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重塑慣例:媒介化時間對新媒體社會的建構

2016-02-04 02:23:00張夢晗
未來傳播 2016年1期
關鍵詞:新媒體

張夢晗

?

重塑慣例:媒介化時間對新媒體社會的建構

張夢晗

摘要:時間具有規定社會內部狀態關系的作用,在不同的社會形態中,時間以不同的樣態表征和限定人們的現實生活。在新媒體社會,時間脫離了空間的限制,脫離了度量工具的單一身份,成為與媒介存在相關的重要概念。本研究聚焦媒介時間的第一個面向——媒介化時間,重點討論媒介是如何定時并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的。通過對媒介化時間在新媒體社會參與方式的考察,總結出媒介定時的四種方式:圍繞某一節目展開的定時、圍繞節目單展開的定時、圍繞媒介使用行為展開的定時、圍繞媒介事件展開的定時。這些定時恰恰反映了在不斷被媒介強化的新媒體社會中,產業和受眾都在利用電子媒介生產新的時空意義。同時,媒介化時間在與新媒體社會的互動過程中表現出以下特征:時間密度增加、時段間隙消弭、時間顯示方式轉變、不同級層的時間片段增加、多元化時間接替大一統時間。研究認為,媒介化時間作為加速社會組織存在的一種結構形式,正在逐步代替或補充線性的、不可逆的、被度量的時間形式。它依特定的時間而生,與現代媒介相伴,啟發我們從時間的角度理解新媒體及其所在的現實社會。

關鍵詞:媒介化時間;新媒體;社會建構;慣例;媒介定時

一、新的時間形態:新媒體社會與媒介化時間

時間具有規定社會內部狀態關系的作用,而采用何種方式來描述時間序列,不過是人類的選擇和想象而已。在每一種社會形態之中,時間都以不同的樣態表征和限定人們的現實生活。

農業社會,人類根據自然現象和生產需要表達時間,草木枯榮、鳥獸遷徙、魚汛花期、星辰斗轉都成為重要的時間標度。自然時間講求與環境相協調,東西方社會都強調 “時機”的重要性。孟子曰:“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尚書·堯典》曰:“歷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時”;《圣經》上說:“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物都有定時。” 由此可見,自然時間反映出一種經驗性的、樸素直觀的時間度量觀念。

然而,媒介時間的到來,吞并了地方性的時區劃分和地區界限。在新媒體社會,時間脫離了空間的限制,脫離了度量工具的單一身份,成為與媒介存在相關的重要概念。媒介時間可以從媒介化時間(the mediated time)和時間化媒介(the time based media)兩個方面來解讀。一方面,媒介化時間正在加緊對現實社會的分割與重構,那些逃避或否認這一趨勢的言行,必將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攻自破。另一方面,時間化媒介正掀起一股“時空信息流”,這種圍繞特定時空關系運轉或者與某一特定時空相關的信息匯集方式,能夠為新媒體社會下的媒介運作和管理提供新思路。

本文聚焦媒介時間的第一個面向——媒介化時間,將重點討論媒介是如何定時并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的。在新媒體社會,媒介化的時間通過各類渠道將視聽型時間客體傳播給受眾,這些媒體活動形成了一種新的社會時間和一類新的時程區劃。“電視的到來將地方性的時程區劃和方位區劃,融合到媒體節目表之中。與此同時,通過媒體節目表,電視對觀眾進行了分割,以觀眾群體為首要目標,并為此而制定了節目時段和各類節目、確立了節目的規格。”[1]當然,多數情況下,媒介本身并不是強制性的,或者說帶有明顯政治意圖地將自身強加在民眾的日常活動中。

在媒介的作用之下,對于時間,人類開始更多地采用與媒介相關的描述方式。“季播節目”、“賀歲電影”、“周末有約”……正如弗雷德里克·詹姆遜所言:“我們的季節具有后自然和后天文的電視或大眾傳媒的多樣性,通過它們的‘民族地理’或‘天氣預報’等頻道的形象的力量看,成功地變成了人為性的:于是它們的大循環——在體育運動、新型轎車、時裝、電視、新學年或開學等諸多方面——為了商業上的便利模仿以前的自然節奏,令人難以察覺地重新發明一些諸如周(星期)、月、年等古老的范疇……”[2]各種媒介時間表與日常秩序之間的既定關系,搭建了一種合理的框架。這一包含時空維度的框架,伴隨著媒體無處不在的滲透,已經與社會組織結構和受眾心理結構相結合。

