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健(山東省淄博市灃水中學)
生物探究式教學中怎樣定位師生關系
向健
(山東省淄博市灃水中學)
在生物教學中探究式教學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方法,如何在探究式教學中定位好師生關系至關重要,學生是主角,教師是導演,給孩子們足夠多的自由翱翔的空間會讓教學更加游刃有余,事半功倍,通過教學實踐來淺談探究式教學中的一些看法。
探究式教學;師生關系;以人為本
生物學科與日常生活聯系密切,對學生充滿了吸引力,如何抓住學生感興趣的點去教學,如何讓學生掌握課標要求的知識,如何把學生帶入充滿奧妙的生物世界中遨游……這對我們生物教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探究式教學”順應時代的發展擺在了大家的面前。我認為現在探究式教學不僅僅是一種教學方法和手段,它是一種思想,它是一種統領全局的教學思想,是一種貫穿始終的大局觀!現從師生關系這一點談一下自己對生物探究式教學的看法,感覺在日常教學中需要經常滲透以學生為中心的思想,給他們自由、大膽想象的空間,建立民主、平等、寬松的師生關系至關重要!
在探究學習過程中,學生是主人翁,學生是主角,說白了就是讓他們感覺到自己是老師,自己和老師一樣擁有對這個實驗或是對問題絕對的主動權和決斷權。放手讓他們在自己的思想海洋中任意徜徉,他們那富有想象的靈動性所激起的浪花總會在教學點滴中讓我們感動……
其實,一個學生就是一個十分豐富、十分復雜的世界,每個學生的心靈深處都有一根琴弦,教師要想撥動這根心弦,就必須設身處地,從學生外在表現探知學生的內心世界,并嘗試給他們一定的空間和自主學習自主解決問題的權利和時間。這樣才能發揮學生最大的想象力和個人能力,真正從根本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
探究雖然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但不能忽視教師的指導作用,畢竟我們受過專門訓練,我們了解孩子的身心發展特點。我們應該適時地、恰到好處地進行指導,這樣有利于孩子們順利地完成探究的整個過程。教學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一個向自我挑戰的過程,是一個不斷提高自我素養的過程,需要經常反思自己的工作,找出更容易貫徹教學指導思想的辦法,針對不同學生的特點及時有效地變更方法,以達到更人性化的教學和管理。
每個人都有渴望被表揚的天性,甚至我們作為已有多年經驗的老師也保留有那份孩子氣的純真天性。前不久我上了這樣一節生物課。那是初一(6)班的生物課,我提出了一個問題:“蚯蚓對土壤有哪些影響?”掃視了一下全班,發現學生小文的兩眼空洞,神思似乎飛去了遠方。我注意他幾節課了,他不是兩眼無神,就是在低頭沉思。從他班主任那兒了解了情況才知道原來這個孩子是個早產兒,小學就挺自卑一直沒有自己的小伙伴,平時也不和別的同學交流。我知道了這些情況,感覺要想讓這個孩子轉變過來,就得讓他提高自己的自信心,還要學會和同學交流并且能夠在大家面前去試著表達自己、展示自己。終于有一節課我嘗試著讓他起來回答一個簡單問題,可是他卻一言不發,同學們在等待著,場面很尷尬,他的臉一下子紅了起來,我意識到他的自尊心會受到打擊,便說:“小文做人很低調,知道答案可是不想說出來,我想他的答案一定很完善,希望下次能勇敢地說出來。”從此他逐漸建立起了自信心,變成了一個愛回答問題的好學生。每個人都有渴望被表揚的天性,甚至我們作為已經成年的老師也保留有那份孩子氣的純真天性。多給孩子們一些表揚和激勵吧!
還記得在“探究種子萌發條件”的活動中,學生提出了很多問題,包括水、空氣、陽光、溫度、土壤、營養物質等,針對這種情況我對學生在實驗中研究的每一個問題,表現出來的每一項探究能力都進行了激勵,并耐心、委婉地指出不足。但是激勵歸激勵,最后一定要進行公正、客觀的評價。
給學生廣闊的思維空間,他們那種渴望探索渴望得到碩果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油然而生,只要大方向不錯,給孩子們足夠的自由度,讓他們獨立思考,自主學習;讓老師的導演地位和學生的演員角色在日常教學中表現得淋漓盡致。花兒渴望綻放,溪水渴望海洋;駿馬需要一望無邊的草原,雄鷹的愿望是天空的蔚藍;孩子們,更需要一雙自由的翅膀,帶上無限的希望去追逐屬于自己的夢想。
在教學中處理好師生關系對于課標的達成至關重要。個人認為作為生物教師的我們實實在在的任務就是要讓孩子們愛學生物、會學生物,并使他們熱愛生活,提升自己的整體素質。只要我們用心去培養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不管孩子們成績的高低,基礎的好壞,他們都是熱愛生活享受生活的一分子,都會對生物產生濃厚的興趣,并能在學習中找到自己的樂趣。學生要確立自己積極高尚的學習目的,不斷完善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爭取優異的成績,同時使自己成為積極進取、心靈高尚的人。
[1]龐守興,廣少奎.教育學新論[M].山東大學出版社,2009.
[2]高時良.學記研究[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編輯王團蘭
向健,1985年出生,畢業于曲阜師范大學,2009年在山東省淄博市張店區灃水中學任教,研究方向:生物教學與班主任管理。