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專業新聞視域下的“社會”認知與“社會新聞”再定義

2016-02-02 22:30:05唐克龍
未來傳播 2016年6期
關鍵詞:社會定義

唐克龍

?

專業新聞視域下的“社會”認知與“社會新聞”再定義

唐克龍

不同的理論視角賦予“社會”不同的含義。作為專業新聞中的重要品類,“社會新聞”中的“社會”含義一直沒有得到明確的界定,由此而導致“社會新聞”的專業性質含糊不清。對“社會新聞”定義史的考辨說明,這一概念一直在“社會化”和“去社會化”之間擺蕩,這對社會新聞的專業化操作和理論認知都會帶來困擾。對“社會新聞”這一概念的再定義,必須聯系“社會”本身的歷史性特征和“新聞”實踐的發展規律來加以說明,明確其是一類以變遷社會中人與人的關系、能夠體現較為明確的共同體觀念的社會事實和具有一定的倫理道德指向、品味純正、輕松有趣的人際、非人際社會現象等內容為報道對象的專業新聞。其專業報道的核心范圍是以人際和非人際倫理道德觀為基礎,以具有民間性、內向性的私領域對象為主。

社會新聞;社會化;去社會化;歷史性;再定義

相對于其他專業新聞(如體育新聞、經濟新聞等)而言,社會新聞的接受面十分寬廣,幾乎任何行業、地域、年齡、階層、性別的受眾都在它的傳播范圍之內,都可以成為它的“理想受眾”。由此引出的一個問題是:接受的廣譜化是否也意味著社會新聞內容取材的不受限制?

幾乎每一篇有關社會新聞的文獻,都會不自覺地提及它的定義或概念問題。而一旦涉及其定義或概念,論者會普遍感覺到對這一問題把握的難度。因為光從字面上來看,“社會新聞”這一名詞中的“社會”一詞,實在是一個過于宏大的概念。如果僅僅是對“社會”做出單獨的釋義,也許還不算太難。但作為“新聞”的限定詞而出現的“社會”,這是怎樣的“社會”?又是什么樣的“新聞”?細想來又不太好理解,值得認真厘清其內在含義,促進其傳播實踐。因此,在討論“社會新聞”之前,我們先不妨花點篇幅,厘清一下“社會”的內涵。

一、“社會”的不同面相:從馬克思、韋伯、吉登斯到安德森

根據《辭?!返亩x,所謂社會,是指“以一定的物質生產活動為基礎而相互聯系的人類生活共同體。人是社會的主體,勞動是人類社會生存和發展的前提。”[1]這是一個很“馬克思化”的、立基在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基礎上的“社會”概念。這個概念將人類的物質生產活動看做人類社會互相聯系、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有此基礎,則社會自然形成“共同體”。但這個概念忽略了人類理性、精神、價值等內在因素在形成“社會”或“共同體”中的作用,過于注重經濟性因素,而且簡單地將“社會”和“共同體”等量齊觀。因此,韋伯從理性化的視角,基于“社會關系”及其意向內容,重新審視了“社會”和“共同體”概念。韋伯認為,“社會”的存在與社會行為取向的理性驅動有關:“如果而且只要社會行為取向的基礎,是理性(價值理性或目的理性)驅動的利益平衡,或者理性驅動的利益聯系,這時的社會關系,就應當稱為‘社會’。”[2]

在韋伯看來,社會的基礎不是物質生產活動,勞動也不是人類社會生存和發展的前提,取而代之的,是社會成員在社會關系中表現出來的理性:“社會的典型基礎,是(但不僅僅是)參與者同意的理性協議。這樣,在理性場合,社會成員中的行為將(1)價值理性地以自己對義務的信仰為指南,(2)目的理性地以對協約伙伴忠誠性的預期為指南?!盵2](65)

