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夏歌*
河南師范大學文學院,河南 新鄉 453007
?
支架式教學法在對外漢語綜合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孫夏歌*
河南師范大學文學院,河南新鄉453007
支架式教學法在其他學科教學中已得到有效運用,本文嘗試把支架式教學法應用到對外漢語綜合課的教學中,探究了其含義和實施環節,提出了具體的實施案例。
支架式教學法;對外漢語;綜合課
漢語學習已成為一股大的熱潮,為了滿足不同的學習目的,逐漸開設了各種類型的漢語課程,促進其專項漢語技能的培養。但綜合課作為漢語學習的最基礎課程,有利于漢語基本技能的培養,因此仍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是在綜合課教學中,基于傳統學習理論而產生的一些教學方法顯露出了一些弊端,使課堂教學效果大為下降,急需引進新的教學方法來調動學生學習漢語的興趣。近年來,以建構主義理論為基礎的支架式教學法發展迅速,受到國內外學者的重視,并已在第二語言的教學中得到了運用,證明了它對第二語言學習的積極作用。本文試將支架式教學法應用到對外漢語綜合課的教學中,以期改進對外漢語綜合課的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一)支架式教學法的含義
“支架”在建筑領域被稱為“腳手架”,為工人施工提供支撐,工程完工后就會被撤去。支架式教學法運用這一概念來比喻教師在教學中為學生搭建學習的支架,幫助學生主動建構并內化所學知識,提高學習能力。其含義指圍繞當前的學習主題,為學生搭建一個利于攀登的腳手架,模擬一個真實情景,然后把學生引入一定的問題情境中,讓學生自主探索,并且進行小組協作,使學生自己在概念框架中不斷攀升。通過支架把學習的主動權轉移到了學生身上,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參與度,改善課堂教學效果,最適用于對外漢語教學。
這里需要注意的是教師要在最近發展區的領域內搭建支架,對學生進行指導,幫助他們超越現有水平。這個超越要適度,超越過大或過小都不能產生預期效果。還要注意“支架”的多樣性,教師在教學中要綜合使用支架,不能自始自終只使用一種或兩種,這樣會導致學生審美疲勞,興趣下降。
(二)支架式教學法的實施環節
1.搭建支架。教師要以學生自身的學習程度為基礎,圍繞當前所學的內容,并依據學生的最近發展區,為學生建立合適的支架。
2.引導學生進入情境。教師在已經搭建好的支架上尋找一個開始點,以此作為教學的開端,并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習者進入教學情境。
3.學生自主探索。教師通過啟發、引導和幫助學生,讓學生自主探索,逐步完成對知識的建構。
4.小組協作學習。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程度設立學習小組,并分配一定的學習任務。
5.學習效果評估。學習效果評估包括自評和他評兩種方式。
以吳中偉主編的《當代中文》修訂版課本4第四單元第二課《老師有請》為例,詳細探究如何使用支架式教學法進行對外漢語綜合課教學。
教學對象:漢語中級水平學生。
(一)搭建支架
1.圖片支架:Powerpoint上展示“開家長會”的圖片,并提問學生他們在干什么。引出今天所要學習的主題。
2.視頻支架:播放一段5分鐘的開家長會的小視頻。讓學生重溫或感受開家長會的情形。
(二)引導學生進入情景
1.問題支架:“你們有沒有開過家長會?在哪些情況下,家長得去學校?”引出所要學習的內容。
2.教師帶領學生熟讀課文,引領學生逐步進入課文情景。
(三)學生自主探索
1.問題支架
問題一:兒子為何覺得難為情?
問題二:“我”為什么要去學校?
問題三:老師說“我”兒子上課的時候常常干什么?
問題四:老師認為“我”要怎么做?
問題五:老師聽了“我”的話以后,說了些什么?
2.在回答問題時,串講課文,教師講解重點詞匯,引導學生探索。
圖片支架:講解“低、沙發、家長、辦公室、嘴、親切、倒數、顆、名”時,可以使用圖片幫助學生理解。
視頻支架:利用視頻講解“推、瞪、點頭、有請”,幫助學生理解這些動作性詞匯。
問題支架:難為情:小明今天遲到了,他覺得開心還是難為情?
家訪:老師去你們家里訪問,叫做什么?
讓座:有老人上公交車,我們應該?
范例支架:考:你們經??荚噯??
惹:你們今天惹老師生氣了嗎?
猜想:今天小紅沒有來上課,我猜想她生病了。
總算:我們等了半天,小王總算來了。
目前:目前,我們學到了第四單元。
莫名其妙:他突然哭起來,有點莫名其妙。
3.在回答第二個問題時,學生會回答:老師有請。教師繼續提問:“有”表示什么意思?然后對“有”字句進行講解。
①“存在”的“有”
“有”表示的是某處所或時間內存在著人或事物。
②“領有”的“有”
多是有生命的事物具有某種東西。
③“有”還表示某種新情況的產生或者出現。
4.在回答第四個問題時,學生會回答:老師認為“我”要好好管管兒子的那張嘴。教師繼續列舉出文中出現的“聽了聽”、“點了點頭”,向學生提問:“這些例子中有哪些動詞?”學生回答:“管、聽、點”,教師繼續提問:“這些動詞有什么特點?”學生回答:“有兩個一樣的動詞?!苯處煾嬖V學生這是動詞重疊,并對這一語法現象進行講解。
①動詞重疊的主要形式
AA(包括ABAB):說說、管管、收拾收拾
A了A:說了說、聽了聽
②動詞重疊的意義
動詞重疊后表示輕微、嘗試、重復、輕松等意義。
(四)小組協作學習
小組協作完成語言點練習題:用本課所學詞匯填空;判斷句子中“有”表示什么意思;利用對話練習動詞重疊式。通過上述三種協作練習,達到對知識點的融會貫通。
(五)學習效果評估
1.自評:根據自己在本節課的收獲和表現進行自我評估。
2.他評:①學習小組之間互相評價,并對小組成員進行評價。
②教師對教學效果、學習積極性、學習障礙進行總結性評價。
[1]呂必松.對外漢語教學研究[M].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1993.
[2]丁曉玉.試論支架式教學法在漢語口語教學中的應用[D].山東師范大學,2012.
孫夏歌(1992-),女,漢族,河南葉縣人,河南師范大學,2014級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漢語國際教育。
H195A
1006-0049-(2016)16-007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