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菁(臺州職業技術學院,浙江 臺州 318000)
?
基于跨境電商產業鏈的新型外貿人才培養路徑研究
鄭 菁
(臺州職業技術學院,浙江 臺州 318000)
摘 要: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電子商務行業也蓬勃發展起來。近些年跨境電商產業鏈的新型外貿人才越來越得到企業的重視,但是人才還是供不應求。為了解決這方面的問題,必須對該型人才進行多路徑培養,可以對教學內容進行改革,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除此之外,還可以建立實訓基地,創新創業指導,有效解決這方面人才短缺問題。
關鍵詞:跨境電商;外貿人才;培養路徑
電商近些年在服務、支付、物流以及認證、通關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信息和商品利用該渠道在全球范圍傳播,跨境電商也逐步興起。2013年跨境電商的交易規模達到了3.1萬億元,同比增長率達到了31.3%。從目前的行業發展趨勢分析,跨境電商還會繼續保持平穩快速地發展,針對如此大好的市場環境,新型外貿人才缺乏問題的解決迫在眉睫。
制作商和生產商生產、制造適合銷售的產品,利用跨境電商平臺進行推廣,B2C和B2B是兩種銷售模式,目前主打產品有農產品、食品、鋼鐵、通信產品、醫藥用品、高新技術產品等。除此之外,還有跨境電商企業,包括自營式和平臺式兩種。例如,進口中國、黎明重工科技都是自營式的,而中國制造網、亞馬遜、阿里巴巴、洋碼頭、環球資源都是平臺式的。在人才崗位需求方面,有物流和供應鏈管理、項目策劃、網絡營銷專員、網站平臺搭建專員等;在專業需求方面,有外語、電子商務、國際貿易、計算機技術、營銷、工商管理等;在專業技能方面,有跨境支付、店鋪運營、信息技術應用、SEO以及經濟常識和管理等崗位。
(一)培養人才的主體分析
培養跨境電商人才,主要的學習主體是高校、學生、跨境電商企業、第三方服務商。例如,學校可以為學生搭建一個學習平臺,為學生的自身培養配備雄厚的師資力量。除此之外,還可以優化培養方案,向合作企業輸送畢業生。對于跨境電商企業而言,其可以為畢業生提供實習崗位,在學習和發展中確定將來的職業方向。第三方服務商可以打破信息不對稱問題,避免跨境電商對信息的壟斷,積極參與到和學校的合作中,設立培訓基地或實習基地,然后向需求企業進行輸送,學生在學習和就業之間就形成了無縫接軌,提高了這一環節的運轉效率。
(二)有關新型外貿人才培養路徑的分析
1.對教學內容進行改革。外語、國際貿易和電商都是跨境電商所需要的專業,那么在制定培養方案方面,必須進行聯合溝通,不同專業的人交叉學習,開設相關課程進行教學,在設計課程時要深入跨境電商內部進行實踐分析,了解企業當前和未來的需求,除此之外,還要把第三方培訓課程納入培養方案中。例如,對跨境電商企業的介紹、該企業對相關產品的研發以及對PS的操作、產品文案策劃等,靈活地進行教學,不僅內容豐富,而且更接近實戰。
2.建設強大的師資隊伍。跨境電商發展時間比較短,目前還沒有成熟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模式,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提高教師的授課水平,要求一線教師必須深入企業內部了解電商的基本流程,在此基礎上進行實踐。除此之外,企業還可以讓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到學校,以兼職教師的身份對學生進行授課,或者以集中講座的形式進行企業相關知識、文化的講解,一方面提高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實戰技能;另一方面也鼓勵教師到企業進行崗位實踐,有效解決學校教師授課和學生崗位實踐脫節問題。當學校的教師在企業得到實踐經驗后,在授課中和理論知識結合,教學效果會更好。
3.設立實訓基地。學校可以進行考察,然后和第三方服務商簽訂合作協議,把畢業生都輸送到第三方服務平臺進行實踐操作,[1]同時提供大量的崗前培訓機會,培訓內容包含職業規劃、客戶服務以及職業指導、跨境網絡營銷技巧、基本操作和運營等。在第三方平臺進行的培訓,必須按照企業的制度進行工作,發現問題也要提出和批評,然后組織學員進行專業知識的講解,講解之后直接進行實踐操作,提高授課水平,在實訓基地學生可以學到實實在在的技術。除此之外,還可以讓學生更加了解跨境電商所涵蓋的國際貿易業務知識,[2]熟練出口退稅、跨境支付、報關報檢、跨境物流等流程。其真正畢業后,不再和崗位出現錯位及脫軌問題,提高了學生進入企業工作的效率,有利于專業技能的快速提高。
4.對創業指導進行創新。學校還可以組織學生參加各種跨境電商創新創業比賽,如大學生跨境電商創新創業大賽、電子商務三創賽等。企業的發展離不開創新,而企業想要創新就需要很多創新型人才,通過這些比賽來提高學生的技能水平,在比賽中學生也可以看到差距,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習。比賽不僅考核學生的基礎能力,更重要的是考核學生的創新能力,只有創新才能發展。當學員的創新技能得到提高后,學校的就業率也得到提高,整體的教學效果就很好,高校在創新教學工作也能取得進一步的發展。
跨境電子商務是一個新興的產業,在以后還會有更好的發展,為了解決這方面的人才短缺問題,企業、學校以及第三方都要發揮各自的優勢,更新教學內容,提高教學質量,建立強大的師資隊伍,直接加強對學生這方面的培養。第三方服務商還可以建立實訓基地,深入校內進行培訓,讓培訓內容直接和崗前實習工作相接軌。只有全面配合、協同合作,一同培養跨境電商人才,才能提高新型外貿人才水平。
參考文獻:
[1] 鐘玲玲.基于跨境電商產業鏈的外貿電商人才培養路徑研究[J].中國市場,2015(37):40-41.
[2] 鄭雪英,趙婷.信息時代下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路徑探析[J].江蘇商論,2014(11):25-27.
[3] 2011年新聞研究導刊總目錄[J].新聞研究導刊,2011(12):96-104.
作者簡介:鄭菁(1982—),女,浙江臺州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教學管理,現代英美文學。
基金項目:本論文為2016年臺州職業技術學院青年課題《基于跨境電商產業鏈的新型外貿人才培養路徑研究》(項目編號:2016QN07)階段性成果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16)03-0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