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旭東
?
新課標背景下高中生化學學習興趣的培養
□靳旭東
【摘要】興趣是學生學習的最好老師,在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興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而且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教師只有改變常規的教學方式、工作方式,才能穩健地推進課程改革,才能使學生人人學到有用的化學,真正地走進新課程。
【關鍵詞】新課標;高中生;化學學習;興趣
從2009年開始,湖北省對高中化學教材和高考題型做了調整。物質的量、離子反應、氧化還原反應3個知識點學完后,學生普遍感到非常困難。筆者也一直很困惑:這3個知識點都是高考必考點,難度又較大,為什么要放在教材的最前面,讓剛上高中的學生學得這么困難?當然,教材編寫者也許會說:這里不用一步到位,只需要學生掌握基本概念,以后慢慢使用。可問題是,講概念總得舉例子,如果對于學生來說,某個化學反應是陌生的,那么學生的注意力總會不自覺地放在方程式身上,而忽略基本概念。這個安排對于學生的學和老師的教都是有難度的。本來高中化學就是一門非常復雜的課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是非常吃力的,讓學生一開始就能接觸難度較大的知識點,很容易使他們對化學這門課程產生厭惡心理,甚至放棄學習。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最好老師,在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興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而且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因此,在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興趣是十分重要的。以上一系列問題,需要高中化學教師采取多元化、多樣式、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1.趣味性的課堂導入
改變傳統化學教學中應試教育的影響,重視學生對知識的體驗過程,創新學生學習新課程的方式,注重學生的主體意識,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使學生愉快地接受知識。老師可以從以下3點入手來增強課堂導入的趣味性。首先,從生活中的化學知識來導入。提出生活中相關的化學現象,尤其是社會熱點問題,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帶領學生進行思考。例如:化學合成藥物、轉基因食品是否會威脅人類健康,昆山粉塵爆炸、天津港爆炸和液氨泄露等事件如何從化學角度預防和處理,等等。其次,利用化學小實驗來進行新課的導入。化學實驗能使學生產生好奇心,教師如果及時抓住學生的這種好奇心理,就能成功地引導學生對化學知識進行進一步探索。教師可以在備課時透徹地分析研究教材的相關內容,設計一些有趣的化學實驗進行新課的導入。第三,利用化學史進行新課導入。利用化學史料創設學習情景,使學生了解到化學的相關歷史或者一些偉大的化學家的事跡,引發學生進行化學知識學習的興趣。
2.通過趣味實驗激發學生的興趣
首先,教師可以積極利用化學現象中的新奇性、直觀性等特點,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激發他們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從而更加積極主動地將精力投放到教學內容之中,激發出他們對化學學習的興趣。例如,可以通過實物展示的方式,讓學生感覺到化學物質的“五彩繽紛”:在裝有氯化鐵溶液的容器中滴入幾滴硫氰化鉀溶液之后,瞬間整個溶液變得血紅;在盛有氯化鐵溶液的杯子中滴入一些苯酚溶液,稍加振蕩之后,整個溶液便變成了紫色;鎂帶是金屬物質,卻可以燃燒并發出非常耀眼的白光;再如反應產生的“濾紙自燃”“空杯生煙”“彩色噴泉”等化學現象,再或者鋁熱反應那強烈的視覺效果,乙酸乙酯實驗中散發出來的真切香味等,這些都可以迅速地刺激學生的視覺和嗅覺等感官,使他們將注意力聚集于教學內容。其次,化學老師要盡量增強高中化學實驗本身的趣味性。對此,化學教師應當以教材中的教學目標作為依據,對化學實驗進行有針對性的設計,使之具有更強的操作性和趣味性。