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 方,黃曉光,周 俊
(南京醫科大學醫政學院,江蘇 南京 210029)
衛生事業管理專業畢業生對學校管理的評價
陸 方,黃曉光,周 俊
(南京醫科大學醫政學院,江蘇 南京 210029)
[目的]了解衛生事業管理畢業生對學校管理的看法,為衛生事業管理專業學生的教育培養提供依據。[方法]對南京醫科大學醫政學院2014屆141名衛生事業管理專業畢業生進行調查,運用SPSS軟件對畢業生的基本情況、目前從事工作情況、對學校教學管理、實習管理和就業等方面的評價和建議進行統計分析。[結果]39.1%的學生認為專業設置不夠合理,反映教學中的問題主要是課程體系設置不合理、教學方法、手段單一、教學內容陳舊重復;28.9%的學生認為學校提供現有學習資源、輔導和支持服務不能滿足;88.3%的學生認為實習單位對于學生就業有作用,實習管理中的問題主要是實習時間短、實習管理松散、沒有在科室間輪轉;求職過程的主要問題是缺乏社會關系,專業不對口或專業面太窄、信息嚴重不足。[結論]學校教學管理中存在專業及課程體系設置不合理,教學內容、方法不能滿足學生需求等問題。應把握市場需求設置專業,改革衛生事業管理教學環節;增加校內外交流,增強學生各種能力;加強實習基地建設,嚴格實習管理和考核;加強就業指導,樹立正確就業擇業觀。
衛生事業管理專業;畢業生;學校管理;評價
隨著我國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醫療衛生機構管理崗位職業化和專業化的呼聲越來越高漲,帶來了對衛生事業管理人才需求的增長,但目前高校衛生事業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還存在一些不相適應的地方[1]。因此,如何適應社會需求,依據學生的特點,制定出適合衛生事業發展的衛生事業管理人才培養模式,對于高等醫學院校而言無疑是一個緊迫而重要的課題[2]。
本課題從衛生事業管理專業的畢業生角度開展調查,了解畢業生的工作現狀、對學校教學管理、實習管理和就業指導等方面的評價,分析學校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完善衛生事業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建議,為高等醫學院校的教育教學改革提供理論依據和實踐參考。
1.1 資料來源
2015年3月利用自行設計的調查表對南京醫科大學醫政學院2014屆141名衛生事業管理專業畢業生進行調查,回收有效問卷128份,有效回收率為90.8%。
1.2 統計方法
運用SPSS軟件,對畢業生的基本情況、目前從事工作情況、對學校教學管理、實習管理和就業指導等方面的評價和建議進行統計分析。
2.1 畢業生基本情況
調查的畢業生從性別來看,男生47人(36.7%),女生81人(63.3%);從專業方向看,衛生事業管理方向學生70人(54.7%),醫藥貿易方向學生31人(24.2%),衛生法規方向學生27人(21.1%);從年齡來看,以23歲學生最多,104人(81.3%),其次是24歲學生24人(18.7%)。
2.2 就業情況
畢業生所在單位以市級最多,其次是縣級;職稱上,由于同學們剛走上工作崗位,以初級職稱為主;超過半數的同學滿意目前的工作,大部分同學在單位從事對口專業或基本對口專業的工作,見表1。
2.3 畢業生對教學的評價
2.3.1 畢業生對專業設置合理性的評價
認為專業設置較為合理的學生有78人(60.9%),認為較不合理的為50人,(39.1%);認為不盡合理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和工作單位需求存在差距(34.4%)、專業劃分過細,就業面窄(28.1%)、專業方向較少(17.2%)三個方面。
2.3.2 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評價
學生反映教學中主要問題排前三位的分別是課程體系設置不合理(39.1%),教學方法、手段單一(27.3%),教學內容陳舊重復(21.9%)。
對于課程體系設置上,學生認為可以從增加實踐課程(46.9%)、不同課程之間的融會貫通(39.8%)、不同課程之間的比重方面進行調整(23.4%)。在教學方法上,最受歡迎的教學方法分別是案例分析(44.5%)、實地考察(41.4%)、小組討論(38.3%)。在教學內容上,學生認為應該理論與實踐結合(78.9%)、減少課程間的重復內容(46.1%)、補充新的內容(33.6%)。對學校和學院提供學習資源、輔導和支持服務的評價上,認為學校提供學習資源滿足需要的學生有10人(7.8%),認為基本滿足的為81人(63.3%),認為不能滿足的有37人(28.9%)。

表1 畢業生基本情況
2.4 畢業生對學校實習管理的評價
對于實習單位對學生就業的作用,41.4%的畢業生認為作用很大,46.9%的畢業生認為有點作用,還有11.7%的畢業生認為作用不大。他們認為實習管理中的主要問題依次為實習時間短(48.4%)、實習管理松散(35.2%)、沒有在科室間輪轉(28.9%)。
2.5 畢業生對就業的評價
2.5.1 求職最佳時間
在求職的時間上,28.1%的學生認為畢業前一年開始最好,56.3%的認為畢業前六個月開始最好,14.1%的認為畢業前兩個月開始最好,還有1.6%的認為畢業后開始最好。
2.5.2 就業中遇到的主要問題
學生反映就業中遇到的主要問題依次是專業人才供大于求,社會上對人才的需求總量減少(26.6%)、畢業生的就業定位不合理,期望值過高,擇業過于挑剔(17.2%)、就業市場不規范,“憑關系”、“走后門”等不公平競爭現象嚴重(9.4%)。
2.5.3 就業的影響因素
在就業的影響因素中,大致可分為個人因素(57.0%)、學校因素(24.2%)、家庭因素(12.5%)和其它因素(6.3%)。個人因素中,認為學習成績非常重要和比較重要的為80人(62.5%);認為實際能力非常重要和比較重要的為102人(79.7%)。學校因素中,認為所學專業非常重要和比較重要的為81人,占63.2%;認為學校的社會聲譽非常重要和比較重要的為100人,占78.2%。家庭因素中,認為家庭背景非常重要和比較重要的為67人(52.3%);認為社會關系非常重要和比較重要的為73人(57.0%)。其它因素(如運氣和機會等)中,認為非常重要和比較重要的為82人(64.1%)。