二、媒介定時:媒介化時間在新媒體社會的參與方式

(一)圍繞某一節目展開的媒介定時

首先,來看圍繞某一節目展開媒介定時的做法。眾所周知,當收音機、電視作為家用電器進入千家萬戶之后,無論是工作日還是休息日,無論是節慶日還是普通工作日,廣播和電視中的各類節目,由專人負責分割的節目時段,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媒體節目表,開始與這些日子形影不離。以中國大陸1958年開播的全民電視新聞節目《新聞聯播》為例,白班時段的工薪階層通常在五點半到六點之間下班,回家燒好晚飯之后正趕上《新聞聯播》播放前后,于是晚飯時光往往是伴隨著各種主流媒體的聲音度過的,而在七點三十五分《天氣預報》結束之后,孩子們就會被催促“到了回房間溫習功課的時候了”。這場圍繞《新聞聯播》展開的晚間活動暫時告一段落。藤竹曉也描述過日本所發生的類似情形:“在日本,所謂‘正時’,是指時鐘長針指向12的時候就進行新聞廣播,這已經形成了所謂的‘新聞習慣’。這表明,從正時開始的某個時刻具有‘新聞時間’的意義。”[3]事實上,某一節目的長期開設自然會培養觀眾的媒介習慣,著迷于季播劇的粉絲們總不會忘記節目的更新日,節目更新的那一天就成為一周七天中與眾不同的一天,近幾年《中國好聲音》、《中國達人秀》、《爸爸去哪兒》、《奔跑吧,兄弟》的開播日和更新日都成為重要的時間節點。再如中國大陸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每天清晨6∶30的《新聞與報紙摘要》,中央電視臺中午12∶00的《新聞30分》、晚間19∶00的《新聞聯播》、夜間21∶45的《晚間新聞報道》,在廣大的受眾群中已成為重要的媒介時間參照標準。這些被媒介緊緊定時的時間可以統稱為媒介化時間。

(二)圍繞節目單展開的媒介定時

其次,來看圍繞節目單的安排進行媒介定時的做法。上世紀90年代,許多中產階級家庭每周都會購買一份當地的《廣播電視報》,在這份報紙上,人們可以清晰地看到未來一周各個頻道的廣播和電視節目安排,它的日常性和必要性正如總是被關注的天氣預報一樣。只有標注好自己喜歡的節目,才能空出相應的時段來準時觀看。以80年代熱播劇《上海灘》為例,當時首播檔的時段選擇在20∶00—23∶30之間,為了配合節目播出的節奏,許多觀眾是提前吃好晚飯、安排好各項生活雜事,守在電視機前等待該節目播放的。如此統一的行為在新媒體社會發生的可能性已經越來越小,但媒介時間對日常生活的安排依舊產生重要的影響。西爾弗斯通(Silverstone)以犀利的目光發現電視對時間的強大建構能力:“電視就是通過它的節目表、節目的體裁和敘述方式來實現某種程度的依賴、安全與依附的能力。電視是一種周期性的現象,它的節目安排遵循一定的消費規則。肥皂劇、天氣預報、新聞,可能所有這些加在一起,就把一年以小時、天數和星期結構起來了。”[4]媒體所設置的節目單為人們超越生活的現實提供了一個有限度的框架。這些節目單讓我們從單調的世俗慣例中抽身出來,進入到一個由節目表與節目組成的神圣慣例中。

房子建到七樓,應該封頂了,可爸爸爬到樓頂上去看了,發現旁邊有條小河,他想啊,這房子要是還蓋兩層,就可以看到河了,在家里青梅煮酒,那才真是人生幾何呢!依然是口頭協議,爸爸在給甲方的主要人物打過招呼后,就開建了。

