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龍
(重慶師范大學,重慶 401331)
?
淺析素質教育中音樂教育的重要性
陳建龍
(重慶師范大學,重慶 401331)
【摘要】從上世紀下半葉開始,知識就以驚人的速度向前發展,社會浪潮也隨之而來。現如今,素質教育已然成為培養新世紀人才的重要教育模式,全面推行素質教育是國家教育改革中的重要戰略性決策,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需要,也是提高我國綜合國力的必然選擇。
【關鍵詞】素質教育;音樂教育;綜合能力
“素質”的含義比較廣泛,“素質”在《辭海》中有三種解釋:第一種是白色的,單純的。第二種為本色的,不為修飾的,不做作的。第三種就是構成事物的基本成分。“質”有質地,性質,本質的意義。“素質”有狹義和廣義兩種區分,狹義的“素質”源于生理學和心理學,就是我們平常說的遺傳性質,廣義的“素質”是從教育學入手,是一個人的綜合素質,現如今我們所說的“素質教育”就是從教育學入手的,由于科技的發展,時代的進步,“應試教育”取代“素質教育”成為必然,“應試教育” 阻礙了教育的進步,使得絕大數的學生處在尷尬的狀態,教育的目的也不純粹,教師不能夠很好的因材施教,在教學內容上,“應試教育”教學內容比較難,過分的偏重學科體系,忽略了綜合性的培養,脫離了學生生活的實際,教學方法完全靠死記硬背的機械運動,讓學生承受很大的學業壓力。素質教育恰恰相反,注重發展個性,強調綜合能力培養是素質教育最大的特點。
眾所周知,音樂教育是以音樂為主要教學活動的行為,是人類社會不斷撞擊產生出的結果,它以培養社會所需的人為行為導向,它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音樂教育是以音樂為主要內容來影響人的思想感受、思維品質,增進知識發展結構的有計劃,有組織,有目的的教學手段,通過聽覺來影響人的情感的學校教育。它是普通音樂教育和專業音樂教育的綜合,當然,培養的目標也不一樣,狹義的音樂教育是指在平常生活中出現的音樂教育活動,教師通過課堂教學,把知識灌輸給學生,學生通過反復的練習來提高自己的音樂素養。音樂教育和素質教育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就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是音樂教育獨有的,無法替代的,它能夠使得學生思想上得到凈化、情感得到陶冶、身心上得到升華,素質教育對音樂教育有很大的促進教化作用,受到不同地區,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撞擊,音樂教育更加顯現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文化特征,所以,教師在上課的過程中盡量給學生講一些他們感興趣的知識給學生創造輕松、活潑、愉快的學習氛圍,在上課之余可以播放一些讓學生感受至深,身心得到共鳴的音樂作品,比如說由光未然作詞,冼星海作曲的《黃河大合唱》,另外還有《在太行山上》、《到敵人后方去》等作品都可以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相互尊重、承受挫折、擺脫困境的拼搏精神。
素質教育是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基本活動,學生受到環境、文化、遺傳的影響,各自的生理、心理因素大不相同,所以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不能用一個維度來衡量所有的學生,素質教育面向的是全體的學生,所以在日常生活中進行音樂學習的時候,我們可以進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比如有些學生節奏很好,吐字發音比較清晰,對音樂的感知力較強,對作品的處理、演唱、演奏方面都有與生俱來的理解力,我們就應該對他們的要求高一些,有些同學這方面會差一些,我們也應該采用因材施教、因人而異的方法,讓學生感受和理解音樂,具體可以從以下幾點進行著手:
(一)發掘新的教學思路,設計新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音樂創造力
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使學生主動去學習,讓學生親身參與其中,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他們能夠養成獨立思考、積極探索的好習慣,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學校應該不定期的開展各種文娛活動,積極鼓勵學生參與,鍛煉學生的膽量。
(二)盡量簡化音樂教學內容,激發學生對音樂的學習熱情
在現實生活中,除了專門從事音樂的人員之外,其他的學生是沒有必要系統地進行音樂學習的,他們只需要大概的了解。所以,音樂教師盡量不要過多的傳授復雜的專業知識,把復雜東西簡單化,簡單東西明了化,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習音樂。
(三)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和健全的心理素質
教師要以飽滿的熱情去對待每一個學生,給學生們積極傳授健康向上的音樂態度,要尊重每一個學生,點燃每一個學生對音樂的求知欲望和熱情,在緊張的學習之余,讓學生們在音樂課上得到輕松、快樂。一個優秀的教師,儀容、儀表會受到學生們的紛紛效仿,個人的做人態度會不知不覺的影響身邊的學生,所以盡量要以謙和的態度、大度的胸懷,善待每一位學生,做到為人師表。
學校是教育的陣地,是學生受教育的戰場,素質教育在當今社會的重要性越來越重要,音樂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一個方向,通過音樂教育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是非常有必要的。
參考文獻
[1]顧明遠著.推進素質教育:教育改革發展的戰略主題 [N].光明日報,2010.
[2]周世斌著.《音樂教育與心理研究方法》[J].上海音樂出版社,2005.
作者簡介:陳建龍(1989-),男,漢族,江蘇淮安人,學生,學科教學(音樂)研究生,研究方向:聲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