韋伯實際上是看到了“交換”原則在社會形成和發展中的重要作用而提出了他的“社會”概念的,這與馬克思注重“生產”原則在社會形成和發展中的作用的觀點大異其趣。當然,韋伯也同樣注重了他的原則在經濟生活中的應用和體現,同時更看到了其理性原則在文化、宗教領域的廣泛體現。關于“共同體”概念,韋伯并不認為它和“社會”就是一回事。受理性驅動而形成的社會,并不必然就是一個共同體。韋伯認為,只有“在個別場合內,平均狀況下或者在純粹模式里,如果而且只要社會行為取向的基礎,是參與者主觀感受到的(感情的或傳統的)共同屬于一個整體的感覺,這時的社會關系,就應當稱為‘共同體’。”[2](65)通俗地說,一個人理性地(價值理性或目的理性)“存在于”一個社會中,但他如果沒有從主觀上(感情的或傳統的)感覺到“屬于”這個社會,即他的生存是處在“在”而“不屬于”這個社會的分裂狀態,那么這個社會就不能稱之為“共同體”。按照韋伯的意思,共同體必須具有某種超越目的理性的意向,多“建立在各種感情、情緒或傳統基礎上。如斯多亞式的兄弟會、性關系、崇拜關系?!褡濉餐w、同志式結合起來的軍隊等。”[2](66)其與“社會”的關系,亦具有纏繞往復之致。

吉登斯的社會系統理論與韋伯的“社會”概念存在著較大的一致性。吉登斯認為,整個社會總體是由具有相互關聯和權力差別的各個社會系統構成的一個跨社會系統或者“多重復合的社會系統”,其產生既可能是“內在于”社會之中,又可能跨越了社會的“內部”與“外部”,并形成多種關聯形態。這對所有的社會來說都是適用的。[3]這樣,所謂“社會”,就是“以一系列其他系統性關系為背景,從中‘凸顯’而出的社會系統。”[3](266)這樣的“社會”或“社會系統”是內在于系統性的“多重復合的社會系統”之中的,它們之所以能夠被識別,顯示其存在,“是因為確定的結構性原則推動產生了跨越時空并且可以準確限定的全部‘制度聚合’(clustering institutions)”[3](266)。吉登斯進一步指出,在這樣的社會當中,“在”而“不屬于”的存在狀態是一種很常見的現象:“社會成員內部普遍存在某種情感,認為他們之間擁有某種共同的身份,無論這種情感是以何種方式被表述或揭示出來的。這種情感既可以體現在實踐意識里,也會體現在話語意識中,而且并不預含成員之間存在某種‘價值共識’。個體或許會清醒地意識到自己從屬于某一確定的集合體,但并不一定同意這種狀況是合情合理的?!盵3](266)顯然,這和韋伯有關“共同體”應建立在超越目的理性的意向之基礎上的觀點不謀而合,只不過二者理論的出發點不一樣而已。

無論是韋伯的“社會”、“共同體”還是吉登斯的“社會系統”概念,實際上都牽涉到認同的問題。作為社會的人,無論身處怎樣的社會形態中,有關個人、群體的身份認同,總是一個自出生起就相伴終身的問題。就群體認同而言,政治的、經濟的、文化的歸屬感怎樣形成,既與個體的稟賦和后天發展相關,同時亦與外部因素的影響聯系在一起。任何偏重一面的觀念都不無片面之嫌。就這個意義而言,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就民族主義的起源與形成而提出的“想象的共同體”概念,可以看做是對韋伯的“共同體”概念的一個具體而微的推演。但是與韋伯將論述嚴格限制在“理性化”層面不同的是,安德森將他的“共同體”概念奠基在“想象的”亦即十分感性化的透過印刷媒介而建立起來的基礎上,[4]其理論的穩固性便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實際上,上述有關“社會”,乃至“共同體”、“社會系統”的分析與對“社會新聞”的功能、作用方式、定義等的認識有著極密切的關系。作為一種話語方式,社會新聞承擔著重構社會圖景的基本職責或者說功能。因為在李普曼看來,我們無法應付奧妙多樣、變化多端、龐大而又短暫的現實環境,那么,我們可以通過包括社會新聞在內的新聞話語重構出來的“擬態環境”來決定我們的思想、感情和行為。[5]這個“擬態環境”可以被認為是社會的鏡像,人們借助這個鏡像認識世界,規范自身。對于社會新聞而言,這一點尤其顯得重要。進入這個社會“鏡像”的新聞事件,總是根據一定的價值篩選出來的,除了我們耳熟能詳的重要性、時新性、顯著性、趣味性、接近性這些價值標準之外,對于社會新聞來說,更重要的價值標準,是甘斯所謂的“恒久性價值”。所謂“恒久性價值”,是指“那些在長時段內出現在很多不同類型的新聞故事中的價值;通常情況下,它們會對哪些事件能變成新聞產生影響,因為其中的某些價值就是新聞定義中不可或缺的構成部分?!盵6]結合前文有關“社會”、“共同體”的分析,甘斯的“恒久性價值”實際上就是可以決定社會新聞鏡像生成的決定性因素。只不過在中國的語境里,這個“恒久性價值”需要結合中國的社會、歷史傳統進行認定。*甘斯的“恒久價值觀”包括八種類型,分別是民族優越感、利他的民主、負責任的資本主義、小城鎮的田園主義、個人主義、溫和主義、社會秩序以及國家領導權。見[美]赫伯特·甘斯(Herbert J.Gans)著,石琳、李紅濤譯:《什么在決定新聞》,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9月版,第52頁。比如尊老愛幼、見義勇為、誠實正直、寬厚仁慈等等。就甘斯意義上的“價值”而言,這些價值確實是跨越時空而歷久不衰,經由許多不同的新聞報道而得以體現出來的,具有強大的穩定性、普適性和感染力,對共同體意識具有極大的形塑作用。這些價值不僅僅具有時空穿透力,而且也能在不同文化、不同政治制度間具有通約性,例如上述那些價值,幾乎在所有的文化形態和政治制度當中都是適用的,而且都深深根植于各民族傳統之中,成為各民族整體價值敘述的基石。當然也是社會新聞價值敘述的基石。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理解“社會”、“共同體”的含義,對于理解“社會新聞”的內涵和功能,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也會對本文后面將要討論的“社會新聞”再定義,具有重要的指導性、規范性意義。

