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娟,康瑩輝,郭天嬌,梁麗萍,李莉,姜宏偉雞西市傳染病醫院利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黑龍江雞西 158100
?
淺析老年糖尿病的個體化家庭護理
李金娟,康瑩輝,郭天嬌,梁麗萍,李莉,姜宏偉
雞西市傳染病醫院利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黑龍江雞西158100
[摘要]目的初步探討老年糖尿病患者采用個體化家庭護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針對老年糖尿病患者臨床癥狀表現,有針對性地采取全方位家庭護理措施,使患者癥狀得到明顯改善,從而預防并發癥的產生。結果 盡管家庭護理水平受條件所限,對血糖指標檢測準確性等因素對護理效果產生一定影響,通過不斷完善護理服務,能有效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生存質量。結論個體化家庭護理是未來護理發展的主要方向,在專業家庭護理方面隨著患者日益提高的不同需求,該護理模式具有十分廣闊的應用前景。
[關鍵詞]老年糖尿病患者;家庭護理措施;護理效果
社會進步及不斷提高的生活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飲食結構,這也提高了糖尿病患病可能性。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糖尿病患者將明顯增多。很多患者的臨床癥狀在治療后得到有效控制,出院后主要是在家中進行調養,因此居家控制糖尿病患者,對家庭護理措施予以規范,能夠有效控制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病情發展,也能實現對產生并發癥的預防。
肥胖者在糖尿病方面具有較高的發病率,通常伴隨高血壓及動脈硬化等一些疾病。糖尿病患者發病突然不明顯,早期沒有明顯的癥狀表現,或只產生輕度乏力、口渴,血糖指標增高幅度不大的患者應采取糖耐量試驗才能進行準確診斷。
1.1老年糖尿病
糖尿病主要是指因遺傳和環境因素相互作用而產生的特征為慢性高血糖的一種異常代謝綜合癥。世衛組織對老年人有兩個不同的劃分標準,發達國家將年齡超過65歲的群體劃分為老年人,發展中國家將超過60歲的群體劃分為老年人[1]。在我國超過60歲產生或不足60歲獲得,目前還依然存在糖尿病的患者被稱為老年糖尿病,具有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及電解質等代謝紊亂的癥狀,并在臨床中呈現出疲乏無力,高血糖及三多一少等表現。我國主要以2型糖尿病患者居多,超過40歲發病的患者,通常發病不明顯,易受忽視而一直不能得以準確診斷及早期治療,護理人員應不斷提高責任心使其盡早被發現而及時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日常生活中應由具有比較豐富的專業知識的醫護人員向患者提供相應指導,以利于患者及時了解病情并采取相應治療方法。
1.2個體化家庭護理
在國際上個體化家庭護理主要是家中對患者訪視的人員與家庭之間進行互動,主要是為客戶健康狀況的有效改善,對患者了解社區衛生資源提供相應的協助,使患者自理能力得到不斷增強。我國主要服務對象為家庭,工作方法也遵循規范的護理程序,以確保家庭護理活動得以實施。醫護人員與患者及其家人共同參與,采取全方位的家庭護理方法,長期控制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病情發展并預防并發癥的產生[2]。
2.1實施個體化家庭護理的主體及服務對象
實施主體主要有比較正式及非正式的支持系統兩部分,前者涉及醫護人員的家庭護理服務團隊,主要實施者就是護士;后者涉及患者家庭及鄰居等,按照社區、患者、家庭健康及亞健康人群構成的家庭護理對象,關系到人的生命及其全過程[3]。
2.2個體化家庭護理服務內容
主要是觀察患者病情,服務對象與實施主體進行合作,護理基礎知識、護理咨詢、技術指導及相應干預措施,心理護理等內容。有學者指出家庭健康護理及病床護理是家庭護理中的兩個主要內容,家庭健康護理也就是醫院對進行上門服務,在專業人員指導下采取自我護理方法。家庭病床護理主要是為臥床、患有慢性疾病及存在身心障礙的患者指導健康保健及提供治療護理方法[4]。因醫療條件有限,此方面服務還有待于日后進一步完善。在飲食方面應有效實施,若不能嚴格控制膳食結構,任何藥物治療方法也難以控制糖尿病的發展。在確定膳食結構過程中應與老年糖尿病患者交流,尊重患者飲食習慣,對攝入熱量標準嚴格控制。應多食用植物油制作的食品,主食應多樣,適宜食用玉米、糙米等粗纖維食物。動物內臟等高膽固醇食物應嚴格控制,膳食結構應嚴格按照醫生要求,每日定時定量飲食,不可暴飲暴食。
3.1個體化家庭護理現狀