3.1 學校教學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認為專業設置不盡合理的學生占39.1%,說明專業設置上還存在一些問題,不合理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和工作單位需求存在差距、專業劃分過細,就業面窄、專業方向較少三個方面,說明學校需要在專業設置上進行深入研究和改進。
學生反映教學中的問題主要表現為課程體系設置不合理、教學方法、手段單一、教學內容陳舊重復,說明目前的教學內容和方法已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
認為學校提供學習資源、輔導和支持服務不能滿足的學生分別占28.9%、21.9%,提示學校應該改善輔導和支持服務,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資源和條件。
3.2 學校實習管理存在的問題
88.3%的學生認為實習單位對于學生就業有作用,其中41.4%的畢業生認為作用很大,表明學校應該注重加強實習基地的建設和聯系,將對促進學生順利就業起到很好的作用。
目前在實習管理中,學生反映問題主要是實習時間短、實習管理松散、沒有在科室間輪轉,可以考慮調整實習時間和輪轉科室,并嚴格管理實習生。
3.3 學校就業指導過程中的問題
98.4%的學生認為應該在畢業前開始求職,56.3%的認為畢業前6個月開始最好,說明同學們都在畢業前積極的找工作。但在就業過程中,學生反映遇到的主要問題是專業人才供大于求,社會上對人才的需求總量減少,說明經過多年的擴招,就業市場已經有飽和跡象。就就業的影響因素而言,認為學習成績重要的學生占62.5%,認為所學專業重要的占63.4%,認為實際能力重要的占79.7%,認為學校的社會聲譽重要的占78.2%,說明學習成績是用人單位重視的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用人單位非常重視求職者的能力,也很看重求職者來自的院校,希望其專業對口。認為家庭背景重要的占52.3%,認為社會關系非常重要的占57.0%,反映出學生就業中存在一些“憑關系”、“走后門”的現象。
4.1 把握市場需求設置專業,改革衛生事業管理教學環節
針對學校在專業設置和工作單位需求不相符、劃分過細,就業面窄、專業方向較少等問題,需要與用人單位進行密切的交流,切實把握用人單位和就業市場的需求動向,對于專業劃分進行更為細致的調整,如可以總結近幾年學生就業經驗將醫院經營管理專業并入衛生事業管理專業,解決經營專業學生就業面窄,專業劃分過細的問題。同時積極探討增加新專業方向的可行性,在專業設置上進一步深入研究和改進。
針對學生反映教學中的問題,如課程體系設置不合理、教學方法、手段單一、教學內容陳舊重復、輔導和支持服務不夠等,可以通過增加實踐課程和加大專業課程中的實踐課時比重來調整課程體系[3-4],通過各教研室的集體備課和交流來加強醫學類、專業基礎類、專業類不同課程之間的融會貫通;通過把握學生的心理,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和考核方法相結合,如案例分析、實地考察、小組討論相結合[5-6],平時成績考核、論文提交、閉卷考試相結合提高學生興趣;通過注重理論知識的講授與實踐結合、精選教材和集體備課補充專業前沿和醫療改革熱點內容來豐富教學手段、減少課程間的內容重復。
4.2 豐富學習資源,提供輔導和支持服務
針對學生反映學校提供的學習資源、輔導和支持服務不足的問題,學校可以通過增加圖書儲量和搜索平臺,建立網絡教學平臺[7]、慕課及數字圖書館[8],購買各種計算機輔助教學軟件或CAI,建立網絡多媒體教室[9],豐富校園網絡信息,加強與其他院校交流,拓寬師生、生生、院校之間交流的渠道,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資源和輔助條件。
4.3 加強實習基地建設,嚴格實習管理和考核
針對學生反映實習單位對于學生就業作用較大,學??梢酝ㄟ^增加實習單位數量和種類,擴大實習點范圍[10],保持與實習單位密切聯系,不斷加強實習基地建設等措施,促進學生順利就業[11]。如學院在近幾年內不斷拓展省外實習基地,在北京、杭州等地相繼建立和增加了實習單位,有效解決了因為畢業學生增加而帶來的實習單位不足的問題。
對于實習管理中存在的實習時間短、實習管理松散、沒有在科室間輪轉等問題,學校可以通過適當延長實習時間、在多個行政科室間輪轉、嚴格實習管理和考核等措施來解決[12]。
4.4 強化就業指導,樹立正確就業擇業觀
針對求職和就業過程中學生反映的社會對人才的需求總量減少;同學期望值較高;就業市場不規范,不公平競爭等問題,學校應該加強就業指導工作,及時公布各種招聘單位信息[13],積極向用人單位推薦學生[14],同時也要加強教學質量和技能培訓質量,拓寬學生知識面,切實增強學生實際能力,積極展開正面宣傳,轉變學生就業觀念,樹立正確就業擇業觀,促進學生順利就業[15]。
[1] 胡 月,顧家棟,錢東福,等.基于畢業生認識評價的某醫科大學衛管專業課程改革分析[J].南京醫科大學學報,2014,15(4):162-164.
[2] 孫曉娟,趙紅梅.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與實施[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7,26(5):161-163.
[3] 陳 菲.衛生事業管理專業“三階”課程體系的構建[J].重慶醫學,2009,39(14):1829-1831.
[4] 孫 榮,孟凡立,張 慰.論數字校園環境下高校教學資源的整合運行策略[J].現代教育技術,2012,13(5):46-51.
[5] 張 翔,夏 雪,張 亮.衛生事業管理專業學生視角下實踐教學現狀與意向分析[J].醫學與社會,2010,24(12):521-523.
[6] 楊秀玉,黃景貴.新時期我國高校實踐教學改革思考[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29(10):15-17.
[7] 施建華,馬浩統,江文杰,等.“理論-實踐-創新”三位一體網絡課程改革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學報,2015,38(4):84-88.