節目單對人類進行的定時在兒童身上同樣奏效。有研究表明,電視加速了兒童對時間差異的認知過程。例如,每天下午四點到六點之間,常常是兒童所喜愛的電視節目的開播時間,于是,兒童將對這段時間的認識與吃飯、睡覺的時間區分開來。在他們對時間的認知系統中,天黑了要吃飯,放學回家了要看動畫片。另外一個被兒童較早識別的時間日期是周末,周日是觀看《天線寶寶》的時間,周一是要去幼兒園的時間。美國一項關于兒童時間概念的權威研究指出,通常兒童要過了12歲才能掌握時間的概念。這項由著名心理學家皮亞杰進行的研究發現,人類時間概念的形成時間晚于空間概念的形成時間,正常兒童也要到十多歲之后才能逐漸形成。情感、心理、宗教和理性等與人類活動緊密相連的因素都會影響到時間概念的養成。雖然也許這個估計不無保守,但我們不妨反過來思考,人類需要花費如此長的時間才能理解時間概念,這一現象至少說明了兩點。首先,時間作為一種感受和體驗,雖然人盡有之,但用理性而貼切的語言來表達它,對于思維沒有達到一定成熟度的人來說,是困難的。其次,時空作為一種依賴在后天實踐中逐步內化而形成的概念,它既不像物質那樣可觀察,亦不像空間那樣可測量,對于它的認識注定是抽象而多樣的。[5]而媒介恰恰具備這種幫助現代人定時的優勢,特別是在新媒體社會,媒介通過對現實世界的滲透和重組,或影響、或改變我們的時間知覺。

雖然這些熱播節目和節目表的安排同樣迎合了民眾普遍的生活習慣,但總體上來說,由于傳統電子媒介過而不留的特征,受眾受制于媒介傳遞的缺點較為明顯,因而更多情況下是個體行為主動配合媒介定時的時間。到了網絡電子傳播時代,情況有所變化,由于網絡電子傳播突破了空間和時間的局限,達到了一種時空平衡的狀態,媒介時間對日常生活的分割和重構更加分散,也更加隱蔽。媒介時間滲透到生活中每一寸有閑時間,這些或長或短的有閑時間可以是觀看一個搞笑視頻的時長,也可以是欣賞一部微電影的時長;可以是學習一道家常菜的時長,也可以是跟進一則體育新聞的時長。網絡電子傳播媒體用海量可供選擇的內容串聯起所有可能被利用的時間,只要受眾愿意,原本無所事事的排隊等待時間,顛簸煩悶的乘車時間,寂寞空虛的發呆時間,這些有閑時間現在統統可以被媒介時間利用起來。雖然媒介時間對日常生活的分割更加細碎和隱蔽,但傳媒運作的規律和受眾生活規律之間依然保持著相對穩定的聯系。

(三)圍繞媒介使用行為展開的定時

除了上文討論的圍繞某一熱播節目、圍繞節目單展開的媒介定時之外,某項媒介使用行為同樣能夠完成對社會時間的定時。以“搶紅包”這一新生的網絡行為為例,2015年的央視春節晚會與往年最大的不同是加入了“搶紅包”這一流程。本研究對“搶紅包”這一現象的好壞不做評價,重點關注搶紅包是如何重新定時除夕夜的“春晚時間”的,又是怎樣重新建構人們的“春晚時間”的。羊年春晚人們瘋狂“搖紅包”的普遍現象,從本研究的討論范疇來看,至少說明了兩個問題:

第一,媒介時間具備定時現實生活的能力,它改變了傳統的媒介消費習慣,這種影響力甚至延伸至繁忙的節慶安排之中。除夕夜的許多舉動可以根據“搖紅包”的時間表來進行。年三十20∶00整,微信的第一波“紅包雨”伴隨著央視春晚的直播開始,毋庸置疑,這個時間點是為了將觀眾的注意力聚集到春晚節目現場,第二波“紅包雨”是在22∶30分,單個紅包最大金額為4999元。我們可以預見的是,正常情況下(不含春晚高層組織人員發生重大變化等情況),2016年的央視春晚會延續“搖紅包”這一內容。這樣一來,20∶00整和22∶30將成為2016年除夕夜的又一重要媒介時刻。

