進行模仿,親身參與演唱、演奏等藝術活動,積累感性經驗,我們知道,音樂創作活動往往是要通過模仿開始的,模仿是音樂創作的必經之路。通過模仿,學生才可能從簡單模仿走向創作的過程。如在笛子教學中,學習吹奏“do re do”三個音時,老師不斷的在單個音上吹出不同的節奏,學生便進行模仿吹奏;然后老師吹出一小節有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組成的旋律,學生也模仿吹奏。學習了re和do后,老師要求學生進行模仿和變化的練習。學生先模仿,接著即興變化兩小節,如:1 2 ︱ 12 12︱等。
(二)由即興編創提升到創作
即興編創是聆聽者對作品感性體驗的基礎上即興引發的一種音樂創造行為,是事先不必做準備的臨時創作。記得有一次上音樂課,我在課堂導入環節中讓學生進行即興編創的練習,采用接龍續唱《兩只老虎》兒歌,同學們從三只老虎開始唱,一直唱到八、九只,興趣非常濃厚,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即興編創能力,同時又促進了學生的記憶思維能力。
而創作或改編樂曲則需要在有準備的前提下來進行。如學唱《軍民大生產》這首隴東民歌,在熟悉旋律唱會歌詞后,我讓他們在不改變旋律的前提下把歌詞進行再創作,記得有一組同學創作得非常不錯,他們創作的歌詞能結合班里的大掃除,把勞動的場景表現得非常到位和精彩。
(三)由培養內心聽覺,啟發學生想象
在音樂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培養學生像影視音樂的配音師一樣,依據內心聽覺聯想、創造音響效果。例如,欣賞無伴奏合唱《春曉》這一作品,欣賞此曲前,我先讓學生回憶自己曾在自然界中所聽到的風聲、雨聲、鳥鳴聲等,這些聲音分別可以用什么來表現?用晃動枝葉發出象聲詞:“嗚、嗚”表示風聲、用抖動紙張發出聲音表現雨聲、用吹口哨表示鳥鳴等。接著老師讓學生聆聽感受無伴奏合唱《春曉》里面的風聲、雨聲、鳥鳴聲,與之對照。然后老師又去掉音樂作品中原有音響效果,用學生剛才想到的表現方法來替代,完成整首作品。此時課堂氣氛推向了高潮。學生結合自己的親身經驗,對大自然的聲音敞開想象與聯想,挖掘自己的創造性潛能。
(一)重實際輕浮夸
創造教學一定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出發,把握好創作作品的難易程度。活動的設計應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尋找他們感興趣的、適合學生生理,心理發展水平的作品,這樣才能使他們感到創造活動是一種輕松、愉快的事情,使他們體驗到創造的喜悅和滿足。例如,學習歌曲《軍民大生產》,在不改變旋律的前提下進行創編歌詞,就不會難度太大,不切實際。
(二)重過程輕結果
過程遠比結果重要。只要努力的做好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至于結果如何,就不那么重要了。中小學音樂課上的創作教學,主要是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創作精神和創作能力。學生的年齡、認知以及掌握的初級技能的基礎,決定了他們創作的“成果”可能難以達到成年人或教師心目中“完善”的要求,但創作出“好作品”也不是音樂教學的主要目的。因此,不能以“成果”的優劣和其水平的高低作為評價學生創作質量的依據。只要學生能積極參與創作的過程,就能從中獲得審美體驗、音樂表現及創造的“效果”。
(三)應貫穿始終
教師在設計教學環節的過程中,都要考慮有讓學生發揮創造性機會的可能。培養創新精神的教育應貫穿音樂教學的各個領域。比如基本訓練、欣賞教學、歌唱教學和器樂教學等,都應該體現創造精神的培養。要改變或減少老師給學生“標準答案”,力求多讓學生自己尋找答案,自己去探索最佳藝術表現。
音樂是表演藝術,音樂課堂就是音樂教師為學生搭建表演的舞臺,培養創造性想象力的舞臺。音樂教育,應當而且可能為培養下一代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增強創新能力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培養有創新能力的人才是當今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音樂教師要順應時代發展的需求,學習新理念、探索新思路,為音樂課堂創造性教學開辟出一片新天地!
參考文獻
[1]《音樂課程標準》[S].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3-6.
[2]《音樂課程標準解讀》[S].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127-139.
[3]高拂曉.超越音符的想象[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2014,136:138-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