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桂俠
(吉林省公主嶺市響水鎮中心小學校)
小學數學教師如何根據學情開展教學
◆孫桂俠
(吉林省公主嶺市響水鎮中心小學校)
在小學階段數學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教師要對于教學方式進行改進和創新,結合學情來開展相關教學工作,深入把握學生的具體情況和個性特點,從而更好地提高整個教學活動的有效性。就小學數學教師如何根據學情開展教學工作的相關思路,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小學數學 學情 教學思路
小學階段數學課教學的開展,一直是小學教學活動的重點,同時也是廣大數學教師所探索的一個重要課堂。相對于其他學科,數學學科的學習過程具有更高的難度,并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要求更高。要想真正地提高數學教學的整體效果,教師就要對于學生的學習情況、身心特點、認知規律等進行深入的了解,結合學情來開展教學工作,讓教學活動的開展更具有實效性。不同的學生自身的能力與個性特點都存在很大的差異性,針對于這種差異性,教師要予以高度的重視,將這種“學情”作為重要的課堂教學資源來進行利用。本文就對于小學教學活動中,教師如何更好地結合學情來開展相關教學工作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第一,備課階段對學情進行深入的了解。在開展教學之前的備課階段,教師要對于學生的具體情況和需求進行深入的了解,對于教學方案進行科學的制定,提高教學工作的開展有效性。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要與學生進行積極的溝通和交流,就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全面的了解。在課外,教師也要和學生家長進行相應的溝通,就學生的個性特點和愛好等進行進一步的了解。結合學的作業情況和測驗情況,對學生的知識掌握水平進行合理評估,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和差異性水平。針對于學生學習的不同情況,教師要針對教學內容進行提前評估,結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對于課堂教學的實施方案進行適當的調整,避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過于難以理解的內容,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第二,課堂教學中注意對情境的創建。在課堂教學開始階段,教師要注重對課堂情境的創建,讓學生快速進入到學習狀態之中。課堂教學中的有效倒入,需要教師對學生的個性特點和愛好進行了解,以豐富、生動多彩的情境,將課堂教學內容進行引入。小學階段學生對于外界有著很強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望,有效地引入教學情境,可以讓學生的學習過程更好地集中注意力,為后續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更好的保障。在課堂導入的過程中,教師要結合學情的反饋情況,對于導入環節進行合理的安排和制定,讓教學起點的設置更加科學,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中進行豐富的聯想,并對于知識點的學習進行更好的消化和理解,更好、更快地進入到學習環節當中。
第三,課堂教學中對學生的學情進行觀察和掌握。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觀察,通過學生的反饋情況,對于課堂教學活動進行不斷的調節,從而保證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確保課堂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例如,學生在進行一個問題討論的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對于問題的結果進行勇敢的表達。對于同一問題得出的不同結果,教師要逐一進行分析。在學生出現錯誤和知識理解不正確的情況下,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具體思路錯誤之處,對學生進行指導,掌握學生的學習動態。通過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對于學情進行深刻的把握,可以讓課堂教學效果得到更好的鞏固,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和消化效果,并且讓教師和學生之間形成更好的溝通與互動。
第四,課堂教學后做好總結與反思。在課堂教學完成之后,教師要做好相應的總結與反思。相比其他學科,數學這門學科學習中,很多知識點的聯系十分緊密,學生的學習過程要保證足夠的系統性和邏輯性,這樣學生才能形成一個良好的知識體系結構。在課堂教學中課時有限,學生的數量較多,教師難以保證面面俱到地照顧到每一個學生。在課后,教師要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相應的反思,就現階段教學中存在的一些疏忽與問題進行及時的解決和補救。總結和反思,可以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跟蹤式的把握,對學生學習中所遇到的困難和面臨的問題進行及時有效的解決。通過對薄弱教學環節的改進和強化,教師才能更加清楚地了解和掌握學生學習中的問題和不足,更好地引導學生健康成長。
總而言之,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教師要讓整個教學活動與“學情”進行有效的融合,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提高數學教學活動的有效性。在課堂教學工作開始之前,教師要對于學情進行積極的了解和反饋,并在教學活動中進行洞察與反思總結,讓課堂教學工作的開展可以更好地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學習需求,真正地將以“情”施“教”的理念進行落實,促進學生能力和素質方面的全面成長。
[1]邱曉葵.結合學情設計與把握課堂教學特色[J].藝術科技,2014,(12).
[2]白華.做好學情分析打造有效課堂[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5,(10).
[3]湯蓉.小學數學課堂導入中的激“趣”功能[J].科學大眾,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