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克東
(西安音樂學院,陜西 西安 710061)
?
高校聲樂教學中的審美教育研究
張克東
(西安音樂學院,陜西 西安 710061)
【摘要】對學生以及教師來說,聲樂教學一方面是掌握聲樂技能的重要活動,另一方面也是審美教育活動。只有通過聲樂教學培養學生審美能力,可以充分體現聲樂教學的重要價值。所以高校聲樂教學當中,教師需要根據聲樂審美標準,主動將審美教育貫徹到教學環節。本文簡要概述高校聲樂教學審美教育的現狀,并重點探討加強審美教育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高校;聲樂教學;審美教育;現狀;途徑
審美教育是高校音樂教育有機的組成部分,教師應當主動培養學生欣賞美以及創造陪的能力。聲樂教學是音樂教育中的子系統,需要將將審美教育作為重要教學目標。不過在具體的教學過程當中,受到應試教育思維的影響,教師往往將教學重點集中在音樂表演以及聲樂技巧方面,而忽視審美教育,導致學生在的表演過程當中缺乏美育而無法真正展現聲樂作品應有的魅力[1]。
審美教育可以說是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主要途徑之一。隨著我國教育理念的轉變尤其是素質教育的落實,高校聲樂教育質量有很大改善,一些先進教育方式逐漸引入到聲樂教育的課堂實踐當中。通過相應的教學觀摩、教育實踐以及教育實習,顯著改善高校聲樂教育的質量。不過需要指出的 是,高校聲樂教學到目前為止仍未有針對性教材,曲目教學方面沿用口傳心授的模式,曲目選擇方面簡單分成“民族唱法”、“美聲唱法”以及“通俗唱法”等,而影響到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2]。同時受教學內容、課程設置、教學理念以及教學方法等因素的影響,聲樂課堂教學分關強調技能傳授與掌握,還是聲樂教學的藝術性和審美性,忽視培養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這就導致聲樂教學當中的審美教育較為滯后。
第一,培養學生藝術興趣。課堂教學過程可以說是師生互動的過程,音樂教學屬于情感教學的一種,因此高校的音樂教師需要將情感作為紐帶,來培養學生興趣。課堂教學的過程當中,需要立足在音樂教學的特殊性,將情感體驗作為中心,傳達音樂作品當中蘊含的情感,從而營造出無拘無束、自然輕松的課堂教學氛圍。此外,音樂教師需要通過優美演奏、生動講解以及范唱來激發學生內在的情感,從而調動學生聲樂學習的熱情[3]。教師要將對作品的理解與體驗傳達給學生,利于促進學生產生情感與心靈的共鳴,一方面有助于拉近師生間距離,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學生掌握理解教學內容,讓師生成為音樂學習過程當中的朋友甚至知音。在課堂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要避免過度拘謹,而應當在輕松愉快的環境當中讓學生學唱。
第二,發揮音樂表演活動價值。音樂作為一種藝術,需要借助表演博得觀眾好評,從某種意義而言,表演是音樂存在發展的形式。無論那種性質的表演,技巧以及實踐都是教學過程當中的必要環節。學生掌握技巧的程度以及實踐能力高低,對審美教育滲透程度有直接影響,對影響到學生綜合素質。因此教師需要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有意識提供指導,改善學生的音樂表演水平,實現審美教育不斷升華。例如聲樂教學的過程當中,為提高審美教育質量,教師應當在音樂表演開展前,積極指導學生掌握音樂表演作品相關信息,例如作者性格特點以及創作背景等,多角度全方位把握理解聲樂作品的信息,在具體實踐當中切身體會聲樂表現的內容、創作目標以及手法特征,從而實現各項信息的有機融合,全面完整開展表演,淋漓盡致展現音樂作品的內涵與情感,這樣一方面有利于改善學生的審美能力,另一方面有利于改善學生的鑒賞能力。這就需要教師大力開展開放性的教學活動,而非局限于具體的聲樂技巧或者是音樂作品掌握上,需要進一步指導學生理解聲樂作品,搭建審美教育平臺,最終幫助學生實現感受美向著傳播美的轉變。
第三,通過聲音技巧教學改善學生審美意識。高校聲樂教育的過程當中,無論哪方面的內容都同聲音技巧教學有一定程度的關系。在我國高校聲樂教學各環節,聲樂技巧內容方面設置專門性的集體課程,并且需要教師引導學生掌握氣息運用、發音技巧以及吐字技巧等基礎音樂技能。需要指出的是,聲樂教學組為核心內容就是聲音,音樂的魅力主要借助聲音實現表達。因此高校的聲樂教學過程當中,教師要想實現審美教育的滲透,那么就需要讓學生主動學會聲音的鑒別,讓學生真正體會并把握發音的技術,讓學生學會如何發音才可以充分展現音樂作品的情感與內涵,最終在教學過程當中誘發聲音審美的意識,鞏固聲樂教學的審美教育基礎。在這一過程當中,教師應當通過不同聲音規律以及聲音表現特征之間的有機融合,采用多元化的方法來引導學生進行切身的感受,并且針對其中的微妙之處進行總結與歸納,加強并激發學生審美意識。例如在聲樂教學當中,教師在分析講授歌曲的時候,可以指導學生分別聆聽民族唱法以及美聲唱法,然后讓學生對比分析兩種不同唱法之間存在的區別,從而感受兩種聲音各自的韻味,親身體驗不同的聲音唱法對音樂作品表達產生的影響,不斷提高學生鑒賞音樂作品的能力,在此過程當中正確認識并且理解音樂美,最終為高校聲樂教學過程當中實現審美教育的滲透奠定可靠的基礎。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日益深入,作為音樂教育的有機組成環節,聲樂教學當中的審美教育也納入到教學目標當中。音樂教師需要意識到審美教育的價值,順應素質教育的要求,在聲樂教學當中滲透審美教育,從而改善學生審美水平并豐富他們的精神生活。
參考文獻
[1]紀麗民論高校聲樂教學中審美教育的滲透[J].音樂大觀,2014,17(14):29-31.
[2]王茵東.高校聲樂教學中審美教育的滲透[J].神州(中旬刊),2014,2(7):23-25.
[3]代道康.音樂教學應突出審美教育[J].雅安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10(2):105-106.
作者簡介:張克東(1973—),男,漢族,河南信陽人, 研究方向:聲樂教學,西安音樂學院講師,本科學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