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揚
(沈陽師范大學音樂學院,遼寧 沈陽 110034)
?
莫扎特五首小提琴協奏曲的風格特點研究
李 揚
(沈陽師范大學音樂學院,遼寧 沈陽 110034)
摘 要:莫扎特是古典音樂時期的重要代表人之一,其音樂體裁涉獵廣泛,其代表音樂也被人們所熟知,是杰出的音樂家之一。
關鍵詞:小提琴協奏曲;曲式;風格
莫扎特1771年8月~9月、1772年10月~1773年3月這兩次意大利之行,與1774年9月~9月維也納之行,還有1774年9月~1775年3月的慕尼黑之行,都奠定了他風格的多樣化。從他的5部小提琴協奏曲中,可以總結出莫扎特小提琴協奏曲的基本結構:1、風格基調都為明朗、歡快。2、協奏曲結構大部分由三個樂章組成。3、第一樂章是雙呈示部的奏鳴曲式結構;樂隊先奏出第一呈示部,接著引出獨奏樂器與樂隊一同奏出第二呈示部。4、慢板樂章一般為第二樂章,并采用三部曲的曲式結構?;匦鸀榈谌龢氛?。5、常加以華彩樂段作為獨奏樂器的炫技。莫扎特在一年內共創作了5首小提琴協奏曲,除了第一首之外,其它4首小提琴協奏曲的末樂章都用回旋曲式寫成。
莫扎特的音樂被后人譽為“含著眼淚的微笑”——代表了崇高的歡樂精神,是維也納古典主義音樂藝術中的美麗瑰寶。莫扎特將古典音樂中的優美、簡潔、技法嚴謹、結構平衡等特征,譜成這五首小提琴協奏曲,形成了獨特的風格,其中以第三、第四、第五小提琴協奏曲最為著名。筆者對莫扎特小提琴協奏風格的理解分為四個部分來講解:1、倚音的運用與演奏,2、明朗、單純的形象,3、“軍隊”風格的確立,4、“土耳其”風格的確立,5、作品中的創新。
早期的古典音樂中非常注重裝飾音的應用,在裝飾音的修飾和點綴之下,作品的旋律以及作品的藝術效果也會由此而轉變,整部作品更加富麗堂皇、優美典雅,而這也是莫扎特小提琴作品中應用裝飾音的重要原因。在許多莫扎特的著名曲目當中,都能夠較為輕易地捕捉到這些裝飾音,其中有倚音,也有顫音,這些裝飾音的協調運用,使莫扎特小提琴作品達到了更為優美的藝術意境。
(一)倚音的運用與演奏
莫扎特小提琴協奏曲中的倚音有別于其他小提琴作品,其倚音是要占用時值的,不能按照正常的倚音進行演奏,不能夠一帶而過,而是要占用十六分音符或者八分音符的時值進行演奏。
(二)明朗、單純的形象
莫扎特的音樂簡潔、純凈,沒有雜質,彰顯了莫扎特純真的音樂風格。
1.調式。這五首小提琴協奏曲第一樂章從調式上來看都為明朗、活潑的大調式。以《G大調第三小提琴協奏曲》為例,整首樂曲多采用歡快的旋律線條。第一樂章,快板(Allegro),G大調,拍子是規整并整齊的四分之四拍子。一開始由整個樂隊奏出G大調主和弦,奏響明亮的主題,展開了第一個呈示,并收攏性完全終止。到了第三樂章是回旋曲,快板,同樣是G大調,獨奏小提琴與樂隊展開歡快的“你一問,我一答”的對話形式,猶如小孩子般地進行嬉戲似的對話,將莫扎特的童真與天真無邪表現得淋漓盡致。
2.切分。《降B大調第一小提琴協奏曲》第一樂章,降B大調,四分之四拍子。樂曲首先由管弦樂隊帶出第一主題,利用切分,與降B大調主和弦營造出干凈、明朗的音響效果。
莫扎特音樂的節奏也是有別于別的樂曲的。連續切分節奏是莫扎特在交響樂隊伴奏中經常出現的一種伴奏音型,這種伴奏音型可以時而緊張,時而歡快,時而緊促,時而嚴謹。在高音聲部演奏連續切分的同時,穩定的十六分音型出現在低音聲部作為“綠葉”,使得高聲部可以更好的掌握節拍。
(三)“軍隊”風格的確立
《D大調第四小提琴協奏曲》的第一樂章,快板(Allegro),D大調,四分之四拍子。呈示部主部主題是D大調主音像古羅馬時期的號角般地多次重復,其后面連接的分解和弦更是像小軍鼓一般堅定的演奏,運用簡潔的四分與八分音符像開門見山般將主題推出,主調D大調的大三和弦也賦予了作品輝煌明亮的音樂色彩。主題的再一次出現時獨奏小提琴在高音區演奏的。值得一提的是,當樂曲進行到再現部的時候卻并沒有出現主題旋律,這是莫扎特獨具創新之處。因其第一樂章有著軍隊節奏的風格,也被人們命名為“軍隊”。
(四)“土耳其”風格
《A大調第五小提琴協奏曲》在第三樂章中加入了有著土耳其風格的民間音樂,“土耳其協奏曲”這個名稱就是這么來的。
第三樂章是回旋奏鳴曲式,A大調,四分之三拍,Tempdiminue -tto(小步舞速度)。獨奏小提琴奏出優雅、帶著律動的具有典型維也納風格的主題,接著樂隊進入,并將主題重復演奏一遍,構副出一幅18世紀宮廷舞蹈的景象,附點八分音符形象的勾勒出舞者的美態,細膩并栩栩如生。
莫扎特確立了18世紀古典主義協奏曲的結構原則,在協奏曲的創作上,莫扎特對這種體裁形式的確立和完善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莫扎特繼承了維瓦爾第“快-慢-快”的協奏曲形式,他在實踐的基礎上確立了古典協奏曲的結構原則:1、風格基調都為明朗、歡快。2、協奏曲結構大部分由三個樂章組成。3、第一樂章是雙呈示部的奏鳴曲式結構;樂隊先奏出第一呈示部,接著引出獨奏樂器與樂隊一同奏出第二呈示部。4、慢板樂章一般為第二樂章,并采用三部曲的曲式結構。回旋曲為第三樂章。5、常加以華彩樂段作為獨奏樂器的炫技。莫扎特在一年內共創作了5首小提琴協奏曲,除了第一首之外,其它4首小提琴協奏曲的末樂章都用回旋曲式寫成。
莫扎特短短的一生寫出作品無數,而小提琴協奏曲卻為數不多,其實莫扎特最早學習的也是小提琴,但是在為數不多的作品中去揣摩莫扎特的創作意圖實屬不易,希望通過本文使讀者更加了解莫扎特的小提琴作品。
(指導教師:邢藝)
[參考文獻]
[1] 解敏.論莫扎特小提琴作品的演奏特色[J].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1996,01.
[2] 涂茹.談莫扎特小提琴協奏曲[J].東方藝術,2011,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