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祎飛(遼寧兒童藝術劇院,遼寧 沈陽 110031)
?
論兒童話劇表演人物塑造原則
孫祎飛
(遼寧兒童藝術劇院,遼寧沈陽110031)
【摘要】兒童話劇是以少年兒童為主要觀眾的話劇類型。由于觀眾群體具有特定的特點,因此在兒童話劇表演過程中,人物的塑造需要遵循若干的原則,確保達到藝術效果,并滿足少年兒童的欣賞習慣和特點。本文根據兒童話劇的主要特點,對表演過程中人物塑造的若干原則進行了探討和思考。
【關鍵詞】兒童話劇;表演;人物塑造
兒童話劇是指以少年兒童為主要觀眾的話劇類型。由于觀眾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特點,與其他話劇類型相比,兒童話劇在表演內容、表演方式以及人物塑造方式等均有區別。兒童話劇是少年兒童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具有強大的教育作用及功能,因此,在兒童話劇表演過程中提高人物塑造水平,對確保兒童話劇的藝術效果、實現教育功能等均有重要的作用。
當前,國內很多兒童話劇劇目在表演過程中,在人物塑造方面集中存在著許多問題和不足之處,嚴重影響到兒童話劇的藝術效果。究其原因,正是由于劇目創作者和演員對于兒童話劇的本質規律和特點研究不夠深入而導致的。
(一)趣味性
趣味性是兒童話劇的最主要特點。由于兒童話劇的觀眾對象都是少年兒童,他們的理解認知能力還沒有完全建立,難以對較為復雜的劇情進行系統深入的認識和理解,也難以長時間集中注意力。他們只有對自身較為感興趣的事物才會傾注更多的注意力。因此,如果兒童話劇沒有趣味性,少年兒童便很難對劇目中的具體內容產生興趣,也不會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去欣賞演員的舞臺表演,自然也就難以達到藝術效果。
筆者認為,兒童話劇的趣味性是多方面的,既指話劇劇目和創作題材要有一定的趣味性,符合少年兒童的審美需要和特點,又包括演員的服裝、道具、造型和人物塑造方式等方面要帶有趣味性,能夠迅速吸引少年兒童,將他們的注意力帶入到劇情和演員舞臺表演之中。
(二)教育性
兒童話劇不僅僅要為少年兒童提供娛樂,更重要的是要實現寓教于樂的功能,也就是要蘊含教育意義。兒童話劇中的教育意義不同于一般課堂上的說教,而是要通過啟發少年兒童的思維來實現的,屬于“潤物細無聲”式的教育,教育效果也更加穩固。
當然,兒童話劇的教育意義能否實現,是與其藝術效果的實現程度密切相關的。如果不能達到應有的藝術效果,充分實現藝術感染力,讓少年兒童觀眾獲得心靈的共鳴,教育效果和作用就很難得到實現。
(三)貼近性
貼近性是兒童話劇的另一個主要的藝術特點,是指話劇的題材、內容、表演形式均要貼近少年兒童的理解能力和現實生活。雖然一些兒童話劇劇目屬于科幻題材,但是依然沒有從根本上擺脫貼近少年兒童的本質性規律。此外,在兒童話劇表演的過程中,演員所運用的語言、動作、神態等等都要貼近少年兒童的年齡特點,讓他們感受到親切和自然,從而提高劇目的藝術感染力。
在兒童話劇表演過程中,人物塑造主要具有下列幾方面重要的功能和作用:
(一)推進情節發展
在兒童話劇表演過程中,無論是現實世界中的人物,還是科幻或者卡通世界中的人物,其主要作用都是推動劇情的發展。通過人物之間的對話、矛盾和沖突展現劇情發展脈絡,推動劇情實現發展。換言之,兒童話劇中的主要情節,正是由一個個劇中人物及其之間的關系串聯而成的。
(二)實現藝術效果
在兒童話劇表演過程中,趣味性和教育性等特點都需要通過人物塑造加以實現。在很多優秀的兒童話劇中,演員的服裝和造型非常可愛,深受兒童觀眾的喜愛,在舞臺表演過程中,當這些演員一出場,就贏得了兒童觀眾的掌聲和笑聲,這就達到了預期的藝術效果。
(三)實現啟發和教育功能
兒童時期的模仿能力較強,很多少年兒童在觀看兒童話劇以后,會自覺或者不自覺地模仿劇中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等等。因此,在兒童話劇表演的過程中,人物塑造就顯得十分重要。當然,人物塑造不僅僅包括人物的外部造型,還包括性格特點、言語動作等一系列內涵,是對人物全方位和深層次地展示。通過有效地塑造人物,兒童話劇將能夠確保實現教育啟發功能。
(一)程式化現象
程式化現象是現階段國內兒童話劇表演過程中人物塑造存在的一個普遍而突出性的問題。很多藝術團體在兒童話劇人物塑造的過程中千人一面、千篇一律,人物之間很難體現出顯著的區別,對于藝術效果的實現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二)成人化現象
當前,還有部分藝術團體在兒童話劇人物塑造的過程中存在著成人化的現象,過多地采取其他話劇人物塑造的方式來刻畫人物,忽視了兒童話劇的規律和特點,造成了人物塑造的失敗。
(三)陳舊化現象
人物塑造的陳舊化是現階段另一個較為突出的問題。部分藝術團體長期沒有進行創新,依然延續著多年前的人物塑造方式,沒有根據當今少年兒童的審美習慣的特點重新設計人物塑造方案,自然影響到人物塑造的效果。
筆者認為,現階段兒童話劇人物塑造應當遵循如下原則:一是趣味性原則,堅持人物造型和表演趣味性的標準,將兒童話劇中的人物塑造成為少年兒童喜聞樂見和樂于接受的人物形象。二是貼近性原則,即要根據劇目劇情的實際需要以及當代少年兒童的審美標準設計相應的人物塑造方案,確保人物塑造符合表演需要及兒童審美需求。三是現代化原則,更多地采用現代話劇舞臺人物形象塑造的方式和方法,全面提高人物塑造設計水平,拓展少年兒童的審美視野,讓更多的少年兒童在欣賞話劇表演的過程中,實現理解和認知能力的有效提升,達到寓教于樂的根本目標。
參考文獻
[1]苗海波.淺析兒童劇與話劇人物塑造的差異性.青春歲月,2014 (8).
作者簡介:孫祎飛,遼寧兒童藝術劇院,戲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