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明忱,李慶華
(1.黑龍江農業工程職業學院,哈爾濱 150088;2.哈爾濱理工大學,哈爾濱 150080)
?
哲學視角下高職院校學生就業困境對策分析
石明忱1,李慶華2
(1.黑龍江農業工程職業學院,哈爾濱 150088;2.哈爾濱理工大學,哈爾濱 150080)
摘要:本文在深入分析影響當前高職院校學生就業的各種因素的基礎上,分別從國家宏觀政策、高職院校自身教育教學改革、學生自身等方面探究了破解當前高職學生就業困境的途徑,對于當前高職院校面對日趨激烈的就業形勢,利用外部有利優勢和自身的內部優勢進一步搞好學生就業工作,提升就業質量具有一定的啟示意義。
關鍵詞:高職;就業;對策
1高職院校學生就業困境表現
1.1客觀外因制約
《全國職業教育工作專項督導報告》顯示,高職高專畢業生就業令人堪憂。在就業市場上由于受學歷思想的影響,擁有碩士及其以上學歷的畢業生占有很大的優勢。而擁有本科學歷的又比只有??茖W歷的占據著優勢。加之2008年后我國經濟增長放緩的影響,使得本來舉步為艱的高職就業變得更加困難重重。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1大學生就業基數變大,就業崗位增長放緩
1998年高等學校擴招后,大學畢業生人數大幅度增加,截止目前,未就業人數逐年累積量約達800余萬人。從近幾年數據來看,2008年在崗職工11515萬人,增加88萬人,增長0.8%。而同期全國高校畢業生分別比上年增長22.9%。2008~2014年城鎮單位6年新增就業崗位912萬個,其中能夠提供給大學生的崗位不足16%。
1.1.2就業市場出現層次差別,就業歧視嚴重
現在用人單位選人越來越挑剔,不但要選學歷層次、專業、性別,還要看長相、身高等,各種就業歧視案例時有發生。有些用人單位不顧自身情況,盲目追求高學歷,提高選招錄用標準,重學歷而輕能力也有的用人單位動輒要求求職者2~3年的實際工作經驗,而應屆大學畢業生則往往因缺少實際工作經驗而被拒之門外,導致普通大學生就業門檻提高。
1.1.3社會、經濟雙重制約
其一,經濟發展因素。經濟全球化對大學生就業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其二,社會綜合因素的影響。不良社會風氣一定程度上造成的現實困惑不斷沖擊著青年人的認知,促使部分大學生對現實就業失望、懷疑乃至否定。
1.2主觀內因驅動不足
大學生畢業自身存在的問題也造成了的就業難,現在許多大學畢業生無視社會現實,思想中存在著不合時宜的就業觀念和職業價值取向,盲目自信,期望目標過高,這就直接造成了其就業難,主要表現為下面幾個方面。
1.2.1以自我為中心的價值觀
當代大學生突出個體本位,崇尚自我,追求自我價值的實現,大學生價值觀的這種變化使得他們在對現實社會現象的認識和理解上,往往從個人的實際利益出發,但由于社會閱歷淺,尚未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對社會、生活、職業的認識和理解缺乏遠見和深刻的目光,造成就業認知的直觀化、淺表化,職業評價功利化。
1.2.2情感心理的波動性
由于大學生處于人生成長時期,心理機制尚未成熟,人生觀與世界觀也不完善,很難形成相對穩定、相對統一的心理認知,表現為忽而狂熱,忽而冷漠;忽而情緒低落,忽而滿腔熱情;“得意”時會激情飛揚,“失意”時則心灰意冷。受此影響出現就業上的搖擺不定。與情感波動相聯系的是情感矛盾,即就業情感的矛盾狀態。
1.2.3自身能力與社會需求的不符
由于專業等各種客觀因素限制及大學生自身的原因,其能力結構、知識儲備難以適應社會現實需求。另外,就業不僅僅是對專業知識的考驗,同時也對大學生心理素質、人際交往能力求職技能等綜合素質提出了要求,部分學生社會經驗較少,在求職過程中不能完美地展現自己,人際溝通、交往能力欠缺,以想象自我代替現實自我,在擇業、就業中處處碰壁。
2高職院校學生就業困境解決途徑
構建和諧社會,必須從根本上改善大學生的就業環境,促進大學生就業,保證未就業人數在合理控制范圍。大學生就業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政府、高校、大學生及家長共同努力解決。
2.1政府層面
首先,政府職能部門應制定相應的政策法規,進一步完善就業市場體系。建立健全各項法律法規,將就業市場規范化、制度化,把畢業生的就業工作納入日常工作范圍。其次,轉換經濟增長方式,擴大就業崗位和需求。大力發展服務業和第三產業,充分發揮政府職能部門在促進就業中的重要作用,協調就業與產業升級的相互促進,努力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不斷增加對大學生的有效需求。最后,各方聯動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以創業促進就業。
2.2高校層面
高校教育應面向社會、面向市場辦學,根據市場需求及時合理地調整學科結構和專業設置,縮減專業設置不科學、不合理、教學質量不高的學校和專業招生人數,其他專業要交給市場自主調節,跟著市場走,這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了大學生畢業時出現較大的供求失衡。積極探索和完善大學生就業信息平臺。使學生通過構建就業網站,獲取就業信息,得到就業指導和就業咨詢,促進就業工作信息化,進一步提升大學生就業率。
2.3學生層面
首先,轉變落后陳舊的就業觀念,樹立新的就業觀。從社會和市場實際出發,拋棄所謂的“社會精英”情結,樹立正確、客觀實際的就業觀。大學畢業生應根據自身的特點和專業特長,樹立事業意識和奮斗意識,勇于到基層去鍛煉自己,挖掘潛能,逐步實現“先就業、后擇業、再創業”的擇業策略。其次,提高自身專業和綜合素質,掌握就業主動權。大學畢業生應清醒地意識到“優勝劣汰”的市場競爭規律,樹立危機感和競爭意識,著力提高個人能力、專長和素質,養成良好的團隊精神合作意識,煉就過硬的本領,這樣才能在激烈的就業競爭中占據主動地位,謀取到自己理想的職位。最后,依靠自身實力實現自主創業。大學畢業生要因地制宜,找準商機,發揮自己的一技之長,走出一條自主創業之路。自主創業不僅解決了自己的就業問題,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同時也為社會上更多的人提供了新的就業渠道,有力地緩解了社會就業壓力。
參考文獻:
[1]王曉巖.建立全程就業指導體系提升大學生就業競爭力[J].現代教育科學,2008年3期.
[2]張海蘭,周玉斌,張秀麗.影響高校畢業生就業的因素分析[J].中國城市經濟,2005年8期.
[3]牟鐘玉.淺析大學生就業困難的原因及指導對策[J].出國與就業(就業版),2010年21期.
(編輯趙欣宇)
Analysis on the Countermeasures of the Students’ Employment Dilemma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hilosophy
SHI Mingchen1,LI Qinghua2
(1. Heilongjiang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Vocational College, Harbin 150088, China;2. Harb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rbin 150080, 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various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employment of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ways of solving the problem of the employment dilemma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separately from the national macro policies, teaching refor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themselves, and so on. For that the current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re facing increasingly fierce employment situation, further improve the students’ employment by using both the external and internal advantages, which has certain enlightenment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mployment.
Keywords: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employment; countermeasures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碼:1672-0601(2016)01-0094-02
作者簡介:石明忱(1979—),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德育教育。
基金項目:黑龍江省教育廳高職高專院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就業導向背景下的高職院校德育針對性研究》課題編號:12525070
收稿日期:2015-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