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可可
(江蘇省話劇院,江蘇 南京 210002)
?
研究舞臺表演的心理外化
朱可可
(江蘇省話劇院,江蘇 南京 210002)
【摘要】隨著社會生活水平的提高,舞臺表演在生活中越來越被人們所關注。舞臺表演者越來越多,舞臺表演技術也越來越受追捧。舞臺表演者就是通過舞臺表演技術來塑造人物形象,如運用合理的舞臺語言、形象的肢體動作、出色的情感表達,良好的節奏把握等。本文嘗試對舞臺表演的心理外化進行探討研究。
【關鍵詞】舞臺表演;心理外化;研究
隨著社會生活水平的提高,舞臺表演在生活中越來越被人們所關注。舞臺表演者越來越多,舞臺表演技術也越來越受追捧。舞臺表演中的經典角色,就是由舞臺表演者通過舞臺表演技術來塑造人物形象,如運用合理的舞臺語言、形象的肢體動作、出色的情感表達,良好的節奏把握等。
舞臺表演其中的一個關鍵表現就是語言,語言在舞臺表演中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它是縮短舞臺跟觀眾的距離的有效方式。
(一)臺詞背后的含義
臺詞背后的含義就是指作者通過舞臺表演最終所想要表達的目的。臺詞包括潛臺詞和內心獨白,它們都是表演者在特殊的情境中的內心活動,或者說是作者舞臺創作劇本的人物的內心活動。潛臺詞是有針對性的,必須是要有對立面才會有潛臺詞,比如說要通過臺詞來表達臺詞后面的目的,就會出現潛臺詞。內心獨白則是表演中原型的內心掙扎或者是感性的感受,是人物在不斷選擇和判斷中的表現。不管是潛臺詞還是內心獨白,都是舞臺表演中語言重要的部分。
(二)語言的表達方式
在舞臺表演中語言表達的方式很重要,在不同的情境中,表演者們會用到不同的語言表達方式。比如表演者需要突出某個關鍵詞,那么可能就會在語言中用重音的方式凸顯出來。當然舞臺語言中的重音也可以表現為其他解釋,具體要看具體情景。舞臺表演中的語言停頓,也是語言重要的表達方式之一。舞臺語言中表演者恰當的語言停頓不僅會讓舞臺表演更加形象,通過停頓也能表達出很多不明朗的意思。停頓在潛臺詞以及內心獨白中尤其使用的較多,會讓角色的內心活動表現得更加形象化。
(一)舞臺動作
舞臺動作,是指舞臺表演者實現語言表達的方式。舞臺動作是舞臺表演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舞臺角色內心活動心理外化的手段。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習慣性的動作,這些動作總是能準確的表現人們內心心理的想法。舞臺動作也是一樣,他們是需要由舞臺表演者表演出來然后展現出角色的內心心理活動的途徑。所以,內心活動有變化時,表現出來的動作就會不一樣,比如大家喜歡一個人跟討厭一個人表現出來的表情跟動作都是不同的。角色的心理跟舞臺動作在舞臺表演中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
(二)舞臺動作的表現方法
舞臺動作表現也有很多的方法,形體動作法就是其中一種。形體動作法是由舞臺表演者在劇情的具體情境中根據劇情的不同由開始到結束的形體動作反映,或者另一種說法來講,演員在每一集中的表現都會不同,那么演員在一部影視劇的表現就是角色的整體舞臺動作表現,也是角色一個完整的心理活動的過程,當然也需要舞臺表演者完成的一個完整的心理活動及舞臺動作的過程。從內心的活動到舞臺表演者的形體動作的轉變,是舞臺表演者心理外化的重要途徑之一。
情感不僅能反映人的思想態度,還能刺激人的行為,是人動機的動力源泉。情感表達在人們的生活中的影響非常深遠,這也是舞臺表演的最終目標。
(一)情感的產生
情感要表達出來,那么必須要利用一種方式或者手段讓其顯現或者創造。情感的出現,就會影響角色的心理,影響了角色的心理,角色就會有不一樣的心理活動。舞臺表演者的情感與行動也是密不可分的,舞臺表演者在進行角色的表演中,就是利用自己的情感來為角色潤聲潤色。通過表演者的產生的情感來感受到角色的內心情感,內心活動。演員要想完整的體現出角色的情感,就要不斷的參與到角色的內心活動中,不斷的進行情感創造,然后來實現角色的心理外化。
(二)情感的控制
情感的不斷創造,還需要合理適當的對情感加以控制,才能表現出合適的恰當的角色情感。舞臺上的表演者不能一味的只表演出一種單調的情感,所以,舞臺表演者需要不斷的控制角色的情感。情感的控制過程有理性的控制,也有感性的控制。不管是感性的控制,還是理性的控制,最終目的都是要讓觀眾感動,然后不斷的引導觀眾進入角色的情境當做,讓觀眾對劇情更加了解,然后更好的把握舞臺表演背后編劇想要表達的真正內容。舞臺表演者必須要修煉自身的情感控制能力,才能在舞臺上表演表達出角色更準確的情感。
舞臺表演者應該認真仔細的研究劇本,對局中人物進行充分的解讀,讓自己不斷認識角色,然后然自己跟角色的情感結合起來。觀眾在舞臺上感受到舞臺表演者在舞臺上的任何內心心理活動的變化,每一種不同的反應,這種反應的不同頻率及節奏。節奏的不同,對應表演出來的效果就各不相同。節奏在舞臺表演中的表演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舞臺表演者的節奏,能反映出劇本整體的節奏。合理恰當的節奏能不斷的刺激觀眾的欣賞欲望。所以,舞臺表演者應該不斷修煉自身對劇本對角色的表演節奏。
參考文獻
[1]姜代康.聲樂舞臺演唱心理技術研究[J].音樂探索,2010,03:76-78.
[2]蘇子龍.表演的心理外化[J].商業文化(學術版),2010,11:167-170.
[3]楊和平.新中國音樂表演心理學文獻研究[J].音樂探索,2008,02:3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