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霞 劉曉麗
(吉林省輝南縣東街小學)
探討小學“以人為本”的教育教學管理模式的構建
◆李艷霞 劉曉麗
(吉林省輝南縣東街小學)
針對小學“以人為本”的教育教學管理模式構建的價值進行分析,主要表現在有助于促進小學生的個性發展,培養小學生的綜合素質等方面,并提出轉變教育管理理念,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發揮教師主體價值,不斷完善民主管理的模式;開展情感教育活動,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以及創設人文教育環境,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等小學“以人為本”的教育教學管理模式構建的相關策略。
以人為本 人本教育 小學教育 教育教學管理模式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對小學教育教學管理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當前的小學教育與管理過程中,需要基于學校的實際發展需求以及小學生的成長特點,加以針對性分析。“以人為本”的教育教學管理理念符合小學教育與管理的實際要求,能夠為小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學習與發展環境。文章將結合小學教育教學管理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提出一些相對思考與建議,希望能夠對小學教育教學管理質量的提升,產生一定的積極影響。
小學“以人為本”的教育教學管理模式構建,有助于促進小學生的個性發展,培養小學生的綜合素質,真正展現以人為本,人本教育的管理理念。
(一)促進小學生的個性發展
“以人為本”的教育教學管理理念下,小學生是課堂教學管理中的中心,各類教育教學管理活動均需要基于小學生的個性特點、個體化差異進行深入研究,制定針對性的管理對策。“以人為本”的教育教學管理方式能夠轉變傳統的教學管理方式中,單一的管理方法,實現小學生的個性發展,為小學生創設一個能夠充分展現自我、提升自我的平臺,對小學生的知識學習與發展能夠產生重要的影響。
(二)培養小學生的綜合素質
“以人為本”的教育教學管理方式下,更加關注小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各項教育教學活動均需要關注小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小學“以人為本”的教育教學管理方式,能夠使小學生在長時間的學習過程中,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可以通過適當的思維引導,使小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真正展現“教書育人”的價值。
素質教育理念下,小學“以人為本”的教育教學管理模式構建,可以通過轉變教育管理理念,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發揮教師主體價值,不斷完善民主管理的模式;開展情感教育活動,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以及創設人文教育環境,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等方式深入開展。
(一)轉變教育管理理念,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
傳統的小學教育教學管理活動中,多以提升小學生成績為主要管理目的。在教學管理活動中,忽視了小學生的個性特點,難以真正發揮教育教學管理的實際目的。在當前的素質教育理念下,小學“以人為本”的教育教學管理模式構建,可以轉變傳統的教學管理思想,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實現各項事物的科學化管理,保證教育教學管理的綜合效果。
學校相關管理人員需要充分認識到教育教學管理的重要價值,不但關注小學生的知識學習效果,同時也需要關注小學生的綜合能力發展情況,關注小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學校可以將“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深入融入到校園管理模式中,增強每一位小學生的主體意識。學校可以定期召集家長、教師開展民主會議,也可以邀請學生代表參與到會議中,充分聽取家長、教育以及學生的多方觀念,使各項小學教育教學管理的方式均能夠貼合于學校實際發展需求與學生發展需求,構建民主性、互動性的校園管理模式。
(二)發揮教師主體價值,不斷完善民主管理的模式
“以人為本”的教育教學管理模式下,需要充分發揮教師在其中的主體作用,實施民主化的管理模式。在小學教育教學管理活動中,學校需要在堅持“以人為本”教育管理理念下,鼓勵每一位教師參與到其中,發揮教師主體價值,不斷完善民主管理的模式。
小學教育教學管理活動需要堅持從教學中來,到教學中去的原則,真正使各項管理條例能夠為學生的學習服務,為學生的發展服務。在學校每一項重大決策決定之前,都要廣泛的征求教職員工的意見。要根據教師和學生的發展來進行決策管理,杜絕學校管理個人獨斷專行的現象。同時,學校可以定期開展職工代表大會,通過民主選舉的方式來進行決策,行使民主監督與管理的權利。
(三)開展情感教育活動,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以人為本”的教育教學管理方式下,需要充分尊重學生、關愛學生,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以學生的角度進行問題思考,真正發揮教育與管理的實際價值。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通過開展情感教育活動的方式,關注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比如,學生犯錯誤之后,教師不能急于進行批評,需要傾聽每一位學生的想法,并結合學生的問題進行耐心、細致且溫柔的引導。教師可以通過“換位思考”的方式,鼓勵學生站在他人的角度進行問題思考,使小學生自己能夠明確問題的關鍵影響因素,并能夠積極、主動的改正問題。
同時,教師還可以建立一個“周周談”的項目,在每周五下午放學前的一節課中,組織學生一同開展項目活動。學生可以自由表述自己在一周中所學習到的知識、所獲得的體驗或者得到的經驗等等。學生也可以提問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各類問題,由其他同學與教師一同進行回答,增加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
(四)創設人文教育環境,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
“以人為本”的小學教育教學管理方式下,需要創設良好的人文教育環境,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進而使每一位學生均能夠融入到校園文化活動中,形成一定的文化素養,并且為小學生創設一個展現自我才能、挖掘學生潛力的平臺,有助于小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比如,學校可以基于人文主義的視角,美化校園環境與班級環境,鼓勵學生設計班級板報,等等,學校可以開展各式各樣的主題文化活動。比如,可以在植樹節來臨之際,開展以植樹為主題的文化活動。小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才能,展現小學生眼中的“植樹節”。比如,有的小學生可以進行書畫創作,有的小學生則可以進行詩歌朗誦,等等,營造良好的人文教育環境。
以人為本,人本教育的理念,是當前素質教育理念下對小學教育教學管理的實際要求,對小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也能夠產生重要的影響。小學可以通過轉變教育管理理念,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發揮教師主體價值,不斷完善民主管理的模式;開展情感教育活動,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以及創設人文教育環境,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等方式,真正展現“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為小學生的全面發展創設良好的條件。
[1]陳漢文.開拓進取,創建職業教育生本學校——中職學校實施生本教育的實踐與思考[J].現代教育論叢,2011,(23):26-30.
[2]王慧,聶竹明,張新明.探析教育信息化核心價值取向——基于美國“國家教育技術計劃”歷史演變的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3,(13):31-38.
[3]祁萬芳.簡析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教學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校外教育,2014,(24):421.
[4]王彥喜,李晶.素質教育引導下農村小學校長在教育教學管理中所扮演的角色[J].中國校外教育,2014,(23):54-57.
[5]史鳳山.教師職業幸福感缺失的現狀、原因及培養策略——以太原市實驗小學為例[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3,(15):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