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躍景(鄭州人民廣播電臺,河南 鄭州 450018)
?
淺議新媒體時代廣播編輯業務的創新與發展
盧躍景
(鄭州人民廣播電臺,河南 鄭州 450018)
摘 要: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新媒體不斷涌現,整個社會正在進入新媒體時代。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媒體之間的競爭日趨激烈,媒體融合趨勢日益明顯,廣播媒體這種傳統媒體則面臨更大的挑戰。廣播媒體要想得到發展,必須實現與新媒體的融合,適應當前新媒體時代的發展趨勢,并實現編輯業務的創新發展,這是廣播媒體必然要踏上的發展創新之路。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廣播;編輯業務
新媒體時代下,受眾獲取新聞資訊的途徑日趨多樣,新媒體的交互性、及時性、共享性更是受到受眾的熱捧。[1]在當前的背景下,廣播媒體等傳統媒體的“老大哥”地位受到挑戰。在廣播媒體的發展中,廣播編輯業務是重點,如何保證廣播媒體繼續承擔社會責任,如何使廣播媒體適應新媒體時代的需求,這些均是廣播編輯業務創新發展的突破點。
(一)新聞時效性較差
與新媒體相比,廣播媒體的新聞時效性較差,新聞的跟進速度較慢,新聞報道存在一定的滯后性。一般而言,再次播放已經被受眾熟知的新聞并不會引起受眾的興趣,受眾對這種新聞的接受程度極低。在這種情況下,廣播媒體播報的新聞中經常出現一些時間性相對模糊的詞匯,使得受眾無法準確獲取相關的信息。鑒于此,廣播媒體與受眾之間就會產生距離感,使得兩者之間不能進行有效、及時地溝通。
(二)新聞內容不豐富
廣播媒體每天傳送的新聞信息量較大,但由于內容不夠豐富,信息單一化,缺少評論性,僅是數字、文字的重復,使得新聞的實踐價值低,無法引起受眾的共鳴。新媒體時代下,多數廣播媒體仍采用過去單一的節目播放方式,這種播放方式的核心目標就是完成節目播送,至于播送效果則不在考慮范圍之內,以至于新聞形式單調、話語生搬硬套,缺乏創新。[2]在這樣的新聞環境中,受眾根本無法感受到新聞的魅力,其積極性較低,甚至會產生抵觸情緒,最終使廣播媒體發展陷入僵局。
(三)新聞形式單一
在新聞播送形式上,廣播媒體仍采用過去單一的播送方式,缺乏創造性。對于這種新聞播送方式,受眾已經產生厭倦情緒,使得廣播媒體的受眾群體不斷流失,嚴重阻礙了廣播媒體的發展。
(一)拓展新聞內容
首先,要根據受眾的需求情況,拓展新聞的獲取渠道,采取多種形式編輯新聞,可適當增加短新聞。針對當前廣播媒體的發展現狀,應當采用多元化的新聞獲取渠道,優化互聯網資源。并以此為基礎,加強廣播媒體與其他媒體的合作,最大限度地發揮廣播媒體的優勢。
其次,站在第三者的角度,拓展新聞報道范圍,保證新聞內容的多樣性。提高對頭條新聞的重視度,做好頭條新聞的編寫工作。在新聞編輯過程中,強化新聞主體,增加新聞內容的生動性,同時保證新聞內容的創新性。
最后,建立信息反饋渠道,征集受眾意見,實現與受眾的良性溝通。在信息反饋渠道暢通的情況下,實現節目播放方式的優化,縮短受眾與廣播媒體之間的距離,保證廣播媒體的健康發展。
(二)應用新媒體技術
當前背景下,廣播媒體的編輯業務應當不斷進行改革,不斷引進新媒體技術,創新節目播放方式。鑒于數字廣播頻道的抗干擾性較強、音質好,應適當增加數字廣播頻道數量,為受眾提供便利,進而提高受眾的視聽興趣。此外,數字廣播覆蓋面相對較廣,應積極提高收聽率,保證收聽質量。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為網絡廣播媒體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同時還可以實現資源共享。適當加大智能化終端的研究,并將其逐步應用到新聞節目播送中。目前,我國手機用戶已達10億人,這是一個非常巨大的潛在的受眾市場。
(三)創新新聞形式
根據新聞事件的性質、重要程度靈活地選擇恰當的新聞形式,如屬于重大新聞,則可以采用滾動式的播放形式。在進行節目播放的過程中,應構建多元化的視聽渠道,充分發揮現場報道的特點,為受眾營造良好的視聽氛圍,滿足受眾的視聽需求。從本質上而言,廣播媒體的新聞是建立在受眾視聽需求上的,因此廣播媒體新聞必須注重與受眾之間的互動,保證新聞的多樣化及時效性。此外,為保證新聞形式的優化,還應當建立受眾反饋渠道。
(四)實現臺網聯動
所謂臺網聯動就是構建廣播電臺、網絡媒體的聯合播報,其本質就是廣播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3]充分利用廣播電臺、網絡媒體的資源,實現兩者之間的互動,最終實現共同發展。首先,實現資源共享,使兩者同時獲益。一些意義重大的直播、訪談等新聞資源可以實現共享,并充分利用現場的其他資源,如人力資源。其次,實現傳播資源的整合,可以將共享的新聞資源在廣播、手機等媒體上進行一次性刊發,發揮廣播與網絡的優勢,提高競爭力。
(五)實現資產管理
建立綜合網絡管理平臺,運用現代計算機技術,實現廣播媒體生產、運行的統一管理,保證廣播媒體網絡安全,并實現各部分功能的有效連接。提高資產管理能力,各頻道的錄音資料是具有檔案性質的材料,通過數字化技術處理后進行儲存,為后期網絡傳輸的應用提供便利,也為媒體資產的交換提供了支持。此外,媒體資產的共享還可以充分發揮錄音資料的價值,這就從另一個側面說明,通過媒體資產管理平臺,實現了資產管理與節目的融合,實現了節目生產理念的變化,為新媒介產品的推出奠定了基礎。隨著廣播媒體的發展,其媒體資產不斷增長,因此如何實現日益增長的媒體資產的通信、轉化、管理、利用成為當前媒體資產管理的重點。為此,必須遵循媒體資產管理規律,充分挖掘其內在價值,保證媒體資產增加,充分發揮媒體資產管理在新媒體時代媒介競爭中的作用。
新媒體時代,廣播編輯業務一方面受到了新媒體的沖擊,另一方面又要實現與新媒體的融合。廣播編輯業務的發展創新是新媒體時代廣播媒體的立足點,因此需要不斷完善廣播編輯業務,為廣播媒體的發展奠定基礎。此外,還需要實現技術創新,使廣播媒體在給受眾提供便利的同時也為受眾增加生活樂趣,滿足受眾的視聽需求。
參考文獻:
[1] 張敏.新媒體時代廣播電視編輯業務創新與發展研究[J].今傳媒(學術版),2015,2(2):132-133.
[2] 齊紅日.基于新媒體時代的廣播編輯業務創新與發展探究[J].新媒體研究,2015,4(9):49-50.
[3] 周麗.新媒體時代廣播編輯的轉變與發展探析[J].新聞研究導刊,2015,4(13):65-69.
作者簡介:盧躍景(1982—),男,河南南召人,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工商管理系管理學學士,助理編輯。
中圖分類號:G22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16)03-024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