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霞,王玉梅(河西學院醫學院,甘肅張掖734000)
高職高專藥劑學教學改革與探索*
張紅霞,王玉梅
(河西學院醫學院,甘肅張掖734000)
【提要】藥劑學是藥學專業實踐性很強的一門學科,既要有一定的專業基礎知識,又要有較強的專業實踐能力。由于藥劑學的特殊性,傳統的講授式教學的教學效果很差。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進行一些探索和實踐,通過合理設計教材內容,補充前沿知識,擴大學生的視野;采用啟發式、案例式、多媒體等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開設常規劑型的經典實驗和學科交叉的綜合實驗,培養學生全面分析問題、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斷提高藥劑學的教學效果,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應用型專業人才。
教學方法;教育改革;學生;藥劑學管理;高職高專
高職高專院校的培養目標是面向產業第一線的高技術應用型人才,要求有一定的專業基礎知識,有較強的專業實踐能力。實踐課程教學能否滿足就業崗位對學生專業知識、專業技能的高標準要求是課程教學中始終存在的問題。藥劑學是藥學專業的一門重要基礎課,主要研究藥物制劑的基本理論、處方設計、制備工藝、質量控制及合理應用等內容[1],實踐性和應用性要求非常強。由于藥劑學涉及藥物化學、藥理學、藥物分析等多門學科,知識點多且較零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容易出現枯燥、厭惡的負面情緒。傳統以教師為中心、學生被動接受的教學方法,一方面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達不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另一方面理論與實踐無法有機結合,也達不到藥學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2]。為了提高藥劑學的教學效果,實現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在教學過程中進行了以下的探索和實踐。
目前,高職高專院校的藥劑學教材,重點對常規劑型的概念、特點、質量要求、制備工藝等內容進行講解,新劑型和生產設備的內容介紹較少。制劑設備是學生在就業崗位的生產實踐過程中必須掌握的知識,是藥劑學很重要的一部分內容。另一方面,隨著分子藥理學、生物藥物分析、細胞藥物化學、藥物分子傳遞學等學科的發展、滲入及新技術的不斷涌現,常規劑型的學習已不能適應醫藥行業快速發展的需求,對新劑型、新技術的掌握勢在必行。因此,在教學內容的設計上,應遵循“基礎性、發展性知識為主,一般性知識為輔”的教學原則,將教材中常規劑型的理論知識和現代生產技術的前沿知識有機結合,使課程內容既有基礎性又具備先進性,開闊學生的視野[4]。對于理論性強、實際應用少的教學內容可適當壓縮,學生了解改進劑型和新劑型的相關內容即可。除了課堂教學外,還要鼓勵學生課外時間通過網絡等多種渠道,查閱最新資料,補充教材內容的不足。
2.1注重歸納總結藥劑學涉及學科廣、內容零散、系統掌握難度大,歸納總結可以使藥劑學知識點系統化、直觀化、邏輯化,加深理解和有效記憶。通過歸納總結用框圖的形式將主要劑型生產工藝的相關知識點有機聯系起來,作為教學的主干線,為學生梳理相關知識,有利于學生溫故而知新,提高學習效率。
2.2教學方法多樣化根據教學內容,教師可在傳統的講授式教學方法的基礎上,應用其他多種教學方法,取長補短,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性,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和水平[5]。
2.2.1啟發式教學啟發式教學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客觀規律,引導學生主動、自覺地掌握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6]。藥劑學中涉及的常規劑型有十幾種,學生在學習時容易混淆,感覺難記憶。在授課過程中采用啟發式教學方法,引導學生主動思考,避免讓學生死記硬背,學會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記憶,使已有的知識水平不斷擴大[7]。
教師在講授生活中常見劑型時,采用問題啟發法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激發學生對藥劑學的學習興趣。例如,在講解片劑之前,先讓學生思考一下:在常見的感冒病中,服用過哪些藥物,其中哪些是片劑,這些片劑在藥效和服用方法方面有什么不同,圍繞著這一問題引導學生積極思考,開展片劑的教學,與學生進行這種互動交流,可明顯提高教學效果。在講授內容相近或相關的章節時,采用對比啟發法,比較案例的異同點,從而簡化內容,學生在接受新知識的同時鞏固了原有的知識,增強了學習效果。例如,顆粒劑和片劑2種固體劑型在制備工藝的內容上互有異同,相同點是二者都要進行粉碎、過篩、混合、制顆粒、干燥、整粒、總混等操作,不同點是片劑還要繼續進行壓片操作。通過對比,鞏固了顆粒的制備操作,又接受了壓片的新操作,擴展了知識面。
