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華權
(廣東省民政職業技術學校 廣東廣州 510310)
?
行進間單手肩上投籃多元教學策略探討
戴華權
(廣東省民政職業技術學校廣東廣州510310)
行進間單手肩上投籃屬籃球教學中技術性復雜的內容,對學生身體的協調性要求較高。因教學課時有限,如何運用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較短時間內掌握該項技術,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本文從“示范教學法”、“逆向教學法”、“激勵法”和“量化評價”四個方面闡述行進間單手肩上投籃的有效策略,以多元化的教學方法融入課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微視頻示范教學 逆向教學 偶像激勵 多元教學
身體在移動中將球投入籃筐統稱為行進間投籃,是一個極其復雜的投籃動作。盡管有很多學生熱愛籃球,可是學好“行進間單手肩上投籃”這個籃球教學中技術性復雜的動作還是比較困難的。這個動作對學生身體的協調性要求較高,在行進間單手肩上投籃教學中,因教學課時有限,運用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能使學生在較短時間內掌握該項技術,事半功倍。而目前傳統的體育教學方法用得比較多的是情境教學、“一刀切”教學、特色教學等,這對技術性動作的訓練而言很難達到理想的效果。而當今教育呈信息化發展趨勢,教師必須跟上教育技術變革的步伐,融合現代教育技能與技術,綜合運用前沿教學理念,多角度探索適合體育教學的方法。因此,筆者認為,根據學生個性特點,行進間單手肩上投籃的教學可融合運用以下幾點教學方法,便于學生熟練掌握這個技術動作。[1]
傳統的體育教學一般采取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由淺入深的教學方式:先徒手練習,再持球練習。傳統的教學方法經久不衰自然有它存在的道理,這種方法適合大部分學生,但是教師要明確訓練步驟和動作要求,并且就行進間單手肩上投籃作出示范動作。教師示范的目的,是要使學生通過對教師形體動作的觀察,在頭腦中形成清晰的記憶表象,并使之“內化”,經過思維的加工,建立起正確的動作概念。然后,以微視頻的重復播放學習功能加以輔助,既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又能讓學生在課余時間自學或者完善投籃動作,使本課教學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
在授課過程中,每個動作要求都會有幾個學生很難掌握,這關鍵在于不同的學生的思維過程差異所致。適合順向示范教學的學生占多數,但對部分學生而言,采取逆向思維教學反而會起到更好的教學效果。所謂“逆向”教學,是依據教材的技術結構由后向前進行教學。針對學生特點,結合示范教學的實踐,在分解教學中,把完整動作合理地分成幾個部分,依據“逆向”教學的要求,按技術結構相反順序,由后向前進行教學,即圖(一)所示教學過程的逆向操作步驟。具體如下:第一步,學習原地單手肩上投籃。第二步,學習上左腳向前一小步,同時起跳投籃。第三步,學習右腳向前跨一大步,同時雙手接球。[3]
逆向教學的技能和動作要求與順向教學一致,只是先后順序的機動調整,可根據學情做出更適合學生的步驟變化,以期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中職學校的學生正值青春期發育階段,大部分學生都有偶像情節。心理學將明星崇拜定義為個體認同與模仿明星的言行及其自身價值的過程, 本質上是一種深層自我的現實化和理想化。根據學生的這一特點,教師選取有精湛籃球技藝的正面明星,將明星“行進間單手肩上投籃”的動作合集展示給學生,引起學生的注意和感情的傾向,激發學生模仿練習的欲望。而這些段視頻的學習也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大大方便了學生的課余學習。偶像激勵不只是滿足學生的崇拜心理,更多是引導學生課后的鞏固練習。
量化表格的使用很普遍。運動技能本身不容易量化,即使量化了,也不是學生成績的完全反映。但在日常教學中,量化評價的方式常見于很多科目學習中,它之所以有效,是因為這種量化評價是在相同的教育環境下,相同的評價標準以及相同的評價主體的前提下進行的,而且這個有效并不是說如實反映了學生的學習狀況,而是它成為競爭機制的有機組成部分,激發學生的競爭欲望,有利于學生學習習慣的形成。可見,這種量化評價是學生發展過程中的形成性評價。[4]
行進間單手肩上投籃采用量化評價的方式有幾個好處。一是及時監測,記錄數據,通過數據分析,能發現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發現不足,及時調整教學策略;二是學生可以通過數據明白自己的不足之處,能有針對性地在短板環節加以練習。三是數據的激勵作用,它激發學生的好勝心,尤其是在賽場上的競技精神會得到更大的鼓舞。
量化評價的具體操作可以多樣化,比如組織相關的球賽或者測試,對每次訓練或者測評成績進行統計匯總,及時了解學生實際水平,從而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學生通過長期的訓練必能取得好的測試成績,提高體育技能水平。但是,量化表呈現的并不是學生學習效果的唯一衡量標準,在日常教學中,還應適當采用“質化”評價,并且應該把終結性評價與過程性評價結合起來,這才是相對合理公平的評價方式。[5]
行進間單手肩上投籃雖然是籃球學習的一個難點,但是以上三種方法的綜合使用能使本課的學習變得輕松有缺。而且,三種方法的運用不是孤立的,而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可順勢操作,也可以逆向教學:
教無定法,尤其是在信息化沖擊的新時代,教師更應該發現更多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利用多元化教學方法結合的方式教授體育運動技能,既能幫助學生構建一個自主學習的空間,又能使課堂內外妙趣橫生、精彩紛呈。在這個新事物不斷取代舊事物的信息化時代,我們應積極參與到教學改革浪潮中。既要腳踏實地,又要放眼未來,充分挖掘和利用可用資源為師生的發展創建可行之路。這樣才能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中心”,構筑學習型體育課堂。
[1] 全國體育學院教材委員會審定.籃球[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1
[2] 祁國英,徐明,張明立.實用體育統計[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1995
[3] 郭永波.籃球運動教程[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5(2)
[4] 呂德忠.高校現代籃球運動教學與訓練[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
[5] 皮連生.學與教的心理學[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