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智宇
南京森林警察學院,江蘇 南京 210000
?
論公安行政執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
田智宇
南京森林警察學院,江蘇南京210000
摘要:公安機關在維護社會秩序和行使社會治安管理權力的時候往往會涉及到各個方面,但是現階段我國公安行政執法的過程還存在很多的問題。本文主要從公安行政執法的概念和范圍入手,并詳細介紹了目前行政執法過程中的問題,針對其具體原因的探討,對目前我國公安行政執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對策。
關鍵詞:公安機關;行政執法;解決對策
我國的基本國策是依法治國,目前我國的公安機關在依法行政的管理過程中雖然已經有法可依,但是做到執法必嚴、違法必究還有相當漫長的路。所謂的公安行政執法是在公安機關依法在行政管理方面對人民和其他組織進行制約和監督,然而很多地區依然存在不公平、不嚴謹的的執法現象[1],這些依法治國道路上的絆腳石必須進行相關的處理,將行政執法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探究,尋找具體解決辦法,將行政執法做到公平公正,一方面可以提高公安機關的工作水平,另一方面也可以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
一、公安行政執法的概念、性質及范圍
(一)公安行政執法的概念
公安行政執法,是指公安機關或者人民警察在相關適用于公安方面的法律允許以內,按照其規定的權力和程序,對社會公民、法人代表以及其他形式的組織機構進行依法監督,這種履行義務的方式是公安機關行政執法的重要形式,也是公安機關的工作職能之一[2]。
(二)公安行政執法的性質
公安機關的工作特殊性決定了其和另外國家機關不同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公安行政執法的強制性。公安機關作為國家行政部門中擁有武裝器械的部門,在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性質中為治安行政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人民警察對人民的人身、財產享有強制性。作為依法治國強有力的盾牌,公安機關的行政執法在一定程度上有著強有力的制約性。
第二,公安行政執法方式的多樣化。因為公安機關的特殊性決定了和其他國家機關執法手段的差距,在公安行政執法過程中,會出現各種不同和意想不到的問題,所以執法手段也會相應的靈活。針對治安行政觸犯較輕的進行拘留,情節較為嚴重的就需要收容教育和強制性限制人身自由等手段。
第三,公安行政執法范圍廣泛。公安行政執法涉及到了社會的各個方面,覆蓋了民眾、組織、家庭和國家等各個層次,是活動范圍最為廣泛的。
(三)公安行政執法的范圍
我國的公安行政執法范圍主要包括:
第一,公安行政管理。公安機關依法對社會事務在法定的工作和程序過程中,對治安、人民戶口、進出入境、消防和道路進行有效的管理。
第二,公安行政處罰。公安機關人員或者人民警察有對不遵守公安行政管理中制度規則的公民、組織或者法人代表進行處罰制裁的權力。我國現在關于公安行政的法律法規的警告、罰款、強制性處理等處罰內容是公安機關行政處罰的主要表現[3]。
第三,公安行政強制措施。公安機關或者人民警察在行政執法的過程中,在法定的范圍內可以采取強制手段進行公安行政執法的權力和義務的履行。其中限制人身自由的勞動教養、強制收容、強制約束等措施,限制財產的查封和凍結財產等手段都是公安強制行政執法的行為。
第四,公安行政強制執法。對于不配合、不履行公安機關已經做出的合法行政制裁決定的,公安機關或者人民警察可以使用強制性的措施對其進行制裁,其中有強制性拘留、強制性扣除或者遣送處境等方式。
二、公安行政執法權行使中存在的問題
公安行政執法是我國行政執法的重要方式,各級公安機關或者人民警察在行使權力的過程中往往會出現強制性和權威性的手段履行職責。但是作為國家行政管理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相關的行政執法規則制度需要站在民眾的角度上制定,實際的行政執法工作時,國家法律規定和現實還是存在著諸多問題的,導致公安機關的職能不能正常發揮。
(一)濫用職權
公安機關在維護社會治安的過程中,有時候會有超越法律范圍或者不符合法律規定的行為出現導致了職權的濫用。主要體現在因為不符合法律規定而導致的辦案結果不正確;出發目的不單純導致的與社會大眾利益相違背;或者執法辦案程序的不合理導致的延遲等方面,這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影響了公民的合法權益[4]。