此外,在理解“社會新聞”的作用方式與“社會”、“共同體”究竟有何關系的問題上,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的“想象性”概念,也能幫助我們很好地理解它們之間的聯系。安德森自身就是將小說、報紙等作為民族主義起源和傳播的“想象性”方式的,那么,作為社會新聞而言,這種“想象性”的方式,其實也正是社會新聞發現新“社會”、重構“共同體”意識的一種基本作用方式。正是在“想象性”的方式作用之下,社會新聞鏡像,或者如李普曼所說的“擬態環境”,通過甘斯意義上的“恒久價值觀”的深層語法的影響,借助大量的新聞故事而被構筑出來。沒有這種“想象性”的作用方式,可以說,社會新聞就無從發現新“社會”、重構“共同體”,那些“恒久價值觀”當然也就得不到體現了。實際上,從上面的論述我們也許發現了社會(共同體)、恒久價值觀(通過新聞故事發揮作用,又對新聞故事具有控制性影響)、想象性的作用方式這三者間的關系是互相牽制、甚至互為因果的。

更進一步,它們之間的關系,也許還揭示了社會新聞生產的深層邏輯。不過,這已不是本篇文章的內容了。我們回到本題,在分析了與社會新聞相關的“社會”概念后,接著討論“社會新聞”的定義與再定義問題。

二、“社會化”和“去社會化”:“社會新聞”定義史考辨

根據學者們的考證,社會新聞的歷史已很久遠,但究竟是誰第一次提出“社會新聞”這個名目,又是誰第一次給“社會新聞”下了定義?迄今尚無定論。研究者常常注意到邵飄萍在《實際應用新聞學》中對社會新聞地位及報道范圍的論述,但邵飄萍其實并沒有給它下一個明確的定義。就筆者所見,目前能夠看到的有關社會新聞的最早定義,是張靜廬在1928年提出的。張靜廬認為,“所謂社會新聞者,是專記盜賊奸拐婚姻以及家庭等等瑣事,以示別于國防政治新聞而言。社會新聞名稱是否確當,固尚有討論的余地,但這名詞差不多已為一般人所慣用,且別無相當替代的名詞,故此處仍稱之為‘社會新聞’?!盵7]張靜廬的定義立基在倫理道德之上,與后來出現的其他定義相比,他是把社會新聞的采寫對象限定在一個比較狹窄但又相對明確的范圍之內的。此后有關社會新聞的定義,大都出現在1949年之后。這里我們擇其影響較大者,分別加以論析。

