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惠清(溫州市特殊教育學校)
?
體育游戲在培智體育與健康教學中的運用研究
楊惠清
(溫州市特殊教育學校)
摘要:實踐研究表明,適當的動作訓練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起到提升智力的作用。而智力又與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息息相關,且極大地影響著他們的學習效率和生活質量。因此,開發體育游戲,對學生進行適度、有效的動作訓練,是當今教育界需要努力改進和完善的重要教學內容。
關鍵詞:體育游戲;開發智力;健康教學
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常常會遇到許多較為特殊的學生,他們在學習上或多或少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這些問題導致他們厭學,有的甚至放棄繼續學習。這時便需要教師用寓教于樂的方式重新喚醒他們的學習能力,提升他們的智力水平。體育游戲便是一個可行的教育方式。尤其在當今“素質教育”大行其道的今天,體育教育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在這種現實情境下,體育游戲的教學環節越來越受到學生的歡迎,在健康教學中所起到的作用越來越重要,所起到的培智作用也漸漸得到眾多實踐活動的證明。相信未來體育游戲在培智體育與健康教學中的應用必將逐漸普及。
體育游戲作為一種新型的、受廣大學生喜愛的教學模式,形式新、趣味性強、互動度高,極易為學生創造出一種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使學生忘卻學習的壓力,在快樂之中通過運動鍛煉的方式重新激發學習的能力,并通過體育游戲競爭性的原則使得參與雙方在對抗中鍛煉智力,進而提升智力水平,使得身心獲得全面發展。同時,通過競爭原則,可以鍛煉參與者克服認為或自然環境的障礙,戰勝身心障礙,在挑戰之余建立信心,培養學生頑強拼搏的意志。
體育游戲一般都有極其簡約的規則,只限定實現目標的途徑,而不限定實現目標的形式。正因為這樣,學生在這種簡單的游戲活動中為了更快、更好地實現目標,就會主動思考、判斷和決策,尋找自己所能做到的實現游戲目標的最佳途徑。在思索的過程中,體育游戲培養智力的作用便已經實現,其獨立自主的意識和思考能力已經實現強化。同時,由于參加體育游戲往往要扮演一定的角色,承擔一定的責任與義務,因而在進行體育游戲的過程中,可以擴大學生的交際圈,使學生擺脫孤獨、封閉的內心狀態,感受作為社會人的體驗,是一種加速學生社會化發展的有效途徑,為其在將來能更好地適應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對于智障兒童而言,運動是他們與生俱來的愛好,他們對運動的興趣也尤為強烈。但由于智力水平的限制,他們的運動更多地處于一種無意識或潛意識的無序運動,加之他們在感知、記憶、思維等方面較常人而言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經常會出現學習困難、反應遲鈍、動作不協調、呼吸困難等狀況。那么,應該如何解決這種熱愛運動但卻無法自主有序運動的現實情況呢?進行體育游戲便是頗為可行的一種解決辦法。通過體育游戲,引導學生進行規范化、有序化的娛樂活動,寓教于樂,讓學生在運動中逐漸掌握自我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進一步提升學習能力,達成教學目標。
進行培智體育的學生由于智力水平的限制,溝通與交流能力弱于一般人,很難在日常的交際活動中形成固定的認知關系。而通過體育游戲這一具有角色扮演的教學活動,引導和帶動學生進入角色,讓其感受到身為一個社會人所應該具有的權利和義務,從而更好地形成對自我的認知,進而發散到他人,最終掌握一定的交流方式與溝通技巧,擴大朋友圈,加快其成為社會人的步伐與進程。所以綜合而言,體育游戲與培智體育學生的匹配度較高,容易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1.耐心引導,重復示范,因材施教地制訂教學內容
智障學生的情感體驗較差,學習能力也偏弱,且每位學生都有不同的障礙。因而在制訂體育游戲時,應把培養興趣放在第一位,教育放在第二位。先讓他們感受到游戲帶給他們的快樂,提升對體育與健康課的興趣,達到培養興趣的既定目標后,再通過一定的形式完成教學目標。同時,由于不同學生的情況不同,在制訂體育游戲活動時,要提前對學生的認知和能力做測試,根據測試結果和綜合情況,制訂教學計劃和學習內容。尤其要注意的是,智障學生的理解和學習能力弱,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保持足夠的耐心和愛心,要不斷地重復引導,力求讓學生融入游戲當中。
2.注重興趣提升,預防“偏食”
體育游戲雖然深受學生的喜愛,但有時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偏食”現象,即學生對某種體育游戲不感興趣或因為某種情況而不愿參加體育游戲。這時便需要教師通過游戲前所做的個人測試及具體現象判斷學生情況,尋求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一般情況下,通過“先帶動后融入”的方法,多給予一些關心和鼓勵,最終都能使學生融入游戲的快樂當中。教師在游戲實踐的過程當中,應注重觀察學生的不同表現,從中總結不同學生所擅長的不同體育活動,在接下來的教學當中,不斷加強引導和開發,使愛好和能力融為一體。唯有如此,才能讓智障學生真真正正地在游戲當中獲得成長,從而更好地走向社會。
3.控制難易度
受到學生接受水平的限制,教師在安排體育游戲時不能設置理解難度和挑戰難度過大的環節,游戲要控制在學生能接受的范圍之內,否則得不償失,不僅讓學生喪失參加體育游戲的興趣,更使學生與快樂的學習方式“擦肩而過”。例如在進行跳繩這一環節時,僅要求學生掌握“跳”這一基本動作,不應強求花式跳繩或正反跳這種高級形式。因為跳繩雖然屬于基本技能,但對于智障學生而言,依然較難理解。所以在控制難易度的同時,教師也應保持足夠的耐心。
總而言之,體育游戲對于培智和健康教學具有非常大的幫助,可以在完成教學目標和傳授基礎技能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要循序漸進,體育游戲一定能夠讓智障兒童掌握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和社會技能,從而為社會發展作貢獻。
參考文獻:
[1]張斌.游戲情境及其創設[J].中國學校體育,2000(5).
[2]俞連池,王玉香.如何糾正游戲中“偏食”現象[J].中國學校體育,2001(4).
·編輯趙海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