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麗萍
(廣西賀州學院,廣西 賀州 542800)
?
音樂美育對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的影響解析
曹麗萍
(廣西賀州學院,廣西 賀州 542800)
【摘要】在現今社會發展中音樂美育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音樂美育是人類活動中,有一定目的地的實踐教育體系,可以促進人們的身心健康與發展,也能促進人們的物質生產,是一種良好的社會理想的教育形式,音樂美育可以良好的推動社會健康、向上的發展目標和社會進步,在社會和諧發展的今天音樂美育的地位非常重要。本文就音樂美育對社會和諧發展帶來的影響進行分析,并提出提高音樂美育在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的影響力,讓社會堅持可持續發展的良好狀態。
【關鍵詞】音樂美育;社會;和諧發展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專項任務項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美育理論研究(項目編號15JD710056)階段性成果 。
對于音樂美育,是需要社會、家庭、學校等多方力量一同完成的,音樂美育可以良好的提高人們的審美觀和人生觀,可以在社會中發現音樂的魅力,在生活中發現美的存在?,F今很多高校都很重視培養學生的音樂美育,這樣可以良好的培養學生的秩序感、協調感和合作精神,在音樂審美教育中完善學生的人格,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所以對于高校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中,必不可少的就是音樂美育。
(一)美育的定義
美育也被稱為審美教育或美感教育。美育是從馬克思主義實踐觀點中出發,在人類物質生產實踐中建立美學教育,讓人們得到與審美觀相符的美學定義。美育可以良好的培養人們健康的審美觀,并且在人們實踐生活中具有廣泛意義,根據美的規律,開發人們美學意識的教育。讓人們進行鑒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要通過各種藝術、社會生活中美好事物、自然環境等事物,在通過藝術形式進行的美學教育就是美育。在人們的全面發展教育和社會和諧發展中,美育占有重要地位。
(二)音樂美育的意義
音樂美育是通過美育分支而來,美育中包含音樂美育,音樂美育擁有美育的屬性,音樂美育是教育者根據美的規律,有目的性、有計劃性和組織性的美育體系,人們在音樂美育中可以更好的理解音樂帶來的魅力。音樂美育也具有特殊性和規律性,在實施音樂美育時要結合教育活動內容,并將音樂美緊密聯系在一起,這樣才能達到音樂美育的良好目的。高校在實施音樂美育時,要按照美的規律,將開發音樂內在美設為教學目標,在將教學模式藝術化建立外在美,讓學生可以良好的提高自身審美觀念,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社會未來和諧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社會的良好發展是受學生品質和能力影響的,高校要培養高質量、綜合素質能力強的人才,這樣才能促進社會和諧發展,所以在高校中實施音樂美育是非常重要的部分。音樂美育可以良好的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培養各類專業技術強的人才,為社會和諧發展帶來更大貢獻。高校要讓學生正確認識音樂的魅力,了解音樂美育的真正含義,要培養學生對音樂的審美情趣,審美教育是音樂美育最基本的部分,讓學生養成正確的審美觀念,建立正確的審美心理,高校教師要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價值觀與世界觀。音樂美育也能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音樂傳遞的內容比較豐富,也具有一定的歷史意義,比如,比較有代表性的作品《義勇軍進行曲》,它將我國民族愛國精神完美展現出來,并讓聽到的人也感到熱血沸騰,鼓舞人心,良好的傳遞了愛國情懷,所以音樂美育可以良好的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能增強學生的團結能力和集體精神,也能增強學生的思維創造意識,音樂美育是一種特殊的教育方法,教師要運用良好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對音樂的審美觀念,讓音樂美育在高校教學中發揮良好的作用,為社會培養高質量人才,良好的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音樂美是通過人們在情感生活和物質生產生活活動中創造出的,音樂美可以良好的體現人類的物質文化的發展。