[8] 鹿秀英.高校移動數字圖書館建設探析[J].安徽科技學院學報,2015,32(3):112-115.
[9] 彭 飛,王 智.基于網絡多媒體教室的微格教學系統構建[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1,9(5):41-43.
[10] 李 鐵.校企合作與專業實習基地建設的長效機制研究[J].理論月刊,2015,37(1):117-121.
[11] 齊春艷.加強校外實習基地建設對提高大學畢業生就業率的分析與研究——以內蒙古民族大學動物科技學院校外實習基地建設為例[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4,2(5):80-83.
[12] 高 飛,張 挺.校外實習基地大學生管理新模式[J].經營與管理,2015,33(1):148-150.
[13] 黃春梅,高 靜.做好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思考[J].經濟研究導刊,2015,11(4):171-172.
[14] 葛 焱.基于“三情”導向的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體系的研究與實踐[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旬刊,2015,31(5):23-24.
[15] 王曉峰.論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體系的構建[J].教書育人:高教論壇,2015,29(1):6-7.
(本文編輯:謝碧鈺)
Analysis analysis on self-assessments of the graduates majoring in social medical and health service management
LU Fang,HUANG Xiao-guang,ZHOU Jun
(MedicalAdministrationSchoolofNanjingMedicalUniversity,NanjingJiangsu211186,China)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assessments on grasping knowledge and ability structure of health service management graduates so as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their education and cultivation. Methods We investigated 141 2014th health service management graduates,and collected back 128 questionnaires. Using the software SPSS,we analyzed basic information,occupation situation,self mastery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self-ability. Results 73.4% graduates worked in municipal and county level units,94.5% graduates thought the present job accord with his major87.5% graduates were satisfied with their job.23.4% graduates thought they could not master their professional knowledge,most of them thought they should master manifold knowledge,including secretarial course. Some of students thought they could not good at professional knowledge on Law,Medicine,English courses.2.5% graduates thought they should master manifold ability,some of students thought they could not good at professional knowledge on English language application ability,crisis management ability,innovative ability. Conclusions The university should intensify the teaching reform,optimize the curriculum structure,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improve the ability of students to use the knowledge,increase the opportunity for contact with society,training students adaptability.
public health of administration,graduates,knowledge,ability,assessments
2015-12-24
10.3969/j.issn.1003-2800.2016.03.012
南京醫科大學“十二五”教育研究課題:衛生事業管理專業課程體系優化研究(NY222201309)
陸 方(1978-),女,安徽宿州人,碩士,講師,主要從事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方面的研究。
R192
A
1003-2800(2016)03-0168-04
?醫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