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志國
(作者單位:北京電視臺)
?
民族地區播音員主持人職業素養相關問題探析
邢志國
(作者單位:北京電視臺)
摘 要:民族地區新聞工作一直是全國新聞工作的重點,少數民族地區的播音員主持人是新聞工作者群體中的一部分,因其所處地區的特殊性,對他們的職業素養要求也就更為嚴格。本文從分析民族地區播音員主持人的職業現狀出發,探討了目前我國民族地區播音員主持人職業素質培養方面的現狀和存在的主要問題。
關鍵詞:民族地區;播音員主持人;職業素養
2004年,原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發布了修訂后的《中國廣播電視播音員主持人職業道德準則》(以下簡稱“2004準則”),從職業的實際出發,對播音員主持人的責任、品格、形象、語言、廉潔方面都做出了規范。民族地區的播音員主持人是新聞工作者中的重要群體,由于其所處環境的特殊性,因而對其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在分析民族地區播音員主持人素質的基本要求和特殊要求的基礎上,對其職業素養的提高,進行了一些有益的探討,希望能夠拋磚引玉,為民族地區播音員主持人的工作提供些許的參考和幫助。
1.1 對播音員主持人職業素養的基本要求
民族地區的播音員主持人,作為新聞工作者群體中的一員,首先必須符合新聞工作者的一般要求,可以說“2004準則”就是這些要求的濃縮。職業道德素養方面,要重責任、尊事業、樹品格、奉廉潔;基本業務素養方面,要塑形象、精語言、增水平、強能力。
1.2 民族地區播音員主持人的一些特殊要求
由于所處環境的特殊性,除了具備播音員主持人基本職業道德素質的要求外,民族地區播音員主持人還應該具一些特殊素質。
1.2.1 視野廣闊
在我國,聚居著50多個少數民族,民族地區播音員主持人所必須具備的特殊素質,這主要是由他們工作環境的特殊性所決定的。身處民族地區的播音員主持人,必須要立足民族地區的實際,研究總結少數民族群眾的整體心理,抓住能反映民族本質特征的事實進行報道,抓住具有特殊意義的閃光點進行報道。
1.2.2 更有深度的研究
要深入了解民族政策、宗教政策和民族習慣。我們要在熟悉了解民族地區現狀的基礎上,通過深入基層調研,不斷發掘新聞報道的閃光點,增強新聞報道的公信力。
1.2.3 更為豐富的表達
對于民族地區的播音員主持人來說,最好要熟悉少數民族的語言。這樣在報道重大政治事件或公共事件時,才能避免失誤。當然,一門語言要想熟練掌握非常困難,我們可以先學習一些問候見面語,提高節目播報主持的能力。
2.1 民族地區播音員主持人職業素養現狀
“2004準則”出臺以后,新聞工作者整體素質得到了很大提高,少數民族地區的播音員主持人的職業素養也不斷得到了完善。近些年民族地區的新聞報道,都反映出記者群體總體上逐步走向成熟,能夠較準確地把握“2004準則”精神,做到了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堅持了正確的輿論導向。
2.2 民族地區播音員主持人職業素養存在的主要問題
2.2.1 政治理論和業務水平亟待提高
提高民族地區播音員主持人的素質,是提高民族地區新聞工作的基礎。因此,民族地區播音員主持人的政治理論水平和自身的修養,就成了亟待解決的問題。
2.2.2 對民族文化的了解缺乏深度和廣度
作為一個多民族國家,各個少數民族在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都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民族文化。從新聞報道的工作的實際出發,一名優秀的民族地區播音員主持人,應該對所處地區的民族文化有較為深刻的了解。
2.2.3 專業隊伍建設緩慢
首先,從播音員主持人自身來看,一些老員工學歷較低,一般都是轉行或者從社會上招聘來的,很多都沒有受過播音主持的專業培訓,專業水平和綜合素質都有待提高。有部分內地院校畢業的大學生到民族地區工作,但是流動性比較大,工作一段時間后又回到了內地。
2.2.4 少數民族語言的能力亟待提高
在少數民族聚集區域,民族語言往往就成了當地交流的主要語言。學習掌握一門語言非常不容易,目前少數民族地區的播音員主持人,在這方面的技能仍然非常欠缺。
民族地區歷來都是敏感新聞、重大公共事件、政治事件的高發區,這為民族地區播音員主持人提供了很多新聞題材,同時也對民族地區播音員主持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要通過提高自身的職業素養,促進民族地區新聞事業的發展。本文在歸納民族地區播音員主持人職業素養概況的基礎上,總結和分析了我國民族地區播音員主持人職業素養現狀和主要問題,希望能為同行和從事本領域研究的專家提供一點參考。
參考文獻:
[1]田巍.試論媒體融合背景下播音員主持人職業素養的提升[J].新聞研究導刊,2015(22).
[2]胡勁.加強行風建設提高新聞記者職業道德修養[J].南方論刊,2005(10).
[3]刁娜英,奚洋.論新世紀新聞記者應具備的素質[J].理論觀察,19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