第二,媒介時間對社會生活的占領和控制程度較之以往明顯加深。據《參考消息》2015年2月20日報道:“羊年春晚,許多人都把目光從電視機屏幕轉向了智能手機屏幕。他們(春晚觀眾)在加入搶紅包大戰的同時,對央視春晚的關注減少了。”另據《青年參考》2015年3月4日報道:“50歲的郭女士幾乎沒怎么顧上看節目,一直緊盯著微信中的‘搖一搖’功能,趕在第一時間搶春晚紅包。”[6]在節后,光明網、網易新聞、大江網等各大網站都針對“低頭搶紅包”導致的用眼過度、頸椎病進行了報道,提醒人們在電子時代,更要注意預防干眼病、頸椎病、玻璃體混濁等“手機病”。這些受控于媒介的時間總是在不知不覺中流逝,相對于工業社會下分列有序、按部就班的時間利用來說,媒介時間反映出一種時間感知的變化,它繼續更新著人類的時間知覺,并行、分散、同步、連接開始用來描述這種新的時間感知。

(四)圍繞媒介事件展開的定時

最后來看由媒介事件定時的社會時間。德里達曾在其著作《偽幣:給予時間》(Falchgeld.Zeit geben I)一書中這樣描述媒介事件與時間的關系:媒介是一個事件,此處事件不應當理解為發生,不應理解為“在時間中”發生,而更準確地說應當將其視為一個源頭,時間從這一點向我們流來。[7]媒介事件為日常生活提供了一個焦點,它幫助人們從日常單調的世俗慣例中跳脫出來,進入到一個由各類新鮮信息組成的時空網絡之中,這個由媒介事件搭建的網絡既是當地的,也是全球性的;既是家庭的,也是國家的。在新媒體社會背景下,媒介通過對日常生活的建構和重組,悄然無聲地改變著人類的時間知覺,伴隨著傳播環境和傳播技術的持續更新,媒介時間正逐步加緊對人們日常生活的吸引和定時。媒介事件是媒體吸引受眾的有效方法,它是指大眾傳播所播送的盛大節日,對電視的節日性收看,即關于那些令國人乃至世人屏息駐足的電視直播的歷史事件,如體育賽事、節慶活動、災難事件和重要紀念日等,都因媒體的周期性參與而成為某種意義上的年歷。

媒介事件打破了日常安排的限制,讓受眾以改變日常的生活規律為代價,投入到“表演”的收看當中。如果要觀看直播,例如奧運會、世界杯的開幕式,除主辦地區的觀眾之外,人們必然配合媒介事件的時間,而這場計劃已久的事件,因為事前的宣傳造勢更像一場“儀式性表演”。這些儀式性的時刻和空間鑲嵌在日常生活中。在日常生活的時序與空間中,媒介扮演了重要角色。媒介事件重新安排或規整了家庭生活的結構,特別是重大媒介事件的編排。敘述模式本身,開始、中間與結尾的來回反復,情節與人物的出現順序,都是經過深入考量的。例如媒體對建國60周年國慶節閱兵儀式的直播,這一媒介事件深入到當時每一個家庭當中,絕大多數中國人在這一天會圍坐在電視機旁收看國慶閱兵直播。國家形象與象征物在媒介所營造的虛擬時空中被不斷重建。在國家被迅速儀式化的過程中,媒介成為重要的中介物。正如羅杰·西爾弗斯通所說的那樣:“媒介是時間與空間的中介物,它的生產與消費都在空間與時間中。時間與空間的特性,無論是在物質層面還是在象征層面,都是非常重要的。”[8]重要媒介事件的傳播已經融入到傳統日歷表之中:奧運會的開幕與閉幕、皇室婚禮、加冕典禮或國慶典禮,這些可以預見的、可以設計的事件將時間從生活中剝離出來。突發性災難、恐怖事件、危機事件、重大信息突破等非規律性的媒介事件同樣可以成為未來的標志性時間。所有這些媒介化時間都顯示出,媒介有能力調動起儀式化的神圣力量,建構起有限的“共同體”,這些“共同體”內的經驗具有通約性,可以共享,但卻是暫時和流動的。在共同體內部的經驗也是破碎和虛擬的,其神圣力量將伴隨下一種媒介化時間的出現而消退。

