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元琳
貴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貴州 貴陽 550008
?
新媒體環境下對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方法研究
徐元琳
貴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貴州貴陽550008
如今我國已經全面步入新媒體時代,尤其作為高職院校的思政教育工作,涉及以互聯網技術為核心的新媒體融入應用,已經是勢在必行。由此,筆者決定針對如今我國高職院校思政教育的新媒體創新融入問題,加以細致化探討論證,希望長此以往,能夠為社會培養并供應更高水平的復合型人才。
新媒體;高職學生;思政教育;創新融入
新媒體在如今社會交往、信息傳播、知識獲取等領域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支持效用,尤其對于高職院校學生群體來講,學習和應用新媒體技術已經是司空見慣。因此,作為現代專業化高職思政教育主體,必須要懂得迎合時代發展步伐,盡快將以往傳統教學手段予以消除,令思政教育能夠快速步入網絡體系之中,引導高職生愈加合理地開發沿用新媒體,順勢開拓出高職思政教育的全新局勢。
如今流行的新媒體軟件類型眾多,包括人人、微博、微信等,他們憑借高超的交互和即時特性、海量信息傳輸和共享功能、個性和社群化發展方向,令愈來愈多的高職生接受并為之沉迷,同步狀況下更對高職思政教學主體提出全新的規范訴求。在此類背景下,作為現代專業化高職思政教學主體,要盡量保證利用積極地態度去接納、學習并利用新媒體資源,懂得牢牢掌握該類陣地,使得日后思政教育能夠跟上社會發展趨勢和學生思想潮流,保證依照高職生身心特征制定實施富有針對性的教學引導活動。
需要加以強調的是,當前我國高職院校學生素質參差不齊存在較大的思想波動性和隨意性,同步狀況下遺留較多的安全隱患;再就是現代高職生文化基礎偏差,性格缺點過多,統一管理難度十分之大,嚴重情況下更持續弱化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主導地位。以上都是新媒體技術對于當代高職思政教育提出的艱難挑戰困境,需要指導教師透過培訓活動參與持續改善自身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并聯合實際持續加以應對。
(一)及時轉變傳統的思政教育模式
高職傳統思政教育模式主要強調口語灌輸,利用課堂宣講和一對一對話交流途徑,進行學生素質整改。在新媒體技術推廣沿用背景下,此類單調說教形式主導地位開始遭受強烈撼動,因此必須抓緊適應潮流,保證相關教師靈活沿用現代化網絡教育手段,借助新媒體和社交工具的溝通交流功能,以及面對面交流手段,完成思政教育工作的立體化改革使命。
(二)做好政工團隊與時俱進的專業技能和素質培訓工作
作為稱職的高職思政工作人員,必須要熟練掌握各類創新媒體操作要訣,及時建設并維護好個人微信、微博等網絡教育核心陣地。同時,在課堂教學中要做好后續規劃:
第一,利用思政課程、班會和主題活動等第一、二課堂,鍛煉學生樹立起堅定的思政學習理念。
第二,科學沿用電子郵件、聊天室等全新媒介功能,制定并實施富有針對性的教學引導方案,力求令網絡優勢得以最大程度地發揮,推動高職生思政教育工作和網絡新媒體技術的融合進程,持續拓展思政教育的空間范疇。如強化和高職生在線交流力度,令師生利用網絡進行彼此平等對話,借助新媒體特有的無屏障和快捷等優勢特性,快速調查認證學生當下思想動態,爭取將其隱藏的一切不良思想傾向予以消除,帶動他們主動樹立起健全的世界、人生和價值觀念。
需要注意的是,作為班主任和輔導員,要利用班級QQ群等媒介,將第一、二課堂闡述的重要思政教學觀點發送給學生,方便其課后進行復習,并提升學生將教師提出的要求逐一內化為個人思想,保證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予以細致化執行,為今后學業順利完成做足充分的準備工作。
(三)結合高職生普遍特征和新媒體技術功能開展思政教育
第一,要在新媒體環境下高速布置拓展網絡道德教育方案,就必須事先搭建起健全形態的網絡道德規范體系,保證透過道德自律倡導、網絡道德責任意識強化、網絡法制和網絡教育整合等途徑,改善高職生綜合素質。
第二,透過社會正氣弘揚,調整新媒體環境下的高職生心理健康教育手段。如利用網絡咨詢師、陽光聊天室創建,以及微博、微信開通方式,和高職生進行在線深入性交流,借此衍生出高職院校思政教學主體和學生之間的網絡橋梁,輔助學生主動預防并克制一切新媒體負面影響。
第三,嚴格地進行網絡建設和監管,針對不同網絡信息加以細致化巡查,保證針對一切違反國家方針政策、對學生成長有害的不良信息加以屏蔽,或是直接拆除,保證校園網宣傳教育正面效用的合理發揮。再就是制定相關規章制度,進行高職生一切網絡行為規范管理,促使該類群體在網絡活動中自覺遵守網絡道德和必要性法律法規。
另一方面,提升學生預防新媒體負面效應的免疫力,科學引導他們進行自我教育和管制。現階段新媒體傳播道德體系和有關法律法規還是不夠完善,致使新媒體傳播活動難以得到全方位嚴格地監管,因此要求高職生形成自我約束的意識和能力。處于該類時期的高中生容易接納一切新生事物,不過難免會對特定事物價值取向判斷產生偏差,如盲目追求時尚而忽視新媒體的負面影響。在此基礎上,教師要積極激勵并教育高職生,進行自我教育和保護意識強化,鍛煉出辨別虛擬世界真偽的高超技能。
綜上所述,新媒體持續發展背景下恍如一把雙刃劍,針對高職思政教育工作提出全新的適應機遇和挑戰要求。作為高職思政課程的教學管制主體,要全面接受最新媒體技術教育培訓,及早掌握新媒體操作手法和對應思政教育規律;再就是持續觀察校驗高職生身心特征,保證結合實際狀況制定實施富有針對性的引導手段,為今后高職生思政意識和綜合素質調整,提供應有的保障條件。
[1]李瑞軍.新媒體環境下“90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對策分析[J].中國輕工教育,2011,26(06):157-168.
[2]劉暢.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初探[J].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12(01):88-95.
[3]贠佳.新媒體環境下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現狀分析[J].時代教育,2015,22(20):144-162.
G711A
1006-0049-(2016)16-0138-01
[3]劉龍洲,白寶良.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關懷的實現載體[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1,10:65-6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