趙超構認為,所謂社會新聞,就是“以個人的品德行為為重點而具有社會教育意義的新聞。”[8]很明顯,這個定義與張靜廬的定義在對象范圍和立論基礎上是基本一致的。因為“個人的品德行為”之類,不外乎表現在“盜賊奸拐婚姻以及家庭瑣事”等上面,局限在私領域,不涉及像“國際政治新聞”等表現出來的公共領域方面。

徐鑄成認為,“社會新聞,顧名思義,是社會生活中新發生的事。如火警、搶劫以及有關社會治安、環境衛生、交通事故等等。社會上發生的新氣象、新事物,如集體結婚、菜場新風、愛護國家財物等等,也應是社會新聞的范圍?!盵9]徐鑄成的這個定義將社會新聞的范疇擴展至“社會治安、環境衛生、交通事故”等公共領域,但對于私領域如倫理、道德方面的關注似嫌不夠。

甘惜分認為,“社會新聞是指反映社會生活中體現社會倫理道德的事件、社會風氣、社會問題、民俗風情以及自然界和社會上的奇聞異事的新聞。社會新聞的題材十分豐富,主要有:(1)贊揚社會生活中的好人好事、新道德、新風尚;(2)揭露壞人壞事、歪風陋習;(3)戀愛、婚姻、家庭問題;(4)民事、刑事案件;(5)社會秩序、交通安全、環境保護;(6)人際關系;(7)社會知名人士的活動和生活;(8)社會習俗、風土人情;(9)人口就業、市政建設;(10)天災人禍、自然界的奇異現象、動植物趣聞等等。”[10]這個定義將社會新聞的范圍又大大拓展了,一方面固然有利于社會新聞的實際操作,但過于寬泛的定義,未免又難以凸顯其專業特色,使其獨特性淹沒在“社會性”的大敘事里了。

亦有觀點認為,社會新聞就是“反映當前社會生活、社會問題、社會風氣的報道。有廣泛的社會興趣,并以社會道德倫理為基礎。寫作上富于人情味,講究趣味性?!盵11]該定義與甘惜分的定義基本一致,并兼顧其特征與寫作上的要點。

夏鼎銘對社會新聞的對象范圍進行了辨析,認為可以把“明顯屬于法制報道范疇的犯罪、破案、訴訟等新聞從社會新聞中劃出去,”[12]也應該“把某些明顯屬于科技新聞范疇的自然現象的報道(如天氣、地理、生物、人體方面的奇特現象),從社會新聞中劃出去?!送?,把反映建設成就的各地風光的報道也稱為社會新聞,把出土文物的報道也算社會新聞……自然皆是不妥的,應當讓它們‘各就各位’。這樣一來,社會新聞的含義、范圍就比較小一些了,內容較為單純,特點也就突出了?!盵12]因此,“社會新聞主要是指通過人們日常生活和人際交往反映社會道德、社會風尚、社會心態的新聞。”[12](25)夏鼎銘的觀點與早期張靜廬、趙超構的觀點相似,但同時他也認為,“有關風俗習慣,鄉土風情,以及某些罕見的社會現象的報道,仍可屬于社會新聞?!盵12](25)成鴻昌、趙娟萍認為,社會新聞就是“以社會學的研究對象為內容的變動的事實的報道?!盵13]該定義把“社會學的研究對象”作為社會新聞的概念外延,看起來很明確,但實際上仍然失之寬泛。因為,雖然社會學的研究對象大多以社會道德倫理為基礎,且反映了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等,但正如夏鼎銘指出的那樣,像法制報道、科技新聞等,實際上都不宜放在社會新聞的范疇之內。此外,社會學的研究對象也包括精神健康、環境污染與治理、教育、公共政策、青少年成長與教育等問題,這些問題誠然有一部分內容可以歸入到社會新聞的報道范圍之中,但若將其整體視為社會新聞的對象,則無疑缺乏嚴密的專業新聞意識,也勢必嚴重擠壓了其他專業新聞如環境新聞、法制新聞、教育新聞、科技新聞、健康報道乃至時政新聞的學理空間。