三、特征分析:新媒體社會媒介化時間的時空意義

既然媒介化時間具備如此強大的定時作用,那么是否意味著鐘表時間即將消失?非也。鐘表時間轉身成為媒介時間的內容,就像自然時間是人們創造鐘表時間的依據一樣。新媒體社會中無處不在的現代傳播技術,直接而強勢地改變著時間形態和時間知覺。“現代性可以被構想為時空中時間對空間和社會的支配,而無時間之時間,則是網絡社會正在浮現之社會時間的支配形式,它的存在壓制了傳統的機械時間和生物時間。”[9]正如詹姆斯·羅爾所言:“媒介產業如何利用技術以影響人類的時空觀及人類與時空的關系,是一個重要而持久的理論問題。”[10]現代大眾媒介,特別是信息時代下的新媒介,正在更加直接地、以更為根本的方式影響人類的時空觀。羅爾將人類建構時空和利用時空的方式歸為社會環境最基本的結構特征,賦予其極其重要的意義。他一方面認為“媒介產業有能力通過運用技術來提高利益的方式,克服非媒介的(真實的)時間和空間的局限。”[10](43)另一方面,“受眾成員以給他們帶來利益的不同于非媒介的‘真實時間’經歷,解釋和利用媒介時空。”[10](43)這恰恰反映了,在不斷被媒介強化的新媒體社會中,產業和受眾都在利用電子媒介生產新的時空意義。

首先,時間的密度持續增加,時段之間的間隙正在消失。機械時間對于期間的限定主要是以時、分、秒時為單位的,而新媒體社會下的媒介時間,其即時性特點更加突出,時間的行進常常根據需要,在各大小單位之間跳躍。由于與信息相關的各個領域都在迅速地增長,而用來消耗這些增長的時間卻遠遠不足,正是這些導致了時間密度的增加。簡單來說,幾乎所有技術變革的目的都是省時省力,文字處理軟件、電子郵件、語音信箱、便捷的交通工具和移動電話理應為我們節省更多的時間,而我們在時間面前卻顯得越來越急迫。導致這一原因的既不是信息技術本身,也不是人心的日益浮躁。現代通信技術所能實現的傳輸速度,已經遠超過人類的感知能力。人類被日益深刻地卷入到全球統一時間之中,并由此產生了希望“將自己的時間從與其他人聯系在一起的時間中分離出來的愿望。這意味著,人們希望自己能在一定程度上掌握時間的連鎖進程,希望實現對自己的地方時間的‘時間主權’(temporal sovereighty)——地方時間融入世界時間已是隨處可見、隨處可覺的事實”[11]。當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開始接受統一時間的時候,如何保持個人的、主觀的地方時間成為更多人關注的問題。

其次,時間顯示方式的轉變凸顯了媒介時間瞬時性的特征。手機、電腦、ipad采用數位計時器作為默認的時間顯示方式。這種顯示方式看似只是鐘表時間的另一種表現形式,但其實兩者之間差異顯著。數位計時器完成了一項由具象到抽象的過程。傳統的機械鐘表強調部分與整體的關系,即并行呈現某一時間點與整個表盤12個數位,這是機械時間觀下,人們將一天平均分為24等份之后的結果,通過看手表,人們可以形象地反映出,當下屬于一天哪個階段,機械時間凸顯出的是一種圖畫般的樣態。而數位計時器強調某一時間點,只要使用者需要,這個時間點可以精確到毫秒、微秒以下的單位,同時,數位計時器的呈現方式更突顯時間的瞬時性,強調“這一秒”而忽略其前后。從時刻到時間點的跨越,是又一次突破,其標志性意義不亞于人類實現從時段到時刻的跨越。列文(Levine)認為電子媒介時代,數位計時器改變了我們對時間的感知:(對機械鐘表而言),一眼就可以知道12小時的全過程,獲悉自己現在正在通過哪個時段,這樣的手表是由重新安排事物在空間中的位置來測量時間。……數位鐘表卻無法提供這種訊息。它們是一種有缺憾的工具,一次只能表現那個瞬間的事情,我們無法感受到此時此刻所發生的事情,還包括著過去和未來。[12]雖然列文的觀點表現出對數位計時方式的擔憂,但數位計時器對過去和將來的省略從側面反映了其瞬時性的特點,并與新媒體的特征不謀而合。

