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松
提高專業化 確保穩定性
——由“流動的花朵”引出的學前教育發展“瓶頸”問題
□程 松
隨著《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發展和規劃綱要》的頒布和實施,學前教育事業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現實中,幼兒園教師的流動率高于其他階段的教師,處于失衡狀態,嚴重影響了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由“流動的花朵”這種現象,文章試圖引出當下學前教育發展的“瓶頸”問題,并以“提高專業化,確保穩定性”為根本思路形成討論的氣氛。通過對幼兒園教師隊伍構成及現狀分析,嘗試從工資待遇、設備投入、明確權責、完善機制、激發動力等方面為切入點,提出關于幼兒園教師隊伍穩定的一點粗淺想法。以期讓廣大幼兒園教師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堅守自己的職業理想,在內在專業發展動力的激勵下,逐步成長為優秀的幼教工作者。
流動的花朵;學前教育發展行動計劃;生存狀態
隨著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發展和規劃綱要》的頒布和實施,我國學前教育事業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近年來,黃陂區 (以下簡稱“我區”)新建、擴建了近30所公辦幼兒園,面向社會招聘了700余名公益性崗位教師,為當地學前兒童創設了健康、優美的成長環境。
但是,在實際工作中發現,幼兒園教師的流動率高于其他階段的教師,處于失衡狀態,這不僅直接影響了幼兒園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而且使得整個幼兒園教師隊伍的建設處于過度動蕩的狀態。如何不斷提高教師的專業化水平,確保幼兒園教師隊伍的穩定性,是學前教育事業走出現有發展瓶頸需要關注的重要問題。
1.幼兒園教師的構成
通過實地走訪和調查研究與分析,我區新建的公辦園現有教職工主要由三部分構成:一是事業編制教師 (區內、街內中小學教師轉崗、事業編制招聘產生),主要承擔幼兒園行政管理工作;二是公益性崗位教師 (面向全區招考產生)主要承擔幼兒園保教工作;三是幼兒園臨時聘用人員(面向社會臨時聘請),主要承擔幼兒園保育、炊事、保潔、安保等工作。
2.幼兒園教師的現狀
幼兒園教師由于來自社會各方面,存在著不少差異,結合各鄉鎮幼兒園分析,存在著以下問題:①教師年齡參差不齊,跨度較大。如長堰幼兒園公益性崗位教師最年輕者18歲,最年長者46歲,武湖高車幼兒園不少保育員年近60歲;②幼兒園存在著專業人員“非專業化”,教師適應能力及耐挫能力差。幼兒園教師應該是幼教專業人才,但由于公辦園對教師需求量大而且集中,2013年招聘的公益性崗位教師中有一些不具備相關從業經驗,加之幼師專業的教師之前也不一定在從事幼教工作,她們來自社會各行業,進入幼兒園后對保教保育工作較難適應,普遍感到工作壓力大,工作中極易產生畏難情緒,如武湖、蔡榨、羅漢等幼兒園已有不少教師自動離職;③幼兒園臨時聘用人員文化差異大。和公益性崗位教師相比,幼兒園臨時聘用人員問題更為嚴重,因為幼兒園財力有限,對聘用人員學歷、年齡、經驗方面無法有過多要求,以至保育、后勤工作規范化上存在很大問題;四是幼兒教師工資待遇低。幼兒園事業編制教師工資由財政保障,問題不大。公益性崗位教師每月工資在扣除五險后僅為1183元,以長堰幼兒園為例,由于園所沒有教師宿舍,10名家住黃陂教師每天乘車往返,車費每月將近300元,工資可以說是所剩無幾。臨時聘用人員根據崗位不同工資待遇略有差異,如長堰、蔡榨、長嶺等園保育員都是1200元左右,炊事員都是1000左右,且均未辦理五險。許多幼兒園教職工都是“騎馬找馬”,一旦有更好工作,就毫不猶豫離職而去。