程道才認為,“社會新聞是反映社會風氣、社會生活、社會意識、社會興趣、社會事件、社會問題為報道內容的新聞,其報道范圍涉及人口、就業、道德風尚、鄰里關系、風俗習慣、愛情婚姻家庭、值得注意的社會現象等?!盵14]這個定義的內涵仍然不是很明晰,因為,像“社會生活、社會事件、社會問題”等,仍然沒有一個明確的所指,容易被指認為社會學意義上的社會生活、社會事件和社會問題,這樣一來,它的外延就未免缺乏限制了。但從這個定義中“報道范圍”的對象來看,它似乎還是將其外延框定在一個比較清晰的范圍之內的,即社會新聞主要指那些有關倫理道德、人際關系的報道。

顧理平認為,社會新聞“是指沒有鮮明行業特點而又為大眾所廣泛感興趣的,以反映社會生活、道德倫理、趣聞軼事等等為主要內容的新聞。”[15]這個定義言簡意賅,內涵和外延都較為明確,而且指出了社會新聞的接受特點,語辭雖然簡潔,但并不損害其意義的清晰。

最后我們來看一看《中國百科大辭典》給“社會新聞”下的定義。它認為,社會新聞就是“反映社會生活、社會風氣、社會問題的新聞報道。具有宣傳政策、傳播知識、移風易俗、豐富生活、扶正祛邪、動員輿論的作用。內容有社會人物的生活、活動,社會道德風尚的事例;戀愛、婚姻、家庭;民事、刑事案件;衣、食、住、行、人口、市政;人物風情習俗、奇聞軼事、社會問題等?!盵16]正如筆者前面已經分析過的那樣,這個定義也有將社會新聞的內涵和外延“社會化”的嫌疑,所謂“社會生活、社會風氣、社會問題”以及“民事、刑事案件、人口、市政、社會問題”等等,都把社會新聞的報道對象擴展得過于寬泛。社會新聞的根本特點在哪里?它究竟有沒有一個明晰的外延?這個定義沒有給出答案。

從張靜廬到《中國大百科辭典》,社會新聞的定義經歷了一個較為漫長的過程,至今仍然沒有形成一個公認的定論。如果說這些定義的內涵和外延都是在圍繞“社會”做文章,那么我們可以認為,社會新聞的定義史,就是一部“社會化”和“去社會化”的歷史?!叭ド鐣钡暮x,當然是指像張靜廬、夏鼎銘、顧理平等所做的那樣,努力把社會新聞的內涵和外延限定在一個相對清晰、明確的范圍里,使之能突出其作為專業新聞的獨特性,不致于因無所不包、散漫無邊的“社會化”而失去其固有的意義。

三、“社會”的歷史性與“社會新聞”的再定義

考察社會新聞的定義史,我們會發現,對它的定義之所以一直徘徊在“社會化”和“去社會化”的循環里,是因為定義者大都忽視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即沒有考慮到“社會”本身的歷史性和“新聞”實踐的發展規律,以及當這二者結合時,究竟其內涵和外延該怎樣歷史性地給定。

社會的歷史性意味著社會變遷,以及這變遷帶來的日益豐富、復雜的社會生活和社會問題,還有社會結構的不斷調整。一個很明顯的事實是,古代社會、近代社會、現代社會這三種社會形態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模式、道德基礎和社會生活的日常表現,都是存在巨大差異的,社會生活、社會風尚、倫理道德、社會問題也自然存在連續性基礎上的變異。以社會問題為例,自啟蒙運動和工業革命以來,隨著思想的復雜化、價值觀的融匯、碰撞和諸如環境污染、流動性加劇等物質存在形態的變遷,以及因體制問題而產生的諸如身份認同,因財富分配、權力格局而導致的階層分化、利益沖突等,都是近代以來特別是現代社會的人們面臨的遠比古代更為復雜和豐富得多的問題。這樣多的問題,其實都是社會歷史性的產物。如果忽視歷史性,當然也就無法理解社會變遷的意義及其具體內容。

實際上,在韋伯的“社會”和“共同體”概念中,已經內在地包含了社會的歷史性概念。因為韋伯對現代社會的論述,是以“理性化”為基礎的,包含對傳統社會的“去魅”和對現代社會的科層制管理等內容,這必然是要在體認到社會的巨大變遷的基礎上才能展開論述的。而所謂“共同體”的觀念,如果不是認識到社會變遷導致的嚴重的認同問題,也是無法進行闡述的。社會的歷史性概念也內在地包含在吉登斯的“社會系統”或“社會的多重復合系統”概念之中。吉登斯的社會系統是一個結構性概念,它具有能動性和權力意志的特征。社會系統的結構性無法永遠穩固不變。它必然處在不斷的變化、調整、重組之中,否則便無法發揮其能動性和權力功能。社會系統因之亦成為一個歷史性的概念,可以概括自遠古至今的各種社會形態。