再次,人們開始嘗試(在機械時間的基礎之上)增加不同級別的時間片段以適應全球化互聯通信的需求。1998年,單一的計算機和網絡時間首次嘗試代替機械時間。來自畢爾的瑞士手表制造商Swatch建議將畢爾基準時間(BMT)作為一個全球性的網絡時間,Swatch將一天中的全部時段變成1000Beat,一個Swatch Beat等于86.4秒,制造商Swatch還在其家鄉畢爾市創造了一個新的子午線,希望成為網絡時間的全球參考基準。由于網絡時間巧妙地將現實世界與電腦世界的時間統一,如果日后加以推行,那么無論晝夜或寒暑,無論南半球北半球,時差將不復存在。這一舉動得到新加坡人民的支持,在那里,有一座大型看板顯示目前的網絡時間。有趣的是,格林威治時間也不甘落后,2002年,他們用格林威治電子時間(GET)的提案來挽救格林威治標準時間(GMT)的霸主地位。這兩種時間的共同之處是同樣只允許在全球網絡交換中使用一種時間,然后由計算機系統將網絡時間轉換成需要的當地時間。[13]在新媒體社會,根據社會需要而構建的時間變得愈加重要。

最后,多元化時間接替了大一統時間。在新媒體社會,規范和定時人們日常生活的“時間”不再是單純的自然時間或者機械時間。與工業生產方式要求人們在社會生活中接受統一的時間不同,信息社會允許即時性的時間和延時性的時間同時存在。時空延伸同時空壓縮一樣,在傳播活動中經常被使用。這明顯區別于印刷傳播時代和傳統電子傳播時代,在那時,絕大多數傳播行為總是希望追趕時間和壓縮空間,以更快更遠地傳播信息內容,各類傳播工具隨時待命,時刻準備著將信息以更快的速度傳送到更遠的范圍,時空延伸和延時性時間的主動運用情況較少。在新媒體社會,天象物候、機械鐘表與媒介時間一起推動著現實社會的前進,并且媒介時間的作用力正在逐步超越自然時間和機械時間。正如喬治·古爾維奇所言:“從來沒有哪個時代像20世紀這樣,他的學術氛圍如此有利于人們意識到時間的多樣的表現形式。過去也從未像今天這樣,社會時間的不同表現形式如此分庭禮抗。”[14]古爾維奇提醒我們,產生如此多元化時間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通訊技術的驚人發展,當下,人們在轉瞬之間就能“穿行于時間的不同形式和尺度之間,而時間形式和尺度的多樣性正是目前不同民族、各種類型的社會和群體的特征。”[14](19)

四、媒介支撐:媒介化時間對新媒體社會的慣例重塑

對現實社會的建構來說,“媒介不只是一種干擾(這是它們最常見的特征),更是一種支撐。”[8](27)媒體對日常生活的定時和建構作為一種慣例,常常因為存在的普遍而被認為理所當然。在吉登斯看來,慣例在兩個方面是不可或缺的,“一是行為主體個性的連續性,好比他或她在日常活動中行走的道路;一是社會機構,這些機構只有通過慣例的持續性生產才能維持現有的狀況。”[15]

一方面,對絕大多數人來說,在絕大多數時間里,行為個體與媒介化時間之間已經形成了一種慣例化的默契。BBC 對用戶生活習慣做了大量詳細的調查,以一天為單位,在四種主要的媒體——電視、廣播、網絡、手機中,吃早飯和早晨開車去上班的時段,廣播的使用量最高;中午用餐時段網絡新聞最為活躍;下班時段開車族使得廣播的使用量再次攀到最高;晚上6點以后電視迎來了觀看高峰;晚10點到11點,人們臨睡前通過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查閱新聞成為新的潮流,占據各類媒介在該時段使用率的最高值。對于在不同時段使用同一媒體的用戶,BBC也進行了細分。例如,關于報道植物人治療新突破的電視新聞,在早餐時段,電視新聞畫面會避免出現令人不適的病人圖像,格調相對輕松,時長也相對較短,而到了晚間新聞時,更多相關度高的信息會補充進報道中。[16]

