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玉,李嚴
(黃淮學院數學科學系, 河南 駐馬店 463000)
?
新媒體對開展高校團學工作的重要性
田玉,李嚴
(黃淮學院數學科學系, 河南 駐馬店 463000)
摘要:隨著計算機和互聯網的普及,網絡逐漸成為人們交換信息和傳播信息的重要工具,與網絡相關的新媒體也逐漸走入人們的生活,團學工作作為高校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新媒體的影響。因此,如何有效利用新媒體,已經成為當前高校團學工作面臨的新課題。本文探究了新媒體在高校團學工作中的作用,并進一步分析了新媒體背景下高校團學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而提出重視新媒體在團學工作中的作用、構建團學新媒體領導隊伍、在團學工作中合理運用社交網絡、強化網絡的監督管理等實施建議,希望以此促進新媒體在高校團校工作中的科學運用。
關鍵詞:新媒體; 高校; 團學工作
媒體是指傳播信息的介質,也是宣傳的載體和平臺。相對于傳統媒體而言,新媒體的“新”就在于它是以網絡為平臺、以互動傳播為特點,具有創新形態的媒體。由于新媒體技術在信息收集、內容形式、傳播渠道等方面的不同,社會大眾在獲取和交流信息時的思維模式、語言特點、行為方式等方面也發生了極大改變。大學生是新媒體技術使用最為廣泛、最為活躍的群體。如何認識和利用新媒體,研究新媒體對高職學生產生的影響,探索新媒體環境下高校團學工作的新途徑、新方法,顯得十分重要。
1當前新媒體應用現狀
近幾年,互聯網發展速度十分迅猛,世界互聯網普及率穩步上升,信息資源快速擴張,信息空間不斷擴展。網民的互聯網溝通交流方式發生明顯變化。一方面,微博快速崛起,目前有48.7%的網民在使用微博,另一方面,電子郵件使用率從2010年的54.6%降至47.9%。在此背景下,大學生成為信息的主要接收者、傳播者的同時,也成為了當代理念的塑造者和被塑造者。新媒體給團學工作的工作環境和對象帶來很大改變,同時也對團學工作的聚集方式和工作方法帶來沖擊,提出挑戰。
2新媒體運營的特點
2.1交互平臺多元化。新媒體是在傳統媒體的基礎之上發展而來的,加之于報紙、廣播、電視、雜志四大傳統意義上的媒體傳播工具,新媒體的應用為廣大群眾提供了更為豐富和多樣的交流互動平臺。QQ、博客、微博、微信等平臺的出現極大的拓寬了當代大學生接收和發布相關信息的途徑,一對一和一對多的信息輸送方式也有利于信息傳輸的有效性和高效性建設。并且越來越多的交互終端能夠在極短時間內迅速搶占信息收發陣地吸引群眾,據調查,收音機額用了38年才將受眾普及到5000 萬人,同樣的受眾規模電視用了13年,互聯網用了4年, 而微博只用了14 個月,這種競爭發展機制在增強科技競爭意識的同時也促進了新媒體交互平臺的功能研發和更新換代。
2.2信息內容豐富化。新媒體平臺自身擁有海量的信息搜索和儲存功能,強大的關鍵詞搜索和相關性鏈接可迅速展開豐富的信息界面,從而擴大了信息的外延,迎合了不同受眾的需要。此外,時下尤為流行的微博微信因其短小精煉的內容而頗受垂愛,微內容發展成為一種新興信息時尚潮流。
2.3控制自主化。豐富的媒體形態為大學生提供了充分的選擇空間,可以通過 QQ 了解好友動態、發布語錄心情;也可以通過微博隨時隨地秒刷輿論熱點,參與話題討論發表個人觀點:也可以通過微信接收時政新聞、關注活動詳情。受眾則可以根據個人時間空間的具體情況通過控制新媒體移動終端來篩選有效信息,滿足不同人員的個性化需求,這種完全自主化的信息選擇和控制機制為新媒體的運營疏通了信息傳輸渠道。
3新媒體環境下高校團學工作的新途徑
新媒體技術與環境對高校團學工作的內容、方式和手段等方面產生了重要影響。面對新情況,我們要把握新媒體的特性,充分發揮新媒體的優勢,將新媒體作為有效載體不斷創新和拓展團學工作的渠道和空間,提高工作實效。
4打造團學工作核心隊伍
針對新媒體的特點及對高職學生的學習生活、思維方式的影響,要求團學工作者必須轉變傳統觀念,樹立新媒體意識,不斷增強自身了解和利用新媒體的能力; 能夠及時從新媒體傳遞的信息中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從而更好地進行引導教育。
5新媒體時代為高校團學工作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5.1新媒體時代向傳統團學工作載體提出挑戰。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又讓大學生群體能夠更加直接地面對各種信息誘惑。那么如何利用“新媒體”建立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格調健康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占領信息宣傳高地,便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大挑戰。
5.2新媒體時代向團學工作前瞻性提出挑戰。高校團學工作必須要有前瞻性,只有這樣才能在具體工作中明確特定的教育對象、內容和方法,但是新媒體時代的到來打破了限制信息傳播的空間,大學生可以更加快捷的接觸到各種信息,而處在青年期的大學生們對各種信息的辨別能力不足,這就導致他們可能會被一些錯誤思想誤導。如何應對信息開放,并將其帶來的不良影響降到最低,是擺在每一個高校團學工作者面前的大挑戰。
6結束語
總而言之,網絡新媒體的逐漸深入和發展為高校團學工作的開展創造了良好的技術條件,奠定了團學工作者利用新媒介進行信息傳導的穩定平臺基礎,進一步促進了高校團學工作的新發展、微發展。對于新媒體伴隨而來的挑戰,團學工作者應當積極改善所處媒體環境,加強新媒體和團學工作的有效融合,避免新媒體所帶來的負面影響,讓新媒體為我所用的同時發揮最大效用。
參考文獻:
[1]孫凈宇.應用新媒體傳播手段開展高校團學工作的SWOT分析[J]. 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4(06).
[2]倪亞靜.對高校團學工作的幾點認識[J].
[3]伯潔.新媒體背景下高校團學工作的創新策略[J]. 高考(綜合版),2015(08).
[4]蔣磊.利用新媒體開展高校團學工作[J]. 湖北科技學院學報,2015(04).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1-1602(2016)08-0140-01
作者簡介:田玉(1995.05-),女,河南省鶴壁市淇濱區,數應1401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