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周(西安醫學院)
高校輔導員的角色定位和隊伍建設
李周
(西安醫學院)
教育改革促進著高校管理考核結構的轉變,輔導員作為高校中重要的基層管理者,長久以來都面對著職業角色定位不準確的尷尬現狀。這嚴重制約著輔導員工作的有效開展,同時也給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帶來了一定的困難。通過深入分析輔導員的工作及專業,對輔導員職業的角色定位和隊伍建設問題展開探究。
高校輔導員;職業定位;隊伍建設
輔導員是每個人步入高校之后接觸到的第一位老師,也是陪伴學生度過整個大學時代的師長。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高校擴大招生規模,對輔導員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但隨著人才的供不應求,輔導員出現青黃不接的情況。這種情況讓大學新生和新任輔導員都對輔導員的具體工作內容概念模糊。
那么,高校輔導員的具體工作內容應該有哪些呢?有關部門頒布的《高等學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標準(暫行)》條例中,把高校輔導員的工作內容劃分成了以下內容:(1)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輔導員除了要負責學生日常思想的引導、開解外,還要負責組織學生、調動學生積極向黨組織靠攏。(2)黨團以及班級建設。輔導員要深入到各個班級,幫助班級選拔出優秀的團支部干部以及班級干部,從而便于班級的自我管理。(3)學業指導。高校給了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空間,但大學生的心智尚未完全成熟,對學業的選擇還會存在疑惑。部分高校并未設立班主任的崗位,這就需要輔導員填補這部分的空白,幫助學生解答學業選擇方面的問題。(4)日常事務管理。這是輔導員最基本的日常工作,負責調度、組織學生參加校內活動,建立學生檔案,監督學生的日常學習狀況等等,讓學生的校園生活井然有序。(5)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這是輔導員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步入大學脫離了父母的依靠,學生的身心會在短時間內迅速發展成長,但因為還沒有完全脫離出未成年時的思想和行為模式,很容易遇到心理健康方面的困惑。輔導員需要及時關心了解學生的相關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的需求,從而減少校園心理問題引發的校園悲劇。其他相關工作內容還有: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危機事件應對、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理論與實踐研究等。
雖然我們已經利用相關文件對輔導員的具體工作內容進行了細化分類,但是由于其推行與實施過程中存在一定困難,因此,整體按照該標準嚴格執行的輔導員職業角色定位情況較少。
在高校的日常管理中常會存在對輔導員工作定位不清晰的問題。例如,某高校中文系新入職的輔導員剛剛大學畢業,大學期間主修計算機。他入職之后總認為自己的工作內容就是負責指揮學生,讓學生來找自己而不是自己去了解學生生活。導致他不但不能有條理地管理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在學生間也無法樹立自己的威信。整個由他管理的年級事務出錯不斷,學生也經常出現違反學校規定的違紀行為,最后被學生聯名反映到校內,這位工作還未滿一學期的輔導員就被辭退了。這個案例就是對輔導員工作的角色定位過于片面,而且缺乏對職業能力的主動學習精神,不但影響到自身的職業前景發展,還使學生的正常學習和生活受到影響。
對于輔導員工作的錯誤定位會影響到學校對學生的正常管理秩序,更可能影響到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發展。因此,要加強對輔導員工作考核的重視程度,輔導員隊伍的建設問題也要引起我們的重視。
在職和即將入職的輔導員,需要擺正自己的工作職業定位,輔導員之間也應該加強交流才能促進輔導員工作與隊伍建設的健康發展。
1.要對入職輔導員進行輔導員工作培訓
組織新入職準輔導員對工作標準進行學習,安排經驗豐富的輔導員進行工作指導,試用期間要深入班級撰寫工作體會報告。
2.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的學習,定期組織考核
輔導員要重視對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問題,首先自己要具備相關的知識背景。加強組織輔導員對心理健康相關課程的學習,并定期對輔導員進行考核評比,從而讓輔導員保持工作和學習的熱情。
3.定期組織輔導員團隊拓展活動
每個高校的輔導員都是一個團隊,工作時要加強交流與相互學習的機會。團隊拓展活動,不但能促進形成輔導員隊伍的團隊凝聚力,還能增進輔導員對彼此的了解,對團隊更有歸屬感和信任感。
輔導員工作雖然基礎,但卻是高校管理工作中不能缺失的重要部分。我們要不斷加強、優化輔導員的選拔及管理標準,讓這一職業更好地為學生服務。
[1]張顯.職業角色定位在大學輔導員隊伍建設中的應用研究[J].金田,2015(11).
[2]汪千霞,儲召紅.從高校輔導員的角色定位談輔導員的職業化發展[J].延安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29).
[3]李曉明,吳鳳斌.專業背景下高校輔導員角色定位的探索[J].卷宗,2015(5).
·編輯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