另一方面,媒介化的時間以自身的體裁與方式,持續不斷地建構著社會現實,并且這種持續建構性是不斷變動的。人類社會與媒介越來越緊密聯系著的時間,都被鑲嵌在經驗的慣例和生活的韻律之中。湯普森(Thompson)、霍克海默和阿多諾(Horkheimer and Adorno)等人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曾開展多項關于電視與日常生活的研究。*20世紀六七十年代關于電視與日常生活的研究可參見:Tompson, E.P., The Making of the English Working Class, Harmondsworth: Penguin, 1968; Horkheimer Max & Adorno Theodor, The Dialectic of Enlightement, New York: Seabury Press,1972.等書。他們發現,電視對家庭生活的重新安排這一假設確實成立,并且電視對家庭婦女日常生活的結構作用尤其明顯,媒介定時和重組了她們的行為活動。時至今日,媒介在社會時序與空間之中所扮演的建構角色已大不相同,媒介成為聯系全球性與地方性的基礎。“媒介延伸了信息世界中的觸及面和安全感,它把我們鎖在一個時空網絡中——這個網絡既是當地的,也是全球性的;既是家庭的,也是國家的——它有覆蓋我們的危險,但也為我們想成為一個社群或鄰里關系中的一員的要求打下了基礎。”[8](28)正是在這樣一種秩序化的時間里,常規與隨機、固定與滑脫、維持與變動并存著。媒介化時間并非是一種嶄新的時間形態,作為一種結構人類行為的方式,媒介化時間早已有之,而在最近,其共時性、可選擇性特征日益突出。共時性令媒介化時間將人、事、物、時空從現象層面上和物質層面連接在一起,改變了傳統的時空疆域。

媒介化時間作為加速社會組織存在的一種結構形式,正在逐步代替或補充線性的、不可逆的、被度量的時間形式。它與現代媒介相伴,一方面重新組建現實社會,另一方面依特定的時間而生,并以不同的時間節點為存在歸屬,從事具有時間屬性的傳播行為。它作為媒介時間的一個重要面向,與媒介空間一起更加深刻地影響著社會組織模式,而這些不容忽視的變革,恰是構成網絡社會統一體在經濟、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進一步發展的基石。

參考文獻:

[1][法]貝爾納·斯蒂格勒.技術與時間——電影的時間與存在之痛的問題[M].方爾平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12:165.

[2][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遜.時間的種子[M].王逢振譯. 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6:15.

[3][日]藤竹曉.電視社會學[M].蔡林海譯.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1987:15.

[4]Drummond Phillip & Paterson Richard (eds.).TelevisionanditsAudience:InternationalResearchPerspectives[M]. London: British Film Institute, 1988:15-31.

[5]汪天文.時間概念的哲學透視[J].江西社會科學,2003(6):22.

[6]高珮莙.電子紅包走紅中國春節[N].青年參考,2015-03-04(12).

[7][德]鮑里斯·格羅伊斯.揣測與媒介:媒介現象學[M].張蕓,劉振英譯.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4:163.

[8][英]羅杰·西爾弗斯通.電視與日常生活[M].陶慶梅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4:33.

[9][美]曼紐爾·卡斯特.網絡社會的崛起[M].夏鑄九等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529-531.

[10][美]詹姆斯·羅爾.媒介、傳播、文化——一個全球性的途徑[M].董洪川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43.

[11][奧地利]赫爾嘉·諾沃特尼.時間:現代與后現代經驗[M].金夢蘭,張網成譯.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11.

[12][美]羅伯特·列文. 時間地圖——不同時代與民族對時間的不同解釋[M].范東生,許俊農等譯.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2000:112.

