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俐,來萌婧
(1.天津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天津 300070;2.天津市健康教育中心,天津 300171)
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畢業實習調研與分析
高 俐1,來萌婧2
(1.天津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天津 300070;2.天津市健康教育中心,天津 300171)
對醫科大學公共事業管理專業(衛生事業管理方向)62名本科畢業生進行實習后問卷調查,發現實習中存在的問題,進一步提高我院該專業實習管理和教學水平。
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實習;調研
隨著我國政府體制改革、經濟體制改革、組織管理體制改革,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成為一門逐漸走向成熟的專業。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旨在培養具備現代管理理論、技術與方法等方面知識以及應用這些知識能力,在文教、體育、衛生、環保、社會保險、藝術等公共事業單位的行政管理部門從事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1]。從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來看,實習這一環節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畢業前實習是整個教學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2],綜合應用所學知識解決醫療衛生事業管理中的實際問題能力和進行科學研究訓練的重要環節,為學生今后的工作和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我院自開設該專業以來,已培養了7屆本科畢業生,在醫療衛生各個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本次研究對象是我院近兩年公共事業管理專業(衛生事業管理方向)的本科生,在其實習結束后通過發放調查問卷了解實習情況。共發放調查問卷62份,收回62份,有效62份,對調查數據使用SPSS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2.1本科生畢業實習安排
我院將衛生事業管理專業本科生畢業實習安排在每學年第一學期后10周,學生分布在三甲醫院、市(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6個單位,在各行政及業務科室實習。畢業實習實行雙導師制,即由校內安排一名具有副高職稱的教師作為實習管理導師,實習單位安排具體負責人員統一管理實習,并按我校實習計劃要求安排科室,由專人帶教指導實習。學生每周完成實習內容并記錄,最后完成實習小結,由帶教教師書寫實習評語,給出實習成績,記入學生檔案。
2.2調查問卷統計結果
實習學生共62人,其中在醫院實習占70.96%,疾病控制中心占29.04%。
(1)表1數據顯示,學生最希望去的實習單位為醫院,占37.09%;其次是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占29.03%;沒有學生希望在校本部實習。
(2)表2顯示學生對實習的滿意度,2011級學生明顯高于2012級學生。我們分別要求學生對帶教教師的組織協調能力、實習輪轉、就業能力影響、所學專業關系、積累社會經驗、實習所占整體課程比例、午餐、交通等進行評價,兩級學生比較無顯著性差異。說明大多數學生對實習安排較滿意。

表1 學生希望去的實習單位

表2 學生對實習的滿意度(%)
(3)學生認為理論課的實用程度從高到低前10位分別為:管理文秘學、醫院管理學、管理計算機系統、管理心理學、衛生統計學、醫療保障學、預防醫學概論、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衛生事業管理學、基礎醫學概論。
(4)學生認為實習過程中最缺乏的知識為計算機操作、辦公自動化應用、統計軟件應用,其次是醫學基礎知識,而醫療保障知識和衛生政策法律也是學生希望補充的知識。
(5)學生認為實習中最大的收獲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其次是人際溝通能力提高,計算機辦公自動化能力提高。可見通過實習,學生的實際工作能力、就業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6)學生遇到的最大困難是時間安排不協調。此外,實習單位路途遠,路費、餐費花銷多,專業知識不足、設備不熟,不能獨立完成工作,也是一些現實問題。
我院對衛生事業管理專業本科生畢業實習非常重視,安排在每年的最后兩個多月,此時正是事業單位年終考核、總結之際,便于學生在行政部門接觸更多的工作內容。學生實習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困難和問題,經過本次問卷調查,我們了解了更多具體情況,為今后制訂更詳細的計劃提供了科學依據。
(1)實習安排基本滿足學生需求,由于在校本部學習了4年,學生都希望在10周的實習期間多接觸社會,增長實踐經驗,為今后工作打下良好基礎。
(2)學生對實習安排基本滿意,2011級學生滿意率高于2012級學生,但各項目調查結果兩個年級未出現差別,總體滿意度達76.70%。隨著就業壓力的增加,學生的實習要求不斷提高,希望能延長實習時間,多次實習,理論課程中穿插實習,減少理論課程;希望理論課附帶實踐內容,理論課教學與實踐密切結合;希望多開設具有實踐運用的課程,調整理論課比例,實習課加入精髓,臨床課增加實踐;增加管理類課程,增加醫療保障、管理信息系統課程;增加醫學類知識,使專業課與臨床課平衡,理論與實踐平衡。
(3)四年制衛生事業管理專業學生在最后一年除了畢業實習,還面臨各種考試,一部分學生準備考公務員,另一部分學生準備考研究生,還有一部分學生準備就業考試等,這都會與實習時間發生沖突,占用學生的時間和精力,必然影響其實習效果。為了給學生提供一些復習時間,盡量選擇考試較少的時間安排實習,并與基地教師協商完成實習任務。
(4)適當調整理論課程,對于學生需要的課程更加重視,對于缺乏的課程給予補充,使得理論密切聯系實踐,學以致用,完善該專業課程設置,協調理論課和實習之間的關系,提高該專業畢業生綜合能力。
(5)實習學生被安排在6個實習單位,平均每個科室1~3名學生,由于各實習單位在地理位置上分散,難以對學生進行集中管理。為此,我們完善了實習帶教制度,進一步了解實習學生各方面情況,加強與基地帶教教師、學生的溝通聯系,做到有困難隨時解決。
總之,我們對學生反饋的內容進行總結,在實習工作中完善管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將理論課程與實踐計劃相結合,培養出更優秀的公共事業管理人才[3,4]。
[1]張屹立,何雪芳,蔡旺,等.衛生事業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知識與能力結構現狀調查[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13(4):285-287.
[2]劉憲亮,呂曉麗,邢鵬飛.衛生事業管理專業畢業生跟蹤調查分析[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5(5):33-34.
[3]魏晶晶,呂新.衛生事業管理學科構建和路徑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4(12):134-135.
[4]羅桂華,劉苗.衛生事業管理本科專業建設探索[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5,14(15):197.
G424.4
B
1671-1246(2016)23-01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