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志揚
【摘 要】作為傳統媒體的報紙,受到各種新媒體的沖擊,已是不爭的事實,但在當前報業媒體經營形勢持續惡化的情況下,挖掘報業媒體“還有”的熱量,尋找自己的比較優勢,也不失為明智之舉。傳統的報業媒體,原本影響力只在所發行區域內的讀者,至多延伸到讀者的家庭成員,而通過自身的廣告引導消費,把讀者引向了互聯網消費,消費者購買行為方便的同時,傳統媒體的影響力通過互聯網延伸、放大了。
【關鍵詞】互聯網 傳統報業媒體 比較優勢
比較優勢,原來是國際經濟學中的一個專業術語,意思是:如果一個國家在本國生產一種產品的機會成本(用其他產品來衡量)低于在其他國家生產該產品的機會成本的話,則這個國家在生產該種產品上就擁有比較優勢。也可以說,當某一個生產者以比另一個生產者更低的機會成本來生產產品時,我們稱這個生產者在這種產品和服務上具有比較優勢。
本文借用這一經濟學名詞,來形容傳統的報業媒體相比社會其他經濟體,現在仍然具有的優勢。作為傳統媒體的報紙,受到各種新媒體的沖擊,已是不爭的事實,但在當前報業媒體經營形勢持續惡化的情況下,挖掘報業媒體“還有”的熱量,尋找自己的比較優勢,也不失為明智之舉。
喜歡網上購物的人大多有一種“偏好”,就是當選購商品時,要參考“銷量排名”:比方說,我想買一部手機,當我確定了具體的品牌和型號后,會在某購物網站上搜索,我所依據的最重要的參考則是同一商品在不同商家的銷量排名,最終的選擇會鎖定在銷售量排名最靠前的幾個商家,因為銷量較多的商家更有可能在商品保真、客戶服務方面做得比較好;又比方說,我要買一頂帽子,但是在當下的季節,我也說不好要買什么款式,所以當我在購物網站上搜索帽子時,我會以銷量排名,看看哪款帽子賣得最好,銷量最好的那款帽子最有可能是今年流行的。
現在,幾乎每一個購物網站,都提供“銷量排名”的服務,“銷量排名”成了很有價值的廣告,至于怎樣能讓自家的商品銷量排名靠前,那就是各商家需要揣摩的經營之道了。不可否認,確實有商家在“刷單”,簡而言之,它們或者找熟人或者干脆雇用物流公司,制造虛假交易記錄,給消費者以錯覺。但是,這樣做的成本巨大,事倍功半,小商家根本負擔不起,另外,“刷單”數量有限,制造轟動的廣告效應,著實不容易。
報紙,作為傳統媒體,從日均幾十萬的發行量上來看,仍然有一定的讀者群體,換句話說,就是在本發行區域內,還有一定的影響力,這就是“還有”的熱量,即傳統媒體自身的影響力,將消費者拉到網絡購物商鋪來,于是做成了兩件事:第一,商品的銷售量提升了,而這個銷量的提升,直接的推手竟是傳統媒體;第二,銷售量靠前,本身就是個有巨大影響力的廣告,為商品的后續銷售鋪平了道路,針對某一商品,可以培養成網絡銷售名牌產品。這時,我們看到了一個效用,用矛盾論來解釋一下,這又是矛盾的兩個方面:一方面,在互聯網浩瀚的廣告信息中,消費者已經信息疲勞,無所適從,于是他們做選擇前,參考了電商提供的“銷量排名”的服務,而這種銷量排名恰恰是被傳統媒體的線下影響力直接推升的,反過來說,傳統媒體的效能在互聯網上有了延伸。
另一方面,傳統的報業媒體,原本影響力只在所發行區域內的讀者,至多延伸到讀者的家庭成員,而現在,它通過自身的廣告引領讀者,引導消費,在使消費者購買行為方便的同時,傳統媒體把自己的影響力通過互聯網延伸、放大了,并且對電子商務的影響持續而深遠。這種現象,在營銷領域常被人們形容為“線上線下互動”。不過,線上線下互動,不是所有的商家都有這個實力推行的,因為無論線上,還是線下,要讓眾多的消費者認識你,記住你,花費是巨大的。
有媒體報道過,《瑞麗》雜志,在自身雜志頁面上介紹商品的同時也提供二維碼圖片,讀者通過掃二維碼來購買指定的商品,這算是傳統媒體接近互聯網的一個嘗試。但是,目前國內大多數傳統媒體的嘗試——在辦公大樓里開辟一塊空間,對外售賣日用品,其實質是利用既有房產開小賣店,這種方式一定很難產生可觀效益,因為這不是營銷理念的進步,而是經營方式的“返祖”。干嗎非得讓讀者看了報紙后到報社親自來取貨呢?為什么不讓他們看了廣告后,直接在網上下單子,然后讓物流公司給送貨上門呢?這后面,可以整合的報業集團的資源是巨大的,遐想的空間很廣遠。
既然互聯網來了,傳統報業媒體就敞開臂膀去擁抱它。你越是去靠近它、擁抱它,你就越能了解它、感受它的溫度,你自己的身體也可能會被晤熱。報業媒體用自身的比較優勢,現在還能守住自己的一片天地,關鍵是找到自身的光熱在哪。
(作者單位:遼寧日報股權投資公司)
【參考文獻】
[1]《國際經濟學:理論與政策(第八版)》作者:[美]保羅·R·克魯格曼(Paul R.Krugman),[美]茅瑞斯·奧伯斯法爾德(Maurice Obstfeld) 黃衛平等譯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電子商務戰略:通過電子商務和移動電子商務創造價值》 作者:(法國)塔菲克·杰拉希(Jelassi T.) (德國)艾布里特·恩德斯(Enders A.) 譯者:李洪心 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
[3]《電子商務應用(第三版)》 作者:石濱、牟彤華 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
[4]《西方經濟學》 作者:李伯興,韓國麗 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
[5]《市場營銷:原理與實踐(第16版)》作者:菲利普科特勒(Philip?Kotler),(美)阿姆斯特朗 著,樓尊 譯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6]《營銷策劃:方法、技巧與文案(第2版)》作者:孟韜,畢克貴 編著機械工業出版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