[13][荷]簡·梵·迪克.網絡社會——新媒體的社會層面(第二版)[M].蔡靜譯.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4:170.

[14][法]喬治·古爾維奇.社會時間的頻譜[M].朱紅文,高寧,范璐璐譯.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19.

[15]AnthonyGiddens.TheConstitutionofSociety:OutlineoftheTheoryofStructuration[M].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84:60.

[16]唐苗.BBC媒介融合的多重意義[J].視聽界,2013(4):46.

〔責任編輯:趙曉蘭〕

中圖分類號:G20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6552(2016)01-0008-07

作者簡介:張夢晗,女,講師,傳播學博士,哥本哈根大學訪問學者。(蘇州大學鳳凰傳媒學院,江蘇蘇州,215123)

基金項目:2015年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規劃課題“信息社會經驗下媒介時間使用與發展研究”(15JDCB05YB)的成果(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傳播與文化產業研究中心”課題成果)。

猜你喜歡
新媒體
融媒體時代提升電視新聞傳播的輿論影響力
今傳媒(2016年9期)2016-10-15 23:04:11
新形勢下精品圖書的內容策劃與藝術設計創新
今傳媒(2016年9期)2016-10-15 22:46:28
報紙副刊的傳播意義與運營策略研究
今傳媒(2016年9期)2016-10-15 22:45:23
真我與偶像:新媒體語境下的明星與粉絲
今傳媒(2016年9期)2016-10-15 22:12:01
新媒體語境下新華網國際傳播問題與對策分析
今傳媒(2016年9期)2016-10-15 22:01:05
政府危機公關中的新媒體傳播機制透析
人民論壇(2016年27期)2016-10-14 13:10:23
新媒體背景下黨報的轉型探析
新聞世界(2016年10期)2016-10-11 20:19:46
對農廣播節目的媒體融合之路
新聞世界(2016年10期)2016-10-11 20:12:46
新媒體語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研究綜述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02:55
全媒體時代地市黨報媒體融合的四個著力點
中國記者(2016年6期)2016-08-26 13:03:10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第一av网站| 亚洲三级a| 国产手机在线小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丰满成熟女性性满足视频| 亚洲国产理论片在线播放| 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TS| 极品尤物av美乳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尤物| 日韩久久精品无码aV| 成人国产免费| 天天综合色网| 香蕉蕉亚亚洲aav综合|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在线一|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99视频有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人妻丰满熟妇av五码区| 亚洲婷婷丁香| 91在线精品麻豆欧美在线| 国产剧情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Av电影无码久久久| 国产偷倩视频|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99| 亚洲精品黄| 国产精品yjizz视频网一二区| 精品国产Ⅴ无码大片在线观看81 | 国产成人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国产在线97| 四虎成人精品在永久免费| 丰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日韩福利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一区| 熟妇丰满人妻av无码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又粗又猛又爽视频| 天天激情综合| 国产精品网址在线观看你懂的| 久久久久青草线综合超碰| 日韩a级毛片| 国产香蕉在线视频| 黄色国产在线| 国产一级一级毛片永久| vvvv98国产成人综合青青| 曰韩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午夜综合网| 国产极品美女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不卡无码| 欧美精品亚洲日韩a| 日韩第九页| 丁香婷婷在线视频|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226114| 国产精品性| 欧美成人怡春院在线激情| 国产精品对白刺激| 狠狠色婷婷丁香综合久久韩国| 国产在线97| 成年女人a毛片免费视频| 91视频99| 国产爽妇精品| 色亚洲成人| 亚洲国产综合自在线另类| 在线观看视频99| 91毛片网| 成年网址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人成网线在线| 草草线在成年免费视频2| 国产成人资源| 伊人久综合| 亚洲黄色激情网站| 18黑白丝水手服自慰喷水网站| 国产精品xxx| 欧美福利在线观看| 天天干天天色综合网| 日韩在线2020专区| 99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精品黑人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字幕网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特级AAAAAA视频免费观看| 伊人久久婷婷| 在线欧美一区| 中文字幕丝袜一区二区| 欧美国产三级| 999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