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雪(解放軍95824部隊,北京 100195)
?
新媒體環境下廣播電視新聞的生存與發展探究
王 雪
(解放軍95824部隊,北京 100195)
摘 要:隨著信息化時代的來臨,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各種各樣的新型媒體不斷涌現,新媒體的格局正在不斷地改變,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互聯網、手機等。由于受到新媒體環境的影響,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受到了巨大的沖擊,成為目前人們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本文就新媒體環境下廣播電視新聞的生存與發展進行簡要的分析與探討,并提出有效的解決策略。
關鍵詞:新媒體;廣播電視;互聯網;發展
隨著21世紀的到來,信息的傳播方式越來越多樣化,媒體環境也因此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網絡電視、數字電視等新媒體不斷地沖擊著傳統的電視媒體,新媒體的出現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傳統的廣播電視新聞生存空間變得越來越小。因此,傳統媒體只有緊緊跟隨時代的腳步,才能立足于現代社會。
新媒體的概念,是相對于傳統的廣播、電視等媒體而言的,換而言之,其本身也是一個相對化的概念,其主要包括網絡、數字化電視、手機媒體等。在傳播方式方面,主要依靠互聯網,通過手機、電視、電腦等不同途徑向人們傳播信息、娛樂服務等。換而言之,新媒體也可稱之為“數字化新媒體”。與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相比,新媒體具有強大的優勢,其市場占有率也因此呈現逐年增高的趨勢。新媒體為人們提供信息與娛樂服務的形式是多樣化的,如節目只需要通過社交軟件便能及時地和臺下的觀眾進行互動。除此之外,新媒體的傳播渠道也十分廣泛,如手機新聞客戶端、微信、微博等。
(一)信息傳播的及時性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對信息的需求也越來越高,對了解新事物的興趣也越來越強,新媒體的及時性與交互性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人們對信息的需求。例如,通過微信、微博等客戶端,人們能夠及時接收到最新的信息。另外,人與人之間也有了更多的交流與互動,人們在任何地點、任何時間都能表達自己的觀點與想法。
(二)信息傳播范圍的廣泛性
傳統媒體主要通過廣播、電視、雜志、報紙等途徑傳播信息,而新媒體只需要利用數字媒體技術對信息進行加工后便能傳播,文字、視頻、圖片能夠以最快的速度發布,人們可以通過不同的客戶端將自己的所見所聞發布到網絡上。
(三)傳播與接受信息的門檻低
在新媒體技術出現以前,傳統的電視、廣播是廣播電視新聞的傳播主體,借助專業的平臺,通過技術與專業人員將信息傳達給大眾。以前,作為普通人,很難表達自己的想法。如今,隨著科學技術與網絡的發展,普通人利用電腦、手機等終端便能查看與接收最新的信息,接收到的信息內容不會少于傳統廣播電視媒體所傳遞的,速度也快于傳統媒體。
廣播電視新聞在新媒體的沖擊下,越來越難以生存,主要有以下兩大特征:第一,缺乏互動性。在信息傳播時,媒體無法及時地與觀眾進行互動,觀眾作為信息的接受方,一直處于被動的狀態,觀眾無法及時表達自己的想法。第二,缺乏個性化與多樣化。社會的不斷發展讓信息越來越多樣化,而傳統媒體傳播信息的方式依然單一,人們只能在固定的時空中接收信息,人們個性化的需求無法得到滿足。
(一)注重時效性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除了關注信息傳播的其他特征外,更加關注節目與信息的時效性。因此,廣播電視新聞可以充分利用這一特點,重視信息傳播的時效性。例如,對于足球賽或籃球賽,大部分年輕人都傾向于看直播,許多年輕人為了看直播比賽,可以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除了年輕人之外,中年人士也更加注重信息的準確性與及時性。在未來,節目的時效性將會處于首要地位。所以,廣播電視新聞應當重視這一媒體傳播的特點,及時揚長避短,使自己在競爭中處于優勢地位。
(二)與互聯網相結合
新媒體之所以成為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最大的原因是借助互聯網平臺。從某種角度來說,新媒體的興起離不開互聯網的迅速發展,沒有互聯網,就不會有新媒體的涌現。因此,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應當與互聯網結合,與互聯網企業開展不同的合作項目。只有充分利用互聯網平臺,積極開展不同的廣播電視節目,傳統媒體才能在競爭中占據主導地位,從而提高節目的時效性與互動性。
(三)加強節目的互動性
廣播電視除了建立傳播機制外,還應當建立一定的反饋機制,換而言之,廣播電視節目需增加相應的互動平臺,包括短信、QQ、微信等,使大眾在接收廣播電視新聞的同時,也能將自己的想法隨時傳達給廣播電視節目。在節目接近尾聲時,主持人也可以根據大眾提出的相關問題做出相應的回答。除此之外,廣播電視節目可以在屏幕的下方以字幕的形式,向觀眾播放反饋信息,讓大眾與節目之間有更多的討論與交流。
(四)創造品牌
新媒體的傳播形式具有多樣化的特點,但由于其所參與的群體層次參差不齊,新媒體上的信息難免會出現惡搞、低俗的現象。與新媒體相比,廣播電視新聞依然有其自身的特點,并可以利用這些特點來發展自己。廣播電視新聞作為黨和人民的喉舌,必須在人們面前樹立一個良好的形象,避免低俗內容的傳播。另外,廣播電視新聞在節目的制作、信息的發布兩大方面都會精心安排,因此傳統媒體發布的信息具有較高的準確性。廣播電視新聞也可以充分利用這一優勢,創造不同的品牌節目,在群眾心中樹立完美的形象,獲得大眾的喜愛。
新媒體的出現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在新媒體環境下,廣播電視新聞只有不斷地創新,揚長避短,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面對新媒體的挑戰,廣播電視新聞應深化改革,放眼未來,有自身獨特的發展藍圖,才能在新媒體的競爭中獲勝。
參考文獻:
[1] 雷張豪.論新媒體環境下的廣播電視新聞的生存與發展[J] .新聞研究導刊,2015(12):347.
[2] 王崇彬.新媒體環境下電視新聞改革途徑[J] .西部廣播電視,2014(4):4.
[3] 闞婳.新媒體環境下電視新聞節目制作的發展[J] .才智,2014(18):347.
[4] 黃建芬.新媒體發展形勢下電視節目的發展[J] .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5(14):155-156.
中圖分類號:G229.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16)03-024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