社會生活的日趨豐富、復雜導致了社會分工的產生,而社會分工又進一步加劇了這種豐富性和復雜性。大眾媒介是社會分工的結果,同時又因其工作的特殊性(生產社會圖景)而對這些豐富性和復雜性作出了獨有的貢獻。當社會生活、社會問題相對處于一個較為簡單化的狀態,而大眾媒介又還處在初級階段,其內部分工尚未完全明確、成熟之時,將“社會”或“社會系統”整體納入“社會新聞”的報道對象之中,至少在理論上是可行的。比如在工業化尚未大規模開展的社會中,有關公共衛生、環境治理的社會問題還未形成尖銳的沖突和公共關注的焦點,那么這些問題就難以形成大眾媒體的環境報道議題,規模化的專業環境新聞報道亦不能形成氣候,此時將其納入社會新聞的范疇,自是順理成章之事。而當社會生活的面相十分豐富,尤其是全球化、工業化社會已經成型,理性化、科層制管理大行其道,社會系統變得異常復雜,而大眾媒介亦高度發達之今時,新聞生產的專業化已不只是外部社會發展的必需,也是媒體內部分工協作之必要。比如以前將環境污染、環境治理納入社會新聞的范疇,在一定的歷史時期有其合理性,但當環境新聞報道產生并蓬勃發展之后,再將其作為社會新聞的報道內容,則顯然不合時宜了。其他如健康類、法制類、教育類等方面的新聞,均可作如是觀。

基于“社會”概念的歷史性和大眾媒介的發展及新聞生產的特征,同時考慮到“概念”的內涵和外延的一致性,筆者認為,社會新聞的定義已不宜擴張其內涵和外延。社會生活誠然日益豐富而復雜,但同時新聞生產的專業化程度亦越來越高,很多社會問題都已然有相對應的專業新聞報道負責,如環境新聞、法制新聞、教育新聞、災難新聞等,社會新聞大可卸去“身上”的重負,聚焦社會某一層面,凸顯其特異的專業化品質。基于這些考慮,筆者嘗試給出社會新聞的定義如下:

社會新聞就是以變遷社會中人與人的關系、能夠體現較為明確的共同體觀念的社會事實、具有一定的倫理道德指向以及品味純正、輕松有趣的人際、非人際社會現象等內容為報道對象的新聞。它主要以人際和非人際倫理道德觀為基礎,以具有民間性、內向性的私領域對象為專業報道范圍。

實際上,社會新聞就是透過人際或非人際社會現象來指涉一定的倫理觀、道德觀的新聞,它的主要功用,就是幫助重現、再塑共同體觀念,夯實認同基礎,從倫理、道德層面,推進社會的穩固。理解社會新聞的這個基本概念及其功用,對如何分辨社會新聞、怎樣采寫社會新聞,就有一個大致的把握了。而對其報道范圍之討論,也因概念內涵的明確而變得較為容易。

比如,靖鳴將社會新聞原生態的信息狀態(也就是社會新聞的信源)劃分出10種類型,分別是:(1)道德張揚和缺失類;(2)倫理的張揚與畸變類;(3)涉案悔過類;(4)生活娛樂類;(5)災禍類;(6)風土人情、社會變遷、奇聞軼事類;(7)生老病死、醫療保健類;(8)名人、偉人軼事類;(9)色情、怪異、血殘兇殺類;(10)社會問題類(專指異常群體類、弱勢群體類和越軌群體類的社會新聞三類)。[17]根據社會概念的歷史性含義和新聞生產的專業化分工,社會新聞的倫理化、道德化特征來看,上述10種分類即社會新聞的報道范圍至少有4類可以“劃撥”給其他專業新聞,如涉案悔過類可劃入法制新聞,生活娛樂類可分別劃給經濟新聞、娛樂新聞,災禍類可劃為災難新聞,生老病死、醫療保健則可歸入醫療衛生新聞或健康傳播等。