針對各鄉鎮公辦幼兒園的現狀,筆者進一步細致地分析,并得出了兩點結論。
1.幼兒園教師流動性大
幼兒園教師流動是指幼兒園教師資源在幼兒教育界之間,或是在教育系統內其他學校之間,以及其他行業之間進行的一種重新配置的過程。它主要包括兩種情況:一是流失,即幼兒園教師改行而去;二是行內流動,即在幼兒園教育機構之間更換單位。我區幼兒教師流動二者兼備,一是有教師離職改行,二是有教師由鄉鎮園流動到城區園,由公辦園流動到民辦園。在調研中發現,我區幼兒園教師的流動呈現出一定的規律性:從地域方面來看,我區中、西、南部幼兒園教師的流動率比東、北部更高;從年齡上看,教師流動呈低齡化;從教齡構成上看,教師流動呈低教齡化;在學歷構成上,教師流動呈高學歷化;從婚姻情況來看,未婚教師的流動率更高。
2.教師專業化成長不足
(1)學前教育所要求的教師專業與實際招聘教師專業有極大落差。近3年,我區27所公辦幼兒園相繼開園,而教師培養明顯不足,不少園所不得不招聘入職前并未從事幼教行業的教師,加之后期各級各類培訓學習不及時,導致教師專業化水準不高。
(2)幼兒園教師工作性質繁雜、瑣碎,工作時間長,勞動強度大,加之家長對幼兒園、對教師期望值高,給教師帶來了巨大壓力。部分教師未受過專業心理疏導、耐挫訓練,工作中易產生挫敗感。
(3)我區大多數公辦園屬新建,行政管理團隊、教師團隊正處于穩定熟悉階段,領導教師中缺乏專業引領人才,幼兒園領導層面及教師短時間內對園所及個人專業發展缺乏準確定位。
(4)大多數幼兒園注重保教、忽視保育,也忽視了保育員的師資建設。由于各幼兒園保育員大多是外聘臨時人員,普遍存在著文化素質偏低、年齡偏大、工作不穩定等問題,園所在組織保育員培訓時,保育員自身不積極,主觀性不強,有著“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思想。久而久之,幼兒園對保育員的專業引領也就不夠重視了。
1.提高教師工資待遇
幼兒園教師的高流動率與幼兒園教師的低工資相關,即幼兒園教師工資較低是導致幼兒教育行業難以吸引高素質人才的原因之一。欣聞區教育局已多次向區政府打報告要求提高公益性崗位教師工資待遇,希望區政府能夠盡早解決。
2.加大對幼兒園硬、軟件設備設施的投入
我區公辦園大多屬新建,園舍建筑設計先進,環境優美,政府前期也投入了很多,希望在多媒體電教設備、教玩具、幼兒體育、音樂等活動設備設施上加大投入。
3.幼兒園積極搭建教師成長平臺
影響教師流動的因素還包括工作條件,一般幼兒園教師首先考慮的是自己為學習幼兒保教保育專業所付出的時間和金錢,能否在工作過程中得到補償,并且是否有繼續學習和發展的機會。幼兒園應該積極組織教師參加各級各類培訓、學習,促使教師專業素養提升、業務能力提高。
4.幼兒園教師配備堅持“二教一保”,各教師權責明確
由于教師隊伍的流動,各幼兒園在人員配備上未能嚴格按照“兩教一保”配備,通常是一個人干了好幾個人的事兒,導致園所正常的保教保育工作開展時存在問題,如保教保育不分、保教保育工作不到位等。各幼兒園應克服困難,嚴格按照“兩教一保”配備,讓各教師責權明確,各司其職。
總之,讓廣大幼兒園教師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堅守自己的職業理想,不再流動,在內在專業發展動力的激勵下,逐步成長為一個優秀的幼教工作者,是每位管理者的共同期望。
[1]湯貞敏.我國教育制度的基本特性及“十三五”教育規劃的制定[J].中國教育學刊,2016,(3).
[2]張富洪.幼兒園班級文化核心價值取向的誤區及重構[J].中國教育學刊,2016,(3).
(編輯:易繼斌)
G610
A
1671-0568(2016)30-0113-02
程松,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王家河街道長堰幼兒園園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