2.2.2案例式教學根據教學內容,教師可以以生活中的常見劑型實物、案例為教學材料,組織學生學習、討論,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緊密地聯系起來,培養學生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5,8]。例如,教師可以“華源欣弗”事件為例講解滅菌法內容,先對該事件進行回顧,讓學生知道事故原因是廠方未嚴格按批準的工藝參數進行滅菌,從而使學生深刻地意識到藥品的安全性問題與人的生命息息相關,為以后學習滅菌方法及驗證滅菌可靠性參數做好鋪墊。
教師還可以在課后要求學生自行查找某一制劑的處方,要求學生結合理論知識分析處方組成,設計制備方案,寫出制備的具體步驟、注意事項、可能出現的問題及解決辦法。從而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綜合應用知識的能力及創新思維能力。
2.2.3多媒體教學藥劑學的內容多又零散,僅僅運用文字、圖表、圖片等方式,很難清晰講解各類物料、機械設備和單元操作。而借助多媒體在課件中插入劑型、生產設備的圖片,采用Flash動畫、視頻等方式演示生產設備的工作原理和制劑生產工藝流程,大大縮短授課時間的同時,還使學生對制備過程和生產設備產生直觀而深刻的印象,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教師還可以與藥廠或醫院制劑室合作,拍攝與實際生產相關的教學錄像,將常規劑型制備的批量生產過程和生產設備等內容直觀地展現在學生面前,解決了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問題[9],增加理論知識在就業崗位的實用性。
只灌輸書本知識而不重視實際操作能力的傳統培養方式早已不符合社會發展的需求。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既要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更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為達到這一目的,藥劑學實踐教學應該隨著現代藥劑學的發展和人才需求特征,合理設計實驗內容[10]。根據實驗室條件,篩選出一些常規制劑中的經典實驗,訓練學生規范、熟練地進行基本的單元操作。在此基礎上努力創造條件,開設一些新劑型實驗,如緩釋制劑、滴丸、微球、微囊、固體分散體的制備,進一步提高學生全面分析問題、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開拓學生的視野。
另外,還應增設一些多學科交叉的綜合性設計實驗,整合包括藥理學、藥物化學、藥劑學、藥物分析在內的多學科實驗資源,充分利用藥學實驗資源。例如,開展阿司匹林的綜合實驗,要求學生先合成阿司匹林原料藥,再進行原料藥分析、藥理實驗,而后制成片劑劑型,最后對制備的阿司匹林片劑進行質量檢查。這一綜合實驗,能讓學生深刻而直觀地掌握藥品研發的整個過程[11]。
在藥劑學的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掌握教材,還應熟悉相關專業的知識,了解本專業及相關專業的科研和生產實踐的最新進展,從而不斷在實踐中完善教材內容,改革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轉變為自主學習,不斷提高藥劑學的教學效果,培養符合社會發展需求的應用型專業人才。
[1]張琦巖.藥劑學[M].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1.
[2]徐靜.藥劑學教學中應用PBL教學法結合案例教學法的初步探索[J].衛生職業教育,2014,32(21):40-41.
[3]高鵬飛,尹愛武.藥劑學教學探索與實踐[J].西北醫學教育,2012,20 (3):527-529.
[4]尹桂華.藥劑學教學的改革與發展[J].中國藥房,2012,23(4):381-382.
[5]楊宜華,趙子明,杜倩,等.多種教學方法在藥劑學教學中的應用[J].繼續醫學教育,2014,28(6):70-71.
[6]劉珍寶,劉艷飛.啟發式教學與形成性評價相結合在藥劑學教學中的實踐與研究[J].廣東化工,2015,42(19):175.
[7]李穎寰,崔國輝.提高藥劑學教學效果初探[J].藥學教育,2013,29(6):18-20.
[8]宋玨,陳飛虎,湯繼輝,等.案例式、探究式、基于問題式教學法等方法在藥劑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外醫療,2013,32(15):126-128.
[9]鄢海燕.藥劑學教學改革與探索[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24):742-743.
[10]王建筑,郝吉福,李菲,等.藥劑學實驗教學改革的探索與體會[J].西北醫學教育,2012,20(2):337-340.
[11]王秀,張勁,邢蓉,等.藥劑學教學改革探討[J].現代醫藥衛生,2013,29(7):1092-1093.
10.3969/j.issn.1009-5519.2016.07.055
C
1009-5519(2016)07-1096-03
河西學院教學研究基金資助項目(HXXYJY-2015-015)。
(2016-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