而在戈公振先生提供的一份早期的新聞分類表中,社會新聞的報道范圍則更顯混亂,它包括:(1)窮困,指窮困自殺、餓死;(2)游藝,指運動、球戲、賽馬、賽槍;(3)土匪,指攻城奪地綁票劫人之土匪;(4)集會,指開會歡迎、歡送、追悼;(5)訴訟,指民事及刑事;(6)慈善,指施粥、施衣、施棺。[18]這張清單中的“游藝”可納入體育新聞、“訴訟”可納入法制新聞、“集會”則可歸并到會議新聞或時政新聞中去。有意思的是,這份分類表還單列了一類“罪惡新聞”,都與倫理道德有關,倒是可以不折不扣地歸類為社會新聞:(1)殺傷指傷人、殺人、暗殺;(2)偷騙指偷、拐、騙;(3)槍殺指盜劫行為;(4)煙賭指種煙、煙稅、私吃、聚賭。[18](174)當然,在當時新聞生產的專業意識還不明朗的情況下,似乎不宜苛責新聞分類的精細與否。實際上,能夠對五花八門的新聞信息進行一個粗淺的分類,已經預示了此后直至今天專業新聞的科學發展和繁盛局面。而前輩們的開啟之功,則當永銘在新聞史冊上。

另外,在討論社會新聞報道范圍的時候,還需與民生新聞進行一番區分。民生新聞是近年來發展較快的一類新聞,它與社會新聞既相區別又有聯系。[19]總的看來,民生新聞秉承公共新聞理念,強調平民身份,體現公共服務,更多關注的是民眾的公共福利存在形態和外在的生存狀態、生活質量問題,如買票難、上學難、房屋滲水等事關存在權利的一些問題,其外向性特征較為明顯。但社會新聞則更多關注內生性的倫理、道德問題,注重的是精神、心理層面的認同、價值觀再現與重建等較為“超越”的問題。因此,從其關注的落腳點不同,我們還是可以比較方便地識辨社會新聞與民生新聞的。比如有一則題為《防盜最好選用超B級鎖》的消息,就是一篇典型的民生新聞。這篇報道主要涉及“防盜”這樣一個公共安全問題,其倫理、道德層面的意義幾乎闕如,因此只能算作民生新聞。而在《農民安置小區有個“最美發姐”兩天義務為60多名老人和小孩理發》這篇報道中,情況就不一樣了。這篇報道的新聞事實是:賀國輝元旦節免費為老人和小孩理發。但記者采寫這篇新聞的動機和報道傳播的效果,早已遠遠超出新聞事實本身,而上升為一種對熱心公益、關愛老幼、無私奉獻精神的褒揚,本質上是對共同體價值觀的再現與確認,有利于共同體的認同建構,因此屬于社會新聞范疇。

綜合而言,“社會”概念的歷史性特征和新聞生產日益細密的專業化趨勢是導致社會新聞的再定義及厘清報道范圍的重要推手。在將環境、法制、衛生與健康、教育、科技、民生等類別內容劃撥給其他專業新聞之后,社會新聞的專業領域便顯得單純而具體多了。單純而具體的報道對象容易凸顯社會新聞的特質,而不再是撿到籃里便是菜,雖然看起來豐富駁雜,“大氣磅礴”,但實際上因多而雜,因雜而亂,因亂而無序,無法體現本文開頭所論“社會新聞”表達“恒久價值觀”、發現新“社會”、重構“共同體”意識的功能,也不能很好地通過“想象性”的作用方式來發揮這些功能,這樣,社會新聞就會失去其作為專業新聞的品格與特色,實不可取。

[1]辭海編輯委員會.辭海(下)[Z].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4488.

[2][德]馬克斯·韋伯.社會學的基本概念[M].胡景北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65.

[3][英]安東尼·吉登斯.社會的構成——結構化理論大綱[M].李康,李福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8:265.

[4][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M].吳睿人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4-7.

[5][美]沃爾特·李普曼.公眾輿論[M].閻克文,江紅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21-22.

[6][美]赫伯特·甘斯(Herbert J.Gans).什么在決定新聞[M].石琳,李紅濤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51.