(二)執法不合理,越權行使權力。
在執法辦案的過程中,公安機關或者人民警察往往會因為對案件的不了解造成了對案件的不合理處理,對待違法行為的認定沒有正確的把握,導致不公平問題出現。甚至部分公安機關或者人民警察使用了自身不具備的行政執法權力,比如公安機關的或者人民警察行使判定權都屬于越權的范圍,嚴重阻礙了行政執法的公信力。
(三)違反法定程序
程序不合理甚至違法的是公安機關或者人民警察在行政執法過程中的重點問題。部分執法人員的思想較為偏激認為自己的權力很大,很多時候會出現為人情辦案、為關系辦案導致了執法的隨意和執法的不嚴謹,所以說這些執法人員根本不了解案件適用的法律法規,在公安管理過程中不能遵循正確的法定方式和程序,常常出現違法步驟。
(四)執法依據不夠真實
在公安行政執法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案件事實不清楚或者不能定性的問題,這些案件往往不是錯綜復雜,只是會隨著外界環境的變化引起變動,比如,在打架斗毆時,對于案件的處理需要通過對傷者的傷勢鑒定來處罰,但是有時醫生不能很容易的鑒定,這時案件就會延遲處理。
三、公安行政執法權行使中存在問題的對策
上述文章中提到的關于公安機關或者人民警察在行政執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一方面需要執法人員從自身方面克服困難,另一方面需要社會對其監督制約,二者共同努力。政府部門需要在宏觀上加大執法監督力度,完善法律法規,不斷提高國際執法人員的素質,全面實現依法治國,針對這些方面,總結以下幾方面方法:
(一)完善公安行政立法制度
社會制度和社會管理的現代化程度標志是制約執法人員的法律和科學程度。我國應該根據法律的原則和宗旨對公安部門的法制進行統一控制,對于立法的程序也需要有嚴格的監督和規范,將各種相關法律進行合適的設立[5]。目前我國還處于法律法規和社會環境問題不對等的時代,所以需要加快立法的速度,對執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全面規范,爭取在短時間內改善由于法律空白而導致的執法混亂。另外,對待不再適應現在社會執法環境的部分傳統法律法規,應該及時的盡心清理和消除,保證行政執法的時效性和威懾力。
(二)提高執法人員的自身素質,提高執法水平
公安機關或者人民警察等執法人員自身素質的提高能夠有效的避免執法權力的濫用。公安機關或者人民警察的強制性的特點讓其在社會上有很重要的影響,所以提升執法人員的法制觀念和自身素質是提高執法水平的關鍵。執法人員正確的、合理的法制觀念有利于正確開展警務工作,依法執行任務;反之則不同。所以執法人員必須加強對法律法規的熟練程度,掌握更多的科學知識,在執法過程中提升自己和執法水平,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的良好狀態。
(三)建立完善的監督體系
我國目前公安機關的監督體系不夠完善導致公安行政執法不能正確有效的進行。雖然很多的制度已經開始運行著,但是對于行政執法過程的有效監督卻沒有真正建立。公安機關的行政執法監督不僅僅在執法的開始和結束,需要始終伴隨執法過程,在工作開始前進行監督梳理,過程中強化監督力度,事后檢查監督結果。行政執法的全程監督不僅可以確保權利的合法行使,而且有效地提升了公安機關的社會形象,也向社會保障了自身的執法透明。
四、結語
綜上所述,公安行政執法是依法治國的重要步驟,在實際過程中積累了經驗也發現了問題,因此為了切實有效的加快公安行政執法過程的正確運行,需要國家和社會以及執法人員的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楊祝增,杜加廷.行政許可法與公交行政管理山東警察[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2.
[2]江軼.公安行政許可的幾個基本理論問題[J].湖北警官學院學報,2004,17(3).
[3]楊下海,張盛國.公安行政法教程[M].北京:群眾出版社,2014.
[4]邢捷.中國法制史[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
[5]陸家遜.公安機關辦案程序規范[M].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14.
中圖分類號:D92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6)15-0180-03
作者簡介:田智宇(1993-),男,湖南湘西人,南京森林警察學院,本科,研究方向:偵查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