人們都是從生產勞動中慢慢積累、慢慢探索所得到的對美的欣賞觀念、創造意識、感受能力。人們在緊張的生產勞動環境下,人們可以通過愉快和疏忽的音樂來排解自身緊張感覺,用音樂來放松緊張的氣氛,也能感受到音樂帶來的樂趣,讓人們消除疲勞,在精神上獲得良好的享受,并且可以促進人們生產勞動效率,并且能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積極感,讓生產工作可以高效率的發展,并且可以良好的推動社會文化和諧發展的進步。音樂美也是人們思想意識的良好產物,是人類精神文明的重要部分。音樂是運用豐富的聲音表現的藝術文化,穿透了人們的感性和理性,并且可以震撼人們心靈的一種藝術手段。有很多音樂是以現實生活為創造題材,并且能表達強烈的政治感和倫理傾向的音樂,這些音樂可以直接影響和感染人們,讓人們感受到道德的激情與奔放,讓人們從狹窄的個人利益中擺脫出來,良好的推動社會和諧發展與進步。所以音樂美育在社會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中,讓各個領域接受音樂的滲透,并且發揮法獨特的特點,推動社會和諧發展。
人類社會進步的標準就是社會理想,社會理想是建立和諧社會的前提,在社會理想教育中音樂美育是有效的手段。由于音樂是展現社會意識形態的良好證明,在歷史的不斷發展與進步中,受不同因素的影響,所以音樂具有比較鮮明的民族性、時代性、階級性。現今社會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生活節奏的加快,很多人將情感隱藏在心里,甚至情感世界漸漸淡漠,所以對于人的情感培養人們要更佳重視,欣賞音樂就是比較良好的辦法,音樂是理性和情感的統一,進而所表達的一種藝術形式。音樂可以向人們傳遞很多內容,比較重要的是人們可以通過音樂了解到與音樂相關的歷史、文化、民俗風情、政治等很多內容,這樣可以讓人更好的認識世界、認識音樂的美,讓人們在享受音樂的同時更高的追求精神享受。音樂可以讓人們在生活和事業中增強想象力與創造力,讓人們更加熱愛生活、熱愛事業,在生活中發現美,感受美。所以音樂美育可以運用音樂的美中的特點來提高人們的思想教育,讓人們在聆聽音樂的同時思想能受到感染和升華。
人對音樂的審美感知能力形成的體系就是音樂美育,人們通過不斷地改造自然與改造人的本質中,不斷發展才得到人的音樂審美感知能力。音樂的滲透力比較輕,可以滲透到社會不同的領域當中,比如,歷史、自然、文學、戲劇、心理、醫學、體育、科學等很多領域,音樂可以充實人們生活、工作、學習等不同方面。音樂將歷史良好的呈現,并且為社會進行服務,不斷地提升人們的精神境界。所以音樂美育與社會是緊密聯系的,音樂美育是社會發展的動力,良好的推動了社會的和諧健康發展。音樂美育是通過社會、家庭、學校相互聯系、補充、融合得到的系統,高校要重視培養學生的音樂美育,培養全方面、高質量的人才,豐富學生的文化精神生活,為社會提供良好的人才。音樂美育可以良好的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在社會和諧發展中音樂美育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在社會生活中音樂美育可以良好的培養人們的審美觀和人生觀,讓人們可以良好的進行發展,也能良好的推動社會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建設,音樂美育將德、智、體、美良好的結合在一起,音樂美育可以良好的呈現人文精神,良好的促進理論教育,并且與社會緊密相關,也能培養人們的人生觀和審美觀,促進社會和諧發展,推動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良好建設。
參考文獻
[1]郭玉紅.音樂美育對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的影響[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2010(8):101-102.
[2]李大亮.高職院校開展音樂美育必要性的理論探析[J].教育與教學,2013(10):192.194.
[3]孫雪梅.音樂美育對大學生健全人格的培養[J].學術論壇?音樂與舞蹈,2013(11):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