[7]張靜廬.中國的新聞記者與新聞紙[A].民國叢書第三編(第41冊)[M].上海:上海書屋影印,1989:61-62.

[8]趙超構.關于社會新聞的一些意見[J].新聞領域,1957(5):18-19.

[9]徐鑄成.報海舊聞[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243.

[10]甘惜分.新聞學大辭典[Z].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1:3.

[11]余家容等.新聞學詞典[Z].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119.

[12]夏鼎銘.社會新聞的定義、特點及其曲折歷程——社會新聞探討之一[J].新聞知識,1989(5):24-26.

[13]成鴻昌,趙娟萍.談談社會新聞[M].北京:新華出版社,1998:5.

[14]程道才.專業新聞寫作概論[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2:269-270.

[15]顧理平.社會新聞采寫藝術[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2:12.

[16]中國百科大辭典編委會.中國百科大辭典(七)[Z].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5:63.

[17]靖鳴.試析社會新聞的類型[J].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2):90-92.

[18]戈公振.中國報學史[M].長沙:岳麓書社,2011:174.

[19]毛俊連.民生新聞與社會新聞的聯系與區別[J].今日南國,2009(1):115-118.

[責任編輯:詹小路]

唐克龍,男,副教授,文學博士。(湖南大學 新聞傳播與影視藝術學院,湖南 長沙,410082)

G210

A

1008-6552(2016)06-0006-07

猜你喜歡
社會定義
永遠不要用“起點”定義自己
海峽姐妹(2020年9期)2021-01-04 01:35:44
定義“風格”
我國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研究綜述
大經貿(2016年9期)2016-11-16 16:26:40
民法公平原則的倫理分析
法制博覽(2016年11期)2016-11-14 10:15:41
縱向社會的人際關系
河北省社會體育指導員培養與管理的實證研究
體育時空(2016年8期)2016-10-25 20:41:55
高校圖書館面向社會開放問題研究
淺談如何開展“平安社會”建設
企業導報(2016年5期)2016-04-05 15:36:41
成功的定義
山東青年(2016年1期)2016-02-28 14:25:25
修辭學的重大定義
當代修辭學(2014年3期)2014-01-21 02:30:44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国一级特黄大片在线观看| 好久久免费视频高清| 人妻91无码色偷偷色噜噜噜|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日本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粗大猛烈进出高潮视频无码| 国产小视频网站| 毛片国产精品完整版| 日韩成人在线一区二区| 国产制服丝袜91在线| 欧美在线一二区| 国产午夜一级淫片| 国产精品护士| 97精品久久久大香线焦| 久久国产精品波多野结衣| 国产精品手机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a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大片喷水在线在线视频| 欧美三级日韩三级| 丰满人妻被猛烈进入无码| 日韩欧美国产精品| 丝袜美女被出水视频一区| 在线精品自拍| 在线永久免费观看的毛片| 亚洲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99在线视频免费|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 国产精品欧美日本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式| aaa国产一级毛片| 手机在线看片不卡中文字幕| 久久综合成人| 国产精品妖精视频| 欧美精品v欧洲精品| 青草精品视频| 久久久成年黄色视频| 在线欧美a| 日韩在线第三页| 婷婷开心中文字幕| 欧美福利在线| 青青草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毛片| 欧美激情福利| a欧美在线| 国产精品jizz在线观看软件| 国产精品yjizz视频网一二区| 制服无码网站| 99精品免费欧美成人小视频| 成人第一页| 成人在线观看不卡| 久久久久九九精品影院 |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z| 毛片一级在线| 久草美女视频| a在线亚洲男人的天堂试看| 国产亚洲欧美日本一二三本道| 91青青视频| 亚洲第一成年网| 就去色综合| 免费无码在线观看| 天天色天天综合网| 天天综合色网| 欧美成人午夜视频免看| 国产精品三级专区| 午夜福利在线观看入口| 亚洲人成在线精品| 亚洲天堂久久久| 国产亚洲精品va在线| 国产男女XX00免费观看| 亚洲欧美色中文字幕| 91青青草视频在线观看的| 国产微拍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一区二区无码视频| 国产九九精品视频| 性色一区| 国产微拍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伊人福利视频| 日本国产一区在线观看| 亚洲全网成人资源在线观看| 香蕉久久永久视频| 久久国产香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