目前患者對此方面內容的認識程度還有待于提高,并與非專業家庭護理相混淆。目前,個體化家庭護理教育的發展相對不快,尚未采取家庭護理的專業化教育,也沒有達到較高的普及程度,還需進一步健全政策法規。老年糖尿病患者主要采取的個體化家庭護理模式還不夠完善,由護理人員評估其疾病狀況及心理狀態,據此科學制定護理目標,規范實施護理步驟,評價護理效果。但其優勢也比較明顯,個體化家庭護理與不斷轉變的醫學模式相符,對于普及醫學科學及保健知識比較有利;利于普及醫學科學及保健知識等;使護理專業領域得到不斷擴展。護理過程中應對老年患者的生命體征、精神狀態、血糖或尿糖等指標的變化幅度進行嚴格監控,若發生突發情況應及時告知醫生,以便于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處置。
隨著老年糖尿病患病比例的逐漸增高,在治療護理方面突出了個體化家庭護理的充當作用。可結合糖尿病病情對行為計劃進行制定管理,與普通糖尿病患者護理存在的區別在于:一是老年糖尿病患者應重點確保日常生活消耗及其它慢性病的損耗,要求食物應多樣化,攝入能量應降低,定期參與一定的體力活動,提高患者的生活積極性。二是對患者實施健康教育前后在控制飲食、監測血糖指標變化等方面存在明顯差異。醫護應與老年患者文化水平及家庭條件進行綜合考慮,控制血糖指標達到穩定性,減少產生并發癥的可能性。三是因老年糖尿病患者具有較長的病程,病痛折磨等方面增加了老年患者的心理負擔。所以,對患者及其家人應有針對性地實施心理疏導,進而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3.2個體化家庭護理需求
在臨床治療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過程中,因一些老年人不具有較高的知識水平及較高的認知性等原因,家庭護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具有關調查數據及對患者家庭護理效果的評價,可發現糖尿病患者實施家庭護理管理可使其病情得到控制,患者也將減輕痛苦。個體化家庭護理與院內護理不同,在護理對象、環境及設施資源方面,隨患者不斷變化的生活環境而存在一定區別,這需要患者及其家人提高生活信心,與醫護人員積極配合,才能促進老年患者糖尿病的有效控制[5]。
患者及家庭不具有較高的糖尿病護理知識水平;血糖指標檢測不準確;并發癥難以及時發現并采取有效措施進行預防;難以良好地按照醫生要求用藥等[6]。將防治糖尿病由老年糖尿病患者及家人進行主動承擔,才可實現對血糖指標控制的有效配合。
為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個體化家庭護理的效果,使其護理質量及生活質量明顯提高,可采取以下措施:對社會保障機制不斷健全,政府提供支持和法律保障。政府支持可促進家庭護理的發展,國外很多實例都表明在護理模式方面,無需患者花費較多費用,即可得到全方位的家庭護理服務。而結合我國國情,應采取普及慢病保險并提高規范性予以實現。在行政及衛生部門支持下,醫護人員及社區衛生人員采取干預措施對于糖尿病患者及家庭護理具有重要作用。家庭護理機構不斷健全,為老年糖尿病患者提供多元化的家庭護理服務。這是目前的發展趨勢,應使醫護的主動作用充分發揮。不同患者不具有相同的護理需求,家庭經濟狀況、病情都是對護理需求產生影響的因素。因此,應結合目前條件,逐步形成符合我國實際的家庭護理體系,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護理水平。
總之,個體化家庭護理在實施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到社會發展實際,作為護理發展的一個主要趨勢,隨著患者不斷提高的專業家庭護理需求,其應用前景將十分廣闊。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個體化家庭護理服務目前還有待于逐步完善,應結合老年糖尿病患者實際情況,對個體化家庭護理服務不斷予以完善,才能為老年患者提供所需服務。在關愛患者健康,使患者生存質量不斷提高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劉建華.糖尿患者的家庭護理措施[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3,9(12):85-89.
[2]葛一音.國內外家庭護理現狀及分析[J].護士進修雜志,2014,5(11):99-102.
[3]馬翠榮.家庭護理現狀與進展[J].現代護理,2013,5(8):69-73.
[4]胡娜.我國家庭護理現狀[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5,7(8):53-57.
[5]羅翠花,張海珍,鄧偉嫻.糖尿病患者社區家庭護理需求現狀調查分析與對策[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3,5 (12):118-122.
[6]劉靜.糖尿病病人的家庭護理模式探討[J].中國醫藥指南,2013,7(16):59-62.
[中圖分類號]R58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4062(2016)06(a)-0192-02
DOI:10.16658/j.cnki.1672-4062.2016.11.192
收稿日期:(2016-03-15)
[作者簡介]李金娟(1971-),遼寧寬甸人,本科,主管護師,研究方向: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