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騰飛,侯亞林
(黃淮學院數(shù)學科學系,河南 駐馬店 463000)
?
淺談新媒體創(chuàng)新對團員工作的影響
晁騰飛,侯亞林
(黃淮學院數(shù)學科學系,河南 駐馬店 463000)
摘要:隨著歷史的高速發(fā)展我們進入了新媒體鼎盛的新時代,新媒體的高速發(fā)展也給人們的生活、工作帶來的各種影響。它不僅豐富了網(wǎng)絡內涵,而且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思維和工作方式。而生活在這種形勢下的大學生也從中得到了許許多多的知識、機遇與平臺。因此,我們需要對高校共青團的工作進行積極的調整。運用新媒體技術為載體,進行校園信息素養(yǎng)教育和網(wǎng)絡文化建設。
關鍵詞:新媒體;團員工作;網(wǎng)絡發(fā)展
1了解新媒體
1.1新媒體的概念。新媒體(New media)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是在廣播、報刊、電視等傳統(tǒng)媒體之后興起的一種新的媒體形態(tài)。換句話說就是從以前的圖片、聲音、文字擴展到三維模式、互動內容、娛樂采訪。從技術角度來說,通常以電腦為基礎對信息進行加工然后以網(wǎng)絡為載體進行傳播。
1.2新媒體的主要特征
1.2.1信息充足性。在虛擬世界里,時間和空間的開放性使得信息的海量儲存,可以將世界的每個角落、任意時間發(fā)生的任何事情進行采集加工成為信息進行傳播,而世界上各國網(wǎng)民可以再互聯(lián)網(wǎng)這個平臺上進行攝取,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束縛。新媒體也結合了傳統(tǒng)的報刊、雜志、電視等媒體的內容,將廣告、電影天氣等多種信息及時的傳播,這樣一來無論你是什么工作都可以何時何地的獲取大量自己需要的信息內容。
1.2.2互動性。互動性是新媒體自發(fā)展形成以來最突出不同的一大特點。在傳播過程中,人們可以在分享信息的同時參與信息的交流,換句話說就是信息在某種程度來說不再受傳播者的控制,在這樣互動的過程中,傳播者僅僅扮演著,分享者的角色。比如現(xiàn)在的微信、QQ空間、微博等新媒體平臺,作者所發(fā)表的信息可被他人進行分享、評論。而在評論的這個過程中所謂的別人正從被動者向主動者轉變,也就是說新媒體可以改變信息提供的主從關系。
2網(wǎng)絡發(fā)展及統(tǒng)計報告
據(jù)報告,截止2014年我國手機網(wǎng)民規(guī)模達5.57億,較2013年增加5672萬人。手機支付、網(wǎng)購等用戶較2013年增長73.2%、63.5% 。而在這兩項的運用上大學生的數(shù)量占有可觀的比例。這樣以來網(wǎng)絡信任也成為重要的方面之一,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對社會的文明建設起到了催進作用,同時還降低了資源的成本,創(chuàng)作了一定程度上的文化價值。
3新媒體對大學生的影響
3.1信息的獲取。如今的大學生獲取信息的方式不再像以前那樣,通過讀書、報紙、廣播等形式。網(wǎng)絡的普及,以及手機電腦的發(fā)展。使得大學生開始在各種搜索引擎、網(wǎng)絡訂閱等平臺及時的獲取各種有效信息。而且所獲取的信息已經(jīng)不再原來的圖片、文字和聲音等靜態(tài)信息,而是動態(tài)的多元形式。新媒體的發(fā)展,為大學生帶來了更加開闊的視野,網(wǎng)絡化的時代又是大學生從多方面獲取多元的信息文化。在信息的世界中大學生沐浴著新媒體帶來的充足的陽光,這使得對大學生自身的文化修養(yǎng)得到很好的提升。
3.2社交影響。在新媒體這種環(huán)境影響下,大學生都有自己的私人虛擬空間,進行自己喜歡的一種人機、人人互動。這樣一來更利于他們情感的表達和宣泄。而且在一些社交軟件上進行人際間的溝通與交流,這樣充分給予他們個性化和交流方式施展的空間,在無形中增強了大學生的社交能力。但是,過多的虛擬活動會占有大學生的時間與交流空間,使他們在現(xiàn)實中會變得稍微冷漠,對人事常理了解越來越少。另外網(wǎng)絡游戲也給一些學生帶來不少問題。游戲只能用來放松娛樂,過度的沉溺于網(wǎng)絡游戲會占用太多的時間,最后只會一事無成,甚至說是荒廢青春。所以說網(wǎng)絡是吧雙刃劍,合理的使用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
3.3新媒體為團員工作擴展平臺。新媒體在的高速發(fā)展使得團員工作變得更加開闊,在一定程度上延伸了團員工作的手臂。一方面通過新媒體團員可以得到海量的有關工作的信息資料,資源用之不竭。另一方面能將信息快捷并有效的將信息傳達到團員手中,而且其形式新穎,成本較低,例如QQ群,微信朋友圈、微博、飛信等通訊方式,能及時準確的將工作信息傳達到每個團員,干部手中使團隊的工作效率更加高效。而且通過網(wǎng)站、貼吧等平臺的建設,學生也能及時的了解團隊工作,主動積極關注并參與團組織工作。
4新媒體使用
4.1注重引導。新媒體有信息海量性、快捷及時性和共享性等幾大天然優(yōu)異條件,但這些優(yōu)勢在一定程度上給信息資源的安全性造成一定的威脅。所以在使用新媒體時,首先就是要保證信息源的供應安全可靠。一方面要注重思想的健康性,內容的權威性,起到積極的正面引導作用。另一方面要保證內容的的質量和設計形式的多樣性,符合青年人的習慣,貼近大學青年普遍關注的問題,引導思想偏離正確規(guī)矩的學生走向正軌,鼓勵優(yōu)秀的學生更加的積極健康。讓大學生在校園里享受大學書香帶來的熏陶的同時更加健康快捷的享受新媒體帶來的便捷生活。
4.2注重實踐。一方面在新媒體運用的過程中,也可以給予團員更多的實踐機會,例如:在建立的QQ群、微信群和貼吧等平臺里給更多的同學管理職務,在開展工作的同時讓同學學習一些關于管理和交流一些技巧。
另一方面,在內容上,多一些實踐。選擇以新媒體為路徑和手段向青年的喜好靠攏。現(xiàn)在大學生都是滿腔抱負無處施展,所以多開設一些服務志愿活動,和兼職等實踐活動。讓同學積極的參與其中,讓這群有力量的團隊的發(fā)揮最大的價值,在過程中可以一定程度的提高大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溝通能力,為他們日后走出校門打下良好的基礎。
5總結
作為一個當代大學生在這個新媒體時代,享受這科技帶來的成果我們應該感到驕傲,但在自豪的同時我們應該更好的運用新媒體提高自身文化修養(yǎng),加強校園精神文明建設,更好的服務社會,奉獻于社會。成為一個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參考文獻:
[1]新媒體對高校共青團工作的影響及對策研究[J]. 山東省團校學報,2010(3).
[2]淺談新媒體對大學生的影響. 畢業(yè)論文,2015-7-23.
[3]石磊.新媒體概論.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9-10.
中圖分類號:D29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1-1602(2016)08-0178-01
作者簡介:晁騰飛(1994.10-),男,河南省商丘人,信計1401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