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婧含
(西南大學 新聞與傳媒學院,重慶 400700)
?
新媒體語境下新聞專業主義的消解與重構
趙婧含
(西南大學新聞與傳媒學院,重慶400700)
摘要:隨著新媒體的出現和流行,傳統的新聞生產傳播方式逐漸被新媒體模式消解。微博、微信公眾號等模式使得每個人都有成為自媒體的可能,從而形成了對傳統新聞專業的挑戰的局面。面對這種網絡時代下新聞專業發展的新趨勢,新聞行業的從業人員應該及時轉變自己的思想,吸收新的理念,充分利用自身的專業優勢,將新媒體的傳播方式和新聞專業主義完美結合,創造出更加適合互聯網時代的傳播新聞的方式。
關鍵詞:新媒體語境;新聞專業主義;新媒體;新聞從業人員
新聞專業主義產生于19世紀末,是當時新聞教育誕生的重要產物之一,自此新聞業進入了職業化的時代。新聞專業主義是一種職業價值理念,也是與這種職業價值理念有密切關系的一種職業結構模式,包括職業培訓、職業協會、職業保障以及職業精神等,這一專業主義的出現標志著新聞行業化的開始。在新聞專業主義當中,有四個方面的專業化內容需要新聞專業人員注意,分別是新聞機構、新聞人、新聞價值標準和新聞倫理的專業化。在新媒體出現后,這幾個方面都正在發生改變。
新媒體是基于日漸發展的互聯網而形成的一種以個體為核心的媒體,代表了一種新的新聞傳播關系,在互聯網發展的過程中,微博和微信作為一種新的傳播方式存在,從新聞結構的角度來看,它們有著極為大眾化的傳播方式,消解了原有的新聞機構的權威性,使得傳播者與接受者之間的界限變得異常模糊,新聞專業的從業人員出現了嚴重的身份危機。首先,傳媒機構的權威性遭到了沖擊,傳統的制作與生產新聞的模式需要一套標準化的程序和標準,制度化和專業化的生產新聞的方式保障了新聞的質量,在新媒體出現后,新聞的制作和傳播成本大大降低,因此新聞的專業性也正在被消解。
最重要的影響是新聞的經濟化程度正在越來越強,以往的新聞會在各大媒體和報刊上登出,和市場經濟沒有較大的關系,但是在自媒體時代下,新聞的制作、發布、點擊量會和新聞從業者的收入息息相關,這也決定了“眼球經濟”在新媒體中有存在的合理性。草根化的運作和制作新聞事實上使新聞行業的公信力下降,但是在新聞傳播的速度方面有所提高。在新媒體時代,新聞傳播的速度是新媒體存活下來的關鍵:只有時效性強的新聞才能吸引流量和點擊,而只有點擊才能帶來經濟效益。
貫徹新聞專業主義的新聞從業者的身份也在面臨危機,在新媒體出現的時代,越來越多的普通人也在走入制作和傳播新聞的領域,他們沒有經過專業的訓練,以愛好者的身份傳播新聞,新聞行業的準入門檻也變得越來越低。而且,與傳統的新聞交流模式不同,新媒體中信息接受者和傳播者之間的互動也變得簡單快捷,甚至互動也變成了新聞傳播中的重要環節,新聞的中心不再是信息而是互動,這是新聞傳播中改變的重要的價值觀。新聞專業原則的另一重意義是不管在什么時刻都保持接受和包容專業的最新思潮。在這樣的條件下,新聞專業主義要在某些方面進行某種意義上的重構才能維持新聞專業從業人員在新聞專業中的領導作用。
新媒體對傳統的新聞從業人員來說是機遇也是挑戰,在互聯網時代,傳統新聞從業人員必須針對新媒體的特點作出改變,依靠自身的專業素養殺入這片新聞傳播的藍海,才能在新時代下把握新聞行業的脈搏。
(一)做好新媒體和傳統媒體產業的融合
新媒體和傳統媒體產業的融合是媒體產業發展的趨勢,這種融合主要表現在理解新聞行業的發展趨勢,在機構和內容方面將傳統的媒體產業和新媒體進行融合。首先,機構上的融合傳統媒體產業有先天的優勢,傳統媒體產業可以削減一些部門的成員,培訓一些具有創新精神的新聞從業者,抓住市場和公眾的需求,與新媒體融合,嘗試利用微博、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形式發布新聞。其次,發布的新聞內容也要有新媒體的特點,新媒體的內容要更加符合群眾的需求,也就是說在不可缺少的傳統新聞類型之外,新媒體新聞也要以新聞專業主義的態度發表一些較為個人化的新聞,這也是新聞從業者在這場重構中的重要轉變之一。
(二)新聞從業者的自我身份認知重構
新聞從業者在新媒體出現后應該由傳播者的身份轉變為交流和引導者的角色。在網絡上,由于交流和評論的廣泛性和迅速性,如果不對群眾的意見進行引導,那么新聞很有可能會傳遞不正確的價值觀和新聞倫理。因此新聞從業者在利用新媒體進行發布新聞時,應該以一個具有專業素養并且善于思考的媒體人形象出現并探討相關問題,正確地進行新聞評論。新聞從業者的自我身份認知要跟隨時代的變化而變化。我們可以看到,在當前發生的各種事件中,看似是群眾自發組織的新聞事件背后都有專業新聞人士的推動,所以新聞從業人員的意見領導作用并未消失,只是需要新聞從業者用不一樣的新聞專業視角來了解和適應新的發布信息的方式。
面對新媒體語境下傳統媒體舉步維艱的現狀,新聞從業者應該把握新聞專業主義的改變趨勢,從機構和內容等方向出發,對新媒體和傳統媒體進行融合,同時新聞從業者也應該加強對自身身份轉變的認知,從而使得傳統媒體產業在新媒體語境下得到更加良好的發展。需要強調的是,新聞專業主義在這個時代的重要程度并未降低,但是它的表現形式卻和以往大相徑庭,在互聯網和新媒體出現后,要緊扣時代潮流,提升自身的專業修養和知識水平,才能讓專業新聞人員在新時代下發揮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王明利.新媒體語境下新聞專業主義的解構與重構[J].科技展望,2014(20):274.
[2] 楊瑞芳.新媒體語境下新聞專業主義的消解與重構[J].河北經貿大學學報(綜合版),2015(01):12-15.
[3] 張易,張莉.自媒體語境下新聞專業主義的消解和重構[J].新聞世界,2015(04):191-192.
[4] 金葉.社會化媒體語境下中國新聞專業主義的困境與重構[J].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04):154-159.
中圖分類號:G21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16)10-0096-01
作者簡介:趙婧含(1992—),女,河北石家莊人,西南大學新聞與傳媒學院2015級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影視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