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麗英
廣西河池市衛生學校,廣西 河池 547000
?
淺談中職教學中的情感教學
蘭麗英
廣西河池市衛生學校,廣西河池547000
情感,是對客觀事物的態度以及做出的行為反應。相關研究顯示,情感對于學生的學習行為以及學習效果有著決定性作用,積極的情感會產生較好的學習效果,反之,消極的情感則不利于學習效率的提升。現階段,很多中職生的學習狀態不佳,課堂上提不起精神,興致低沉,注意力不集中,學習的熱情不高,從而使學習效率難以提升,針對中職學生這這種消極的學習情感,教師必須采用積極的情感教學,逐漸感染、感化學生,從而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本文主要針對中職教學中的情感教學的相關問題進行分析和探討,希望能為廣大中職教師的教育教學提供一定的參考。
中職;教學;情感
(一)重知識的傳授而輕情感的交流
在中職教學中,很多教師雖然認識到情感教育在教學中的重要意義,然而,受傳統教學模式的限制,只重視課本內容,而忽視了這一部分的教育。感情教育在實際的教學中并沒有得到真正的落實,大多數教師還是將傳授知識作為課堂的根本,將大量的時間都用在了知識的講解上,忽視了情感信息的交流,采用這種灌輸式的教學方式,使學生自我表現的機會少之又少,學生對這種枯燥的教學模式提不起興趣,課堂始終呈現出一片死氣沉沉的狀態,學習效率自然難以提升。
(二)學生存在羞怯、缺乏自信心、思想波動大,意志力低等問題
現階段,很多中職生對于自身有著錯誤的認識,覺得只有學習差的學生才會進入中職學校,而那些優秀的學生都能夠進入高中,即將邁向大學的校門。他們自從進入校門的第一天起,就存在一定的自卑感,認為自己低人一等,再加上中職生未來的就業以及待遇都沒有一定的優勢,這就更加深了他們自卑心理,很多學生都缺乏自信,甚至羞怯。受外來各種因素的影響,中職生不具備較強的獨立自主生活的能力,意志力不堅定,做事容易半途而廢。
(三)課堂氣氛比較沉悶單調,學生缺乏心理安全感
和諧的課堂氛圍是使學生自由地發揮創造性的重要心理環境,而大多數學生感覺其所在的課堂都比較比較壓抑和沉悶。教師一般只是純粹性的授課,課堂上很少和學生進行互動和交流,老師也沒有真正去了解學生,對他們的興趣愛好以及性格特征都缺乏一定的了解,從而容易使師生之間產生距離感,課堂教學就很難發揮較好的效果。
(一)教師要關心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
如果學生比較喜愛這位教師,那么在課堂上,學生的學習興致就比較高漲,由對教師的熱愛到對這門課程的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始終保持一種最佳的學習狀態。在課堂上,教師如果對學生進行嚴厲的指責或批評,就會加重學生的心理負擔,導致其情緒低落,精神緊張,這顯然不利于學習的效果。如果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出現遺忘亦或是錯誤,這時教師盡可能避免對其進行訓斥,應該通過正確的引導方式,啟發鼓勵學生,使學生充滿信心,教師利用豐富的情感表達以及鼓勵性的言語,使學生思路更加開闊,從而恢復記憶。相反,教師如果采用審問的方式,對學生當面指責,會使學生處于思路混亂的狀態,一些本來能夠記憶的東西反倒忘記了,有的學生甚至會出現恐懼甚至逆反心理,這對學習的效果都是非常不利的。
中職學生中有一些學生生性頑劣,不遵守紀律,教師對這部分同學的教育要遵守“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基本原則,要對他們的錯誤進行及時的指證,以正確的方式引導他們改正錯誤,這樣也能使學生對老師產生好感,有助于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升。教師對待學生要堅持一視同仁,對于成績差的學生應該給予更多的關注和指導,而不是批評輕視,甚至當著其他學生的面挖苦學生,只有教師做好對學生的尊重,才能贏得師生之間的相互尊重和理解。
(二)以生為本,發掘學生潛能
情感教育能夠激發學生的創造想象力,不斷挖掘出學生的無限潛質。現代教育理念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教育要以堅持以學生為本,尊重愛護學生,充分發揮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性。教師要盡可能為學生提供更多展示自我的機會,積極鼓勵學生多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培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充分調動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發揮自身的價值。由于中職學生缺乏一定的主動學習的意識,自控能力不強,對于枯燥的知識也很難提起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必須發揮在教學中重要的引導作用,全面考慮到學生的學習情況,對教學方式、方法做出適應性的改革,不斷更新和調整教學的難易程度,使學生更容易接受。教學的最終目標都是為了學生,服務學生,只有學生真正掌握和理解知識,并將其很好的運用,才能發揮教學的真正效果,這也是情感教育所要達到的最終教育目的。
(三)以身示范,運用情感育人
前蘇聯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說:“熱愛孩子是教師生活中最主要的東西。”熱愛學生是作為一名優秀教師必須具備的優良美德,教師必須擁有一顆善良、寬容的心,時刻對學生充滿關愛,熱愛學生,在學生的學習生涯中不斷鞭策和鼓勵。為人師表,教師必須時刻規范自身的言行,嚴格要求自己,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起到示范作用,學生耳濡目染,也會以老師為學習的榜樣去不斷完善自己,學生在教師的激勵下,不斷成長,努力學習,保持一種積極樂觀的心態去面對人生。一般情況下,學生和父母會沒有共同語言,而卻可以和教師之間進行心靈的對話,說出自己內心的想法,究其原因在于父母通常會給孩子施加很多的壓力,而相反的是,教師則給孩子更多緩解和釋放壓力的空間和機會,學生能夠充分感受到教師的關愛。在教和學的這個過程中,師生之間產生了情感上的共鳴,教師和學生之間也多了熱愛、尊重和信任,這對于師生之間建立一種和諧融洽的情感交流關系是有著很大幫助的,最終實現雙向教學的效果。
總而言之,對于中職教師而言,必須重視情感教育在教育教學中的重要性,將情感交流和知識交流進行巧妙的結合,以情感人,以學生為根本,正確引導學生樹立正確人生觀、價值觀,保持一顆良好的心態,不斷努力實現自己的理想。
[1]陳紀澤.中職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問題[J].文學教育(上),2010(10).
[2]徐桂鳳.關于中職德育教學中的情感教育研究[J].中華少年,2016(16).
[3]張愛華.中職數學教學框架下的情感性教學研究[J].青春歲月,2014(23).
G712.4
A
1006-0049-(2016)20-017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