設計好實驗之后,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讓學生親自體驗化學實驗的趣味性,感受化學實驗魔術般的效果。通過給學生創造這樣的氛圍,讓他們在直接觀察、理解實驗后掌握相關的知識要點,并且感受化學學習的輕松有趣。如在將酸與氨之間發生的化學反應、反應效果等相關知識點教授給學生時,教師可以結合具體實驗條件,對教材當中的實驗演示方法進行適當更改,采用空瓶生煙的實驗方案。再如,對于二氧化碳以及過氧化鈉之間發生的化學反應,則能夠采用吹氣生火這一演示方法,使實驗變得生動有趣。在實際教學中發現,運用適當的方法增強實驗的趣味性,能夠讓學生感受到充滿奇趣的化學實驗。同時,學生對于實驗的興趣變得非常濃厚,在實驗過程中會表現出高亢的情緒,化學教師應當充分利用學生對實驗的興趣,對反應的原因加以解釋,并提出問題讓學生進行深入探究。
3.將化學與科技生活相聯系,激發學生興趣
化學老師對待教材時,可在注重知識條理、內容豐富等基礎上注意趣味性的滲透。化學是一門自然科學,因此應當把化學知識和科學技術、社會生活密切聯系起來。例如,在講解蛋白質時,可介紹基因工程的進展及意義;在講解電解質溶液時,可介紹一些生活中的電解質溶液;金屬的中毒與解毒、蛋如何變成蒸蛋、胃酸過多及處理;在講授化學與環境時,可介紹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給人類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硫與氮的氧化物與酸雨的形成,光化學煙霧與溫室效應,氟利昂與臭氧層空洞,“三廢”污染等;在介紹溶液時,可加入生活中常見的糖水、生理鹽水等溶液及其應用;要關注學科發展的前沿知識(如鋁熱反應應用于定向爆破、硬水軟化的新方法——納米凈水、二氧化硅的應用——光導纖維等)要關注新聞中與化學有關的信息,如SARS、蘇丹紅一號,注意與時俱進,加強化學學科與其他學科之間的聯系。總之,要注重介紹化學與人類、化學與社會、化學與環境、化學與健康等方面的相關知識及如何利用化學知識為人類服務等方面的內容。
4.開展相關課外科技活動,激發學生興趣
開展相關課外科技活動也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方式,教師應當充分利用現有的教學資源,舉辦恰當的教學科技活動。在舉辦科技活動時,需要注意活動與知識的教學應當充分對應,避免出現只注重形式,而忽略知識本身傳授的情況發生。可以在校內開辦化學名人講座,也可以在課堂中放映化學學習相關的影視作品,還可以組織學生到工廠、科研單位參觀學習。
5.通過網絡資源,激發學生的興趣
經常在網絡上搜索、瀏覽化學問題的網友,一定對“真·鳳舞九天”這個網名不陌生。這個真名叫作楊帆的“90后”男孩今年剛剛從北京電影學院畢業,他曾經是百度化學吧的吧主,也是北京2013年度科學達人,但他最引人注目的標簽還是“瘋狂化學”系列科普視頻的制作者。自2011年8月推出《瘋狂化學1》科普視頻之后,楊帆又陸續拍攝了《瘋狂化學1.5》和《瘋狂化學2:元素奇跡》兩部作品,尤其是《瘋狂化學2:元素奇跡》播出后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受到了青年學生的熱烈歡迎,甚至引發了孩子們學習和探究化學的熱潮。如今,楊帆又出版了《瘋狂化學》紙質版圖書,以靜態圖片的方式繼續展現化學之美。如果我們能利用多媒體或其他方式將楊帆的作品展示給學生們看,對培養和提高他們學習化學的興趣一定很有幫助。
總之,課程改革的核心環節是課堂45分鐘,教師只有真正改變多年來的常規教學方式、工作方式,才能穩健地推進課程改革;教師只有不斷學習先進的教學理論,更新教學觀念,才能使學生人人學到有用的化學,真正地走進新課程。
參考文獻:
[1]黃觀耀.高中化學有效課堂導入問題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 2012,(8).
[2]張躍紅.培養高中生化學學習興趣的有效策略[J].中學課程資源,2014,(9).
[3]謝士云.探討高中化學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J].求知導刊,2013,(4).
[4]詹文杰.新課改背景下高中生化學學習興趣的調查和培養策略[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2007,(4).
(編輯:胡璐)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6)07-0099-02
作者簡介:靳旭東,湖北省襄陽五中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