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夢思
(河北科技大學,河北 石家莊 050000)
建筑環境空間綠化分析
趙夢思
(河北科技大學,河北 石家莊 050000)
摘要:城市中高層建筑規模逐年加大,建筑數目也逐年增多,這是受到城市化密集度的影響。高層建筑在空間上,受到外部場地影響。因而本文主要概述高層建筑環境中產生的綠化定位和定位困境,并提出應對困難的主要方式,通過探討提出各項改進意見,提升這方面的思考和實踐。
關鍵詞:建筑環境;空間綠化;作用
高層建筑物的環境空間定義主要涉及范圍是外部場地的綠化、中庭的綠化以及屋頂的綠化模式。現在城市化發展進程中,高層綠化是不可規避的一項內容,因而其綠化空間的整體重視度也越來越高。
1建筑環境空間綠化的重要作用
1.1提升環境質量。城市的快速發展,人口數量逐年增大,同時汽車等交通工具不斷增多,所以人們日常生活空間內噪音必然會加大,這會在客觀上影響整個環境舒適程度,因而為減少這部分噪音,要借助于建筑空間綠化,特別是建筑屋頂綠化效果更為明顯。對于消除噪音意義重大。城市中汽車尾氣的大量排放,讓城市中出現很多有害氣體,這些粉塵和重金屬物質,會制約城市的控制質量。通過在城市中加入綠色讓控制潔凈,能夠改善污染效果。
現在城市經濟中建筑物有較大的密集程度,很多城市中的生物,例如鳥類或者昆蟲已經沒有覓食空間和休息場地,此情況如若不加以重視那么會日益影響城市的生態系統。建筑屋頂花園可以給城市中的生態系統提供棲息地,雖然說是將他們原來的棲息地抬高,但是對于他們來說起碼有安身之地,也能保持他們種群的發展,確保城市生態系統正常發展。
1.2獲取經濟效益。環境遭到破壞以后,空氣中酸雨的Ph值也隨之降低,導致臭氧層邊薄,地球上會受到更多的紫外線輻射,晝夜的溫差也開始加大,這在客觀上會削減建筑屋物的壽命,通過綠化建筑的屋頂,讓酸雨能夠滲入到泥土中,對酸雨進行中和,將泥土覆蓋建筑物的軀體,避免建筑物受到日光暴曬,減少溫度的極速變化。這是減少樓板出現膨脹和收縮的關鍵步驟,可以減緩樓板裂縫的出現。
城市的發展與城市的整體形象有聯系,所以要想建立良好的城市形象就要給城市建立綠化。如若城市形象良好就能給人留下好的印象,游客在這個過程中就會流連忘返,喜歡這個城市,甚至還會介紹朋友來這個城市游玩,在無形中加大城市的隱形收入,城市的很多部分妝點要依靠建筑環境的空間綠化,城市將環境看成是綠色的花園,不但能增設環境在游客心中的印象,更能給居民帶來良好的生活心情,城市認同感也會增大。
2建筑環境空間綠化設計的難點
2.1外部環境空間光照不足。受到高層建筑獨特性的影響,很多高層建筑受到遮蔽的影響,導致高層建筑的外部場地有著比較短的日照時間,這將不利于滿足植物生長的需求。很多例子都能證明,高層建筑與場地光照有著較大的關聯性,這一關聯性主要體現在集中分布的場地空間內。
2.2外部環境空間利用不足。我們都知道,高層建筑物有著復雜的功能性,所以這一過程中衍生出諸多問題,比如外部環境空間出現內管線埋設的問題,數量較大,因而要好統籌管理。還有在空間內需要建立高等的消防設置,其中主要包括登高消防區、消防通道和消防水池等。在地下的停車場要分布者大量的通氣孔和架空層。以上的諸多因素,都會影響高層的空間綠化環境。
2.3外部環境空間小氣候差。高層建筑的特殊性,會導致高層建筑物中風速和風力倒向一邊的情況,所以這就是引起城市“熱島效應”的關鍵,在熱島效應中內部的溫差、溫升等問題,也是綠化過程中不能忽視的重要問題。
3建筑環境空間綠化設計指導
3.1樹立科學的設計思想。指導思想中需要重點考慮高層建筑物的影響因素和特殊屬性,本文主要的介紹內容是建筑環境空間綠化設計等相關問題,設計時本著“精品園林場地”的指導方略,這是取代高層建筑物環境空間綠化的要點。高層建筑是現代社會發展的重要產物之一,通過高層建設居住環境,減少占地面積,是城市化進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步驟。因而獲悉高層建筑中人員比較密集,因而高層建筑物中更需要人物化內容滲透,現在很多人將高層比喻成“混凝土沙漠”,究其實質就是這類建筑物背離綠色自然。所以在建設高層建設物空間環境是要在綠化規劃中設計甚至利用好每一寸的綠地,并要融入以人為本的設計要點和原則,讓高層建筑物的綠地空間達到最大化。
3.2解決建筑環境空間綠化矛盾。高層建設物規劃時需要優化技術創新,開展科學合理的規劃,解決城市高層建筑中的主體矛盾。其中實現建筑的前提為合理規劃、場地特征變化分析,結合場地的布置區和功能區。例如設計時可以在消防區域做移動式的容器栽植,結合場地的環境開展綠化,同時要求綠化形式適應場地氛圍。技術創新主要就是要把高層建筑物的屋頂綠化技術直接融合到建筑物的空間內容,在空間內部做好綠化設計和綠化規劃,并計算出架空層地面產生的荷載壓力,盡量的將可能化區域架空,可以試著在承重柱上部栽種灌木,讓上層空間整體綠化。
3.3實施科學綠化規劃設計。開展科學綠化的規劃設計方案,主要是將空間設計成多個分類,然后在了解外部場地適應狀況的過程中,采用環境空間的綠化要點,最終的目的是設計人工自然環境。可以將雨水或者露水收集起來,進行綠化灌溉,將收集裝置連接到噴灌裝置上面,目的是節約水源浪費。綠地景觀小品也要連接在太陽能發電上面,節約電的能耗。
4結束語
城市中出現高層建筑,是體現人類智慧和生產能力的要素,同時在高層建筑中建設環境空間,也代表人們向往自然,向往綠色的生存空間。因而在設計是要求城市高層建筑中規劃的綠色空間,運用理性思維設計模式,科學的規劃和統籌,不但能夠創新設計方法和設計理念,更能在實踐論的推進中,讓城市加快綠化的步伐,這是給城市綠色明天勾畫藍圖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朱敏.論城市高層建筑環境空間的綠化規劃設計[J].農業科技與信息(現代園林),2011(11) :6-8.
[2]張雷,王聃.城市高層建筑環境空間的綠化規劃設計[J].現代園藝,2013(06) :3-6.
作者簡介:趙夢思(1991.09-),女,藝術設計建筑環境工程設計。
中圖分類號:TU98